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国产001 ×7 (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PH5—7条件下分离Cr(Ⅲ)与Cr(Ⅵ)收集流出液,定量加入2%KHSO_4干扰抑制剂,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Ⅵ)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测定无显著影响。适合于测定冶金工业废水中的Cr(Ⅵ)。  相似文献   

2.
在H_3PO_4介质中,吐温20和Mn(Ⅱ)存在下,二安替匹林-邻氯苯基甲烷与Cr(Ⅵ)生成红色化合物,λ_(max)为480nm,ε为1.37×10~5,Cr(Ⅵ)量在0~10(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方法有好的选择性,体系可稳定24时,用于水中微量铬(Ⅵ)的测定效果良好。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Cr(Ⅵ)与二安替匹林间氯苯基甲烷(DAmCM)的分析特性,在吐温-20和Mn(Ⅱ)存在下,在H_3PO_4介质中,DAmCM与Cr(Ⅵ)反应生成红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480nm,ε=1.0 × 10~ 5L·mol~(-1)·cm~(-1)·Cr(Ⅵ)量在0~10μg/25ml间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4.
焦作市某水厂源水中Cr(Ⅵ)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焦作市某水厂源水中Cr(Ⅵ)持续上升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区域污染源和野外地质调查、实验室研究等方法追踪Cr(Ⅵ)的污染来源。分析认为,土壤、工矿废水和煤矸山不是该水厂源水中Cr(Ⅵ)的污染源;王掌河粉煤灰堆放场是其污染源,流经王掌河灰厂的河流加快了Cr(Ⅵ)离子迁移速度;岩溶裂隙及北东-南西向的次级张性断层等为Cr(Ⅵ)离子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5.
通过2015年1月、4月、8月、11月对苏州工业园区大气中PM_(2.5)及Pb、Cr、Cd、As、Ni 5种元素质量浓度的监测,并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中推荐模型对该5种元素通过呼吸途径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Cr、Cd、As、Ni 5种元素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6.2 ng/m3、6.92 ng/m3、1.45 ng/m3、4.14 ng/m3和5.71 ng/m3,平均质量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PbCrNiCdAs;5种元素的致癌风险与危害熵分别为6.89×10-15~6.84×10~(-12)和2.57×10~(-9)~4.80×10~(-7),分别低于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10-6)与可接受危害熵(1)。整体而言,苏州工业园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N—羟基—N.N′——二苯基苄脒(HOA)和N—芳基—乙酰胺(HL)选择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煤灰、煤屑、水泥屑和工业废水小微克量Cr(VI)的新方法.此方法基于在盐酸溶液(0.3—0.6mol/l HCl)中氯仿萃取配合物[CrO_2·(OA)_2]2HL.对于氯仿中三种不同酰胺的[CrO_2·(OA)_2]的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范围为(1.1~1.3)×10~4l·mole~(-1)·cm~(-1).本文选以最简单的酰胺N—苯基乙酰胺(PAA)做了详细地研究.该方法Cr(Ⅵ)的检测限为0.01mg/l.在检出Cr(Ⅵ)的不同环境试样中此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8~1.3%.做干扰离子对测定Cr(Ⅵ)影响的试验.发现除Mn(Ⅶ)外大多数常见金属对测定均无干扰.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条件下土著微生物还原Cr(VI)的培养实验,研究p H值、葡萄糖浓度及温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著微生物还原土壤Cr(VI)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葡萄糖的最佳浓度为8g/L;最佳p H值为10.0;最佳温度为30℃,且培养温度在20℃~30℃范围时,土著微生物还原Cr(VI)的效果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增强。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工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Cr(VI)污染土壤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Cr(Ⅵ)测定中不同显色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对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的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废弃泥浆中的Cr(VI)提取测定方法并与土壤的浸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0.1mol/L的KH2PO4为提取剂高速搅拌离心,分离提取液,可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废弃泥浆中的Cr(VI)。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2.5%,加标回收率86%~98%。  相似文献   

10.
根据Cr(Ⅵ)与Fe~(2-)反应使Fe(Ⅱ)phen红色螫合物褪色,其吸光度降低与Cr(Ⅵ)浓度成正比,建立了间接测定Cr(Ⅵ)的反相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是0—2.5ppn和0.01ppm,相对标准偏差0.6%。藉TBP萃取和平行试样用KMnO_4氧化,可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的Cr(Ⅵ)和总铬  相似文献   

11.
2.6溶出伏安法溶出伏安分析有较高的灵敏度,可达1×10~(-9)克/毫升。如果与差分脉冲极谱连用,测定下限可达1×10~(-12)克/毫升。2.6.1原理溶出伏安分析整个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称为“电析”,即将欲测离子预先在一特定的恒电位下电解沉积,富集在静止汞滴(或悬汞滴)上或其它固体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水中Cr(Ⅵ)有良好的去除效果,25°C时其吸附容量可达200.6 mg/g;该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pH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大,pH 2.0~5.0范围内吸附效果较好。利用1mol/L HNO_3洗脱液对吸附之后的共聚物进行脱附,脱附效率可达94.2%。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0.16M硝酸介质中,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作起泡剂,手工振荡离子浮选测定硬度大于11毫克当量/升极硬水中Cr(Ⅵ)的方法,防止了在0.2N硫酸介质中浮选时产生钙、镁沉淀。方法检出限0.6μg/l(O.01A对应的浓度),回收率97~106%,精密度5.7%。操作方法简便易行,适合于水中微量Cr(Ⅵ)的日常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用2—溴—4.5二羟基偶氮苯—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Ⅵ)的条件,Cr(Ⅵ)在0—10μg/25ml内遵守比尔定律。利用Sn~(2+)的还原作用和H_3PO_4的络合作用可解决一些金属离子的干扰,Sn~(2+)的存在还可以缩短显色时间,且络合物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纳米零价铁(nZVI)做形态表征,考察不同实验条件下nZVI对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评价nZVI处理含铬污染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溶液中H+会促进nZVI对Cr(Ⅵ)的去除,去除过程符合拉格尔格伦二级动力学模型,前10 min nZVI对Cr(Ⅵ)的去除率在96%以上,1 h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nZVI对Cr(Ⅵ)的去除是先吸附后还原,并在nZVI颗粒表面形成Cr-Fe膜结构。实际电镀废水中nZVI投加量为20 g/L,反应1 h后水溶液中大部分重金属被去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某燃煤电厂周边河流中布设15个采样点,监测其中氟(F)、砷(As)和重金属的含量,并评价其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对不同人群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河流中F、As、Cd、Cr监测值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Hg严重超标;河流中污染物所致儿童和成人健康危害的总风险分别为2.62×10~(-5) a~(-1)和1.76×10~(-5) a~(-1),均高于瑞典环保局、荷兰建设和环境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6) a~(-1),其中As、Cr对儿童的健康危害风险较大,分别为1.69×10~(-5) a~(-1)和9.21×10~(-6) a~(-1),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水中Cr(Ⅵ)的流动注射在线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在线监测水中Cr(Ⅵ),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05 mg/L~5.00 mg/L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2 mg/L,RSD≤4.7%,加标回收率为93.0%~105%,该仪器适用于地表水和工业废水中Cr(Ⅵ)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用碱片采集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硫)。碱片上的硫酸盐经淋洗液洗脱、过滤后、直接进入离子色谱仪测定SO_4~(2-)离子浓度。检出下限为0.2ppm,本法适用于颗粒物中可溶性SO_4~(2-)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对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铬(Cr)时共存元素对其测定结果的干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ρ(共存元素)/ρ(Cr)100时,Mg、Co、Al、V、Ni、Fe、Na、Ca对Cr测定有影响,而K、Mn、Zn、Mo、Pb、Si、Cu均不影响Cr的测定;当ρ(共存元素)/ρ(Cr)为10和30时,加入1%HNO_3和2%NH_4Cl可消除干扰;当ρ(共存元素)/ρ(Cr)30时,加入5%HCl和超过1%的NH_4Cl可消除干扰;5%HCl作为介质消除Cr测定干扰的效果要优于1%HNO_3介质。  相似文献   

20.
采用ASE萃取-弗罗里硅土净化-HPLC法和ASE萃取-GPC净化-HPLC法测定土壤中苯并(a)芘,并将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作比对。试验表明,方法在0.02 mg/L~0.500 mg/L之间线性良好,当取样量为10 g时,弗罗里硅土净化土壤样品方法检出限为8.93×10~(-5)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2.7%~73.8%,3次测定结果的RSD为4.0%~4.5%;凝胶色谱净化土壤样品方法检出限为1.98×10~(-5)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8%~90.2%,3次测定结果的RSD为2.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