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大生态”的概念,并据此提出了“大生态战略”, “大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大生态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大生态战略”与“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孔炯 《绿叶》2012,(12):83-86
“美丽张家港”,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画卷; “绿色新崛起”,一个生机盎然的科学理念; “生态新家园”,一个令人向往的诗意栖居。 从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到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再到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从全国首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诞生,到成功搭建生态文明基本框架,再到首届江苏省“生态文明号”评选活动中荣获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近年来,张家港始终秉承“环境就是财富、生态就是民生”理念,把绿色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互促共进的科学发展之路,铺开了一幅“美丽张家港”生态文明的新图卷。  相似文献   

3.
李全喜 《环境教育》2013,(11):33-36
全国100多所高校及相关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生态文明与社会主艾’为主题,从“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艾’、“生态文明的哲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四部分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4.
何真 《四川环境》2008,27(1):120-124
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四川省提出了“生态四川”的发展方向。实践“生态四川”离不开法律的支持,而四川省现有的生态立法存在一些不足,成为制约建构“生态四川”的瓶颈。因此应在“生态四川”基本理念的指引下,在立法上进行价值取向、方法论和权利配置手段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四川”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重点和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李景平 《绿叶》2010,(3):52-55
环保部门也不一定能够说清究竟何为“生态意识”——心里明白咋回事,直接下定义却挺难。然而.概念的“生态意识”只是理论家的东西,民间没有,“宫廷”也没有。实践中真实的“生态意识”经历了从浑沌、朦胧,再到清晰、主动的一个过程,而只有国家把生态意识上升为政治意志了,道德与无意识层面的公民生态意识才能做到“集体在觉醒”。  相似文献   

6.
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生态补偿政策是实现“三个转变”和制度创新的需要。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是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破坏者付费,保护者受益原则”、“受益者补偿原则”、“公平性原则”、“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原则”和“分步推进”是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事实的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补偿、流域内部补偿、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市场方式补偿、异地开发补偿和国家间补偿。中国的生态补偿政策存在观念障碍、法律障碍、技术障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关注生态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呢?一、“生态”是如何热起来的?当今中国“生态”热是不争的事实,林业搞生态林业,农业搞生态农业,这里“生态城市”那里有“生态县”。就在某月中旬一天,我在北京前门楼见到一幢厕所大牌子上写着:“生态卫生间”。这使我很受感动,心想:呀,生态都宣传到厕所里来了,北京的前门楼周边可是中国乃至世界最繁华,流动人口最多的地方,北京的厕所都生态化了,全国、全世界都有人知道了……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安徽省临泉县,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走“生态立县,循环经济强县”之路,通过大力开展各类生态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探索出了多种形式的生态循环经济链条,形成了独具特色、多种类型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目前有3万多个乡镇,5万多个村民委员会,4亿多乡村人口,这意味着乡村兴衰影响着国家兴衰。因此建设“美丽中国”,最好的起点在乡村,最好的抓手在乡村,最容易出成效的领域在乡村生态。“美丽中国”和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逻辑“美丽中国”是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指引“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具体回应,“美丽中国”提出并构建了一个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视野,也成了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引。“美丽中国”的价值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乡村生态振兴也是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课程+师资”的教育体系,构建“理论+实践”的教材体系,构建“互联网+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提升探索提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1]。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了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11.
钟茂初 《绿叶》2013,(1):17-28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因而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需要予以厘清,以此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宏观政策、微观理念与法律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市先后开展“第八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第六届北京环保儿童艺术节”,完成“第十七届生态环保摄影比赛”并启动第十八届比赛,启动“第十七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等,累计开展活动100余项。6月4日,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北京校外教育协会承办的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生态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决赛以“云端比拼”的方式在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成功举行。本届比赛以现场播放参赛选手演讲视频、评委现场打分、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中,一方面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指数构建方法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刻意追求统一的指标体系而忽视了不同行政层级间的差异性,对层级间指标衔接等问题缺乏考虑。依照生态文明内涵以及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生态文明考核指标要求,提出各行政层级构建“橄榄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框架体系。该指标体系强调国家的顶层宏观引导作用,并以市县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为基础,向上构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向下构建乡镇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体现“国家—省—市县—乡镇”之间的整体性、衔接性、协调性,真正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是“自上而下引导力”和“自下而上推动力”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和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14.
时事     
《环境教育》2023,(Z1):10-11
<正>微博@生态环境部:【“大地文心·美丽书写”山西生态文学研讨会举行】为繁荣生态文学创作,推动生态文化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生态文学第一场绿色之约——“大地文心·美丽书写”山西生态文学研讨会1月31日线上举行。会议以“生态文学:碰撞·融合·突破”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山西省内的60多名作家、评论家、学者等,就生态文学的时代使命、思想内涵、创作手法等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2023年2月2日)  相似文献   

15.
李红顺 《环境教育》2013,(11):39-40
长春市环保人积极推进“大环保”、“联动化”、“共建设”,努力建立环保公众参与新机制,扎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全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1,(6):63-63
“轻户外生态基金”启动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哥仑步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日前在北京共同启动“轻户外生态基金”公益项目。这一公益基金倡导“一起亲自然,一起保护生态”和“为心灵减压,为地球减负”的“轻户外”理念,  相似文献   

17.
张敏  郑晓珂 《环境教育》2023,(Z1):57-59
<正>本文系统梳理当前“环境生态学”思政教育现状,分析当前“环境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协同推进专业课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融合互促,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理念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抓手。“环境生态学”是思政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新时代帮助年轻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环境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环境教育》2012,(12):9-9
建设生态文明,与你我有关 编辑同志: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闭幕,会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近来引发身边人的热议。“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这些崭新的提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词语,也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路径和有效举措,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生态产品的产权界限、公益性程度和供给消费方式,系统梳理了不同类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深入剖析了当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约瓶颈,如产权界定不清、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针对性对策建议:(1)完善生态产品产权体系,夯实“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制度基础;(2)培育生态产品市场建设,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市场化通道;(3)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优化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4)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体系,提升生态产品转化成效。  相似文献   

20.
构建湛江、茂名、阳江3市和谐的滨海旅游竞合关系是粤西滨海旅游协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与实现途径。基于2012—2017年“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滨海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模型综合测评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宽度、扩充度和重叠度,深入分析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竞争态势与竞争程度。结果发现:①“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宽度呈现“水平低、均衡化”的结构特征,3市滨海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与影响力弱,旅游综合竞争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湛江、茂名、阳江。②“湛茂阳”3市滨海旅游综合生态位扩充态势不明显,扩充度水平整体呈现均质化特征,局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异。③“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重叠度高,旅游竞争激烈,旅游协同合作发展水平与效应较低。最后,从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的协同、错位、扩充3个视角科学提出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竞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