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前言 金伯利岩传统上被认为是金刚石唯一的主要的原生矿源。但是,美国阿肯色州含金刚石的普雷里溪岩筒最近被确定为钾镁煌斑岩类。在西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新近发现的某些含金刚石的岩体,也被划为金伯利岩。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岩石应属于钾镁煌斑岩类。结论是:钾镁煌斑岩类可以含有大量金刚石。本文  相似文献   

2.
<正> 尽管金刚石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并且每年回收大量金刚石,但其天然形成过程仍有争论。虽然假定大多数金刚石是岩浆成因的,并且与金伯利岩事件有联系,但是金伯利岩中某些捕虏体内金刚石的存在表明,至少有些金刚石是捕获晶。这种非同源成因的金刚石的比例是目前争论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西澳大利亚西金伯利地区中断世白榴钾镁煌斑岩及其与金伯利岩的亲缘性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该地区金刚石的勘查工作到6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阿伯特山发现了镁铝榴石和镁钛铁矿,但未发现金刚石。70年代到80年代初,金刚石勘查相继获得成功,在北和东金伯利发现了一些金伯利岩墙和岩筒,在西金伯利地区的埃伦代尔发现了含金刚石的橄榄钾镁煌斑岩,在东金伯利地区发现了富含金刚石的阿盖尔岩筒。介绍了这些矿床的发现和勘查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 虽然一个多世纪以来,金刚石一直是从金伯利岩筒中回收的,但它们与金伯利岩主岩的关系却一直有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在原始金伯利岩浆中,金刚石究竟是斑晶还是捕虏晶?更广义地说,金刚石的结晶作用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能与金伯利岩的生成有关,还是在金刚石  相似文献   

5.
1851年首次报道了澳大利亚发现金刚石。但是,直到1960年才用现代勘探理论和勘探技术初步证明该大陆存在着可能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高潮出现在1970—1980年期间,当时在西澳大利亚州金伯利地区的阿盖尔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砂矿和钾镁煌斑岩岩管型原生金刚石矿床。本文重点阐述了阿盖尔金刚石矿床的发现史、金伯利地区的区域地质、勘探技术,以及阿盖尔金刚石选矿厂和预料1986年金刚石产量可达2800万克拉的矿山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鉴于有关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的矿物成分的大量实际资料以及有关金刚石包体矿物学研究和金伯利岩形成过程模拟实验研究的新情报的积累,人们对金伯利岩的研究兴趣日益增加。这一切使得有必要对现有资料进行重新研究。现今对于金伯利岩岩筒中超基性岩和榴辉岩的成因,存在两种基本观点。一些研究者把金伯利岩岩筒看作是穿到地幔深处的、把呈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金伯利岩中金刚石形成作用的特点,一些文章已作过详尽的阐述,但这些假说却解释不了变质杂岩辉长岩类、榴辉岩和片麻岩中金刚石的形成作用。关于非金伯利岩成因的金刚石的特点尚处于争论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 详细研究了在金伯利岩中发现的金刚石晶体和多晶体后,就可发现在它们中间,可以见到具有一定标型特点(形态、结构、结晶化学、共生)的一些变种,这些变种彼此间是不同的,每一个变种都有其特殊的结晶条件。在一个金伯利岩筒中发现不同的晶体变种,证明在这种类型的矿床中,金刚石的成因是复杂的。关于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的成因,存在着许多假说。这些假说通常忽视了一个因素,即在每一个金伯利岩矿床中以不同的数量对比关系出现的金刚石结晶晶体和多晶的各种变种,不能在同样的条件下和由  相似文献   

9.
<正> 引言四十年代后期,冲积金刚石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30年以后,冲积金刚石产量已翻了一番多。尽管有大量的新金伯利岩矿山开发,冲积金刚石仍然占天然金刚石总产量的30%以上。已经发表的关于冲积金刚石的绝大多数文献都是描述性的,并且多集中于局部矿床的具体特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第一届国际金伯利岩会议于1974年9月17日—10月8日在南非和莱索托召开了。与会者为亲自20个国家的代表,近二百名。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从事发现和开掘金伯利岩以作为天然金刚石矿产的野外地质学家,和对金伯利岩的理论问题感兴趣的岩石学家、地球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非洲南部和其它地方金伯利岩的喷发把一系列特殊的岩石从地幔和地壳基底送到了地表。通过对这些岩石的研究,人们已经获得了有关地幔岩石学的大量资料。然而,要充分解释这些地幔样品则要求我们弄清金伯利岩本身的来源。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给代表们提供观察露天的和  相似文献   

11.
辽宁瓦房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刚石矿产地之一,前人在该区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找矿方法一直没有突破。本文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对已知的金伯利岩矿区进行试验,探讨AMT技术在金伯利岩矿区深部探测的应用效果。针对30号金伯利岩岩管区布设了5条剖面,结果显示岩管呈低阻反映,异常明显。结合地质资料,初步推断该区断裂、成矿带和低阻异常展布特征,为在该区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提供基础资料,对今后瓦房店地区寻找隐伏的金伯利岩体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类似地区寻找隐伏金伯利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过去十年中的科学进展大大增进了我们对金刚石的年龄和成因等方面的了解。现代分析技术使得<200μm的微细粒子的准确化学分析成为可能,因此有可能进行金刚石中的矿物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研究,这就是过去十年科学进展的主要原因。概括来说,包体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金刚石均产于两种类型岩石中:橄揽岩和榴辉岩。橄榄岩型金刚石的年龄为3300Ma,而榴辉岩型金刚石的年龄要轻一些,约为1000~1600Ma。通常与金刚石伴生的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一般要比它们所包含的金刚石年轻得多。这清楚地表明,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只起搬运作用,即把金刚石带到地表而与大多数金刚石的形成没有关系。本文还就过去十年中提出的关于金刚石从橄榄岩和榴辉岩结晶的碳来源以及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的形成机制等方面的最新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沂沭推覆拼贴带构造地质特徽结合山东地区金伯利岩的时空关系探讨进一步寻找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地台东北部,地盾的太古代结晶岩石和沉积盖层的会合处,该盖层是由里菲期陆源-碳酸盐岩、寒武纪灰岩和白云岩以及上古生代-中生代陆源地层组成的。三迭—下侏罗纪的金伯利岩岩体限于安钠巴尔地块的东部和东南部边缘。 目前,关于该区现代冲积矿床中金刚石的来源还没有一致的意见。按照流行的观  相似文献   

15.
<正> 1725年碎粒金刚石首次发现于米纳斯吉拉斯州中部的迪阿曼蒂纳,后来在巴西其他几个地方也找到了金刚石。因而,巴西便成为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世上主要的金刚石生产国。可是于1870年在南非,随后在扎伊尔发现了碎粒及原生金刚石以后,巴西就很快地从世界主要会刚石生产国的特殊位置退了下来,今天巴西的金刚石年产量约居第十一位。 另一方面,1870年在南非发现金伯利岩,这对巴西有好处,因为它直接刺激了巴西的金伯利岩探查工作。O.A.Derby(1898)、H.Porcheron(1903)和E.Hussak(1906)开拓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推测在  相似文献   

16.
<正> 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同上地幔深部层位有密切的关系。这就吸引了许多地质学家去研究金伯利岩和包体的地质学、岩石学和矿物学、金伯利岩和包体的绝对及相对年龄以及从金刚石抽提的气体的组成。 近来,报道了许多与金伯利岩成因有关的实验。在所有压力下CO_2的溶解度都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但是,在5千巴下变得更重要:在高于5千巴的压力下,橄榄岩熔体中CO_2的溶解度以及H_2O的溶解度都增大。而且,H_2O/CO_2比值控制着橄榄岩熔体的分异途径:在X_(H_2O)~v>0.6和120千巴压力下,形成安山岩浆;在X_(H_2O)~v<0.6(X_(CO_2)~v>0.4)时,金伯利岩-碳酸  相似文献   

17.
<正> 金伯利岩中铬尖晶石的矿物共生、性质和成份 铬尖晶石是金伯利岩中含量较低的矿物,但它稳定地出现在金伯利岩中,并且由于它的一些特点而有着重要作用。金伯利岩和玄武岩的许多二辉橄榄岩捕掳体中铬尖晶石的存在,正是在较大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内进行能够导致上地幔含尖晶石橄榄岩中间压力相析出的实验研究的基础。同时,铬尖晶石也是金伯利岩含矿(含金刚石)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在直接  相似文献   

18.
“成功”岩筒原生金刚石矿床,由东西两个金伯利岩体组成,而且彼此直接相连。  相似文献   

19.
<正> 金伯利岩,这种移至地表的含金刚石的超深岩石,含有橄榄石、镁铝榴石和其他矿物的浸染体。一般认为,这些浸染体是金伯利岩岩浆在深处结晶时产生的。 Б.А.Мальков等利用K-Ar法测定了橄榄石、镁铝榴石、铬透辉石及其周围金伯利岩的年龄,发现这些矿物的年龄有很大的差别。例如,雅库特《露头》岩筒内,破碎的沉积岩年龄为137百万年,镁铝榴石浸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九八三年四日,在蒙阴金刚石矿二矿区胜利一号金伯利岩管大岩管的东北部219水平上,发现了深源捕虏体——榴辉岩岩球(见图1)。岩球的大小为48×31毫米,似个小鸡蛋的一大半,镶嵌在含大量围岩(片麻岩)角砾的斑状金伯利岩中,呈椭圆形。在岩球的断面上明显可以看出有镁铝榴石、绿辉石、金云母等矿物,呈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球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