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烹调烟雾成分复杂,其中部分是致癌因子或可疑致癌因子。本文对烹调烟雾的化学成分、健康危害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环境香烟雾是致癌物质美国环保局于1993年初发表报告,将环境香烟烟雾划为为人群肺癌物质,并已通过公众审议和该局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同意。人群肺致癌物质属于A类致癌物,还包括氧、石棉和苯等,其中只有环境香烟烟雾在通常室内的浓度下有较高的致癌危险。香烟烟雾对...  相似文献   

3.
模拟了典型固体燃料的民用燃烧及家庭烹饪食用油过程,分别采用烟尘罩稀释采样系统和小型烟尘罩采集烟气.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了5种典型致癌杂环胺的排放特征.估算了2012年杂环胺排放量及不同情景下妇女炊事吸入杂环胺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秸秆、薪柴、烟煤、无烟煤燃烧2-氨基-3-甲基-9H-吡啶[2,3-b]吲哚(MeAaC)排放因子均值为5.2~142.9μg/kg、2-氨基-9H-吡啶[2,3-b]吲哚(AaC)排放因子为0.6~37.8μg/kg,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排放因子为1.5~25.9μg/kg.植物油烹调MeAaC和2-氨基-3-甲基咪唑并(4,5-f)喹啉(IQ)排放因子均值分别为6.8μg/kg和1.5μg/kg.动物油烹调MeAaC、2-氨基-3,4-二甲基-3H-咪唑并喹啉(MeIQ)和AaC排放因子均值分别为6.2μg/kg、2.0μg/kg和1.1μg/kg.秸秆使用分别占PhIP、MeAaC和AaC 排放的93.0%、76.2%和76.2%.薪柴使用占AaC、MeAaC和PhIP排放的22.1%、7.7%和4.0%.烟煤使用占MeAaC、 PhIP和AaC排放的15.9%、2.8%和1.8%.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在缺乏有效排烟的情况下,使用烟煤(哈尔滨)或秸秆炊事的家庭妇女暴露于杂环胺总致癌风险分别为4.60×10-5和1.84×10-5,超过EPA建议值.使用薪柴或烟煤(包头)炊事的家庭妇女暴露于杂环胺总致癌风险分别为4.50×10-6和4.31×10-6,略高于EPA建议值.使用无烟煤及电能炊事妇女暴露于杂环胺总致癌风险为可忽略水平.  相似文献   

4.
室内多环芳烃污染源的化学组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环境舱模拟源排放的方法采集了烹调油烟与环境烟草烟雾的样本,对18种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了不同食用油与不同品牌香烟产生PAHs组成特征的差异,初步建立了2类室内PAHs来源的化学成分谱.结果表明:烹调油烟中3环以下的PAHs为主体,Fluo,Pyr和Flu相对含量较为稳定;香烟烟雾以3~4环组分为主体,Flu,Phe,InP和BaA较为稳定,Cor含量较烹调油烟而言显著增加.2类源的ρ(BaA)/ρ(Chy),ρ(BeP)/ρ(BaP)与ρ(InP)/ρ(BghiP)稳定且存在显著差异,可以用来解析室内PAHs以及PAHs暴露的来源.运用等效毒理学因子估算了其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每100 g食用油在烹调过程(60 min)中释放产生PAHs的毒理学效应仅为吸烟过程中每g烟草所产生PAHs毒理效应的一半.   相似文献   

5.
烹调油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陈华  叶舜华 《上海环境科学》1991,10(8):48-48,29
食品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气,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一、油烟气的形成及其成分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产生大量的热氧化分解产物,其中部分分解产物以烟雾形式散发到空气中,形成油烟气。在烹调过程中,烟气的形成途径主要为:食物吸收油脂及食物本身所含脂质的热氧化分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等发生米拉德反应;上述反应的中间或终产物之间相互作用的2次反应产物。烹调时,油脂受热,当温度达到食用油的发烟点(170℃)时,出现初期分解的兰烟雾;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分解速度亦加快,当温度达250℃时,出现大量烟气,并伴有刺鼻的气味。这些油烟气产生的主要反应机制,与常温下油脂自行氧化分解的反应机制相同。  相似文献   

6.
香烟中的钋-210与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寇荣春 《环境科学》1990,11(5):70-74
本文根据文献报道,综述国内外香烟中~(210)Po放射性水平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介绍吸人烟雾中~(210)Po-导致肺癌发生的动物试验结果及对低剂量。辐射致癌的危险度估算,指出吸烟作为诱发呼吸系统癌变的污染源,应予控制。  相似文献   

7.
厨房空气中PAHs污染特征及来源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评价了杭州市宾馆和家庭厨房空气中12种PAHs的污染现状、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宾馆厨房空气中PAHs的平均浓度为17.23mg/m3,以3~4环PAHs为主;家庭厨房空气中PAHs的平均浓度为7.634mg/m3,以2~4环为主;其萘的相对浓度远高于宾馆厨房.在不抽烟家庭厨房中,卫生球的挥发、烹调对萘的贡献率分别为36%,64%;在抽烟家庭厨房中,香烟烟雾、卫生球的挥发、烹调对萘的贡献率分别为53%,17%,30%.宾馆厨房空气中PAHs主要来源于油烟和燃料燃烧,后者主要产生4、5环PAHs,对其贡献率分别是73%,54%,而油烟的贡献率分别为27%,46%.不同油烟烟雾中PAHs的含量依次为猪油>菜子油>豆油.  相似文献   

8.
选取天津市37户家庭,分别在2009年(8、9月)非采暖期和2009年(11、12月)采暖期采集室内PM10并对PM10载带的18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浓度特征.结果表明,采暖季的总PAHs的浓度高于非采暖季总PAHs的浓度,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室内PM10载带的多环芳烃以4环和5环为主,占PAHs总含量的60%以上,18种多环芳烃的平均浓度为190ng/m3,其中BaP的浓度为12ng/m3,超过了国家标准(1ng/m3),根据特征比值法初步判断室内PAHs的来源为烹调,吸烟,燃煤,交通,PAHs的毒性等效因子浓度(c-BaPeq)为22.65ng/m3,根据多环芳烃增量终身致癌风险估算,预计天津市老年人潜在致癌风险为5×10-6,超过了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某市驾校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集某市29所驾校地面灰尘混合样品,用ICP-MS法测定样品Cu、Zn、Pb、Cd、Cr、Ni和Co含量,AFS法测定As和Hg含量,用污染负荷指数(PLI)评价重金属污染,用美国国家环保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评价3种情景下(情景1、2、3分别为在驾校工作10、20和30 a)的重金属暴露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驾校灰尘除Co和Ni外,其他重金属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当地背景值;9种重金属的平均PLI为2.38,总体上呈中度污染,Zn、Pb和Cd积累最为严重,总体上呈重度污染;位于工业企业附近的驾校J20和J26存在非致癌风险(HI1),Pb是最主要的非致癌风险因子,其他驾校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驾校J20在情境2、3下As的致癌风险指数(RAs)大于10-4,存在致癌风险,As是最主要的致癌风险因子,其他驾校在3种情景下均无致癌风险;手-口摄入重金属是最主要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暴露途径;驾校灰尘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与建校时间、教练车密度并不显著相关,而与其周边环境、前期土地利用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阳  代丹  蔡怡敏  陈卫平  侯瑜  杨锋 《环境科学》2015,36(11):4225-4231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将Monte Carlo模拟计算应用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中,构建了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的随机不确定模型,结合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d、Co和Cr污染水平较高,主要富集在建矿时间较长的工业园区;综合单因子指数和综合风险因子指数评价显示土壤重金属主要为轻度污染(相应概率分别为53.2%和55.6%);手-口摄入是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暴露的主要途径,Cr为主要致癌因子;儿童承担的健康风险较高,其非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成人的5.0倍(手-口摄入途径)和8.2倍(皮肤暴露途径),两种暴露途径下其致癌风险指数均高于USEPA推荐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