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市在用车推行I/M制度中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在用车实施I/M制度,采用底盘测功机模拟道路工况检测汽车排放污染物,按美国国家环保局(EPA)推荐的方法有3种:瞬态短工总法(IM240)、稳态加速模拟工况法(ASM)和瞬态短工部简易质量分析检测法(VMAS)。根据上海市的试验结果,对上述3种方法的检测精度、设备投资以及运行维护诸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阐明上海市采用VMAS方法的依据和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应采用的模拟道路工况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用车推行I/M制度的检测方法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检测性能和成本效益两方面对几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国内外I/M制度的实施情况和上海市的特点,建议上海市实施I/M制度时,初期对轻型汽油车采用VMAS,后期采用IM240进行检测;对轻型柴油车可采用瞬态简易工况法和Lugdown系统。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在用车监测与维修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机动车辆的管理现状,提出上海市在用车I/M制度体系网络、监测方法、数据收集网络与“通过/不通过”排放限值方面的基本设想,为建立一个真正有效的在用车监测与维修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I/M制度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着脆性源,如果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控制不好脆性源,则其有效实施将受到影响。利用系统脆性理论对该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L/M制度系统的脆性源以及解决措施是其分析研究的目的。在系统子因子中从业人员素质、仪器设备是最大的脆性源,但是其均被维修企业和检测企业所包含。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其在维修企业的脆性度比在检测企业的脆性度大,所以维修企业是该制度最重要的脆性源。用系统脆性理论分析方法分析I/M制度的脆性是一种科学、有效和实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保障更好的运行I/M制度以有效的控制在用车的排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昆明市机动车尾气治理诸多问题的思考,提出应建立I/M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来完善机动车污染控制管理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建立I/M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的具体想法。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依据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创新性地提出采用登记制而非许可制,以市场化手段而非行政手段设立M站的途径和原则;给出I/M软件闭环管理的具体流程,并对M站设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市场化条件下I站和M站的监管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芜湖市据此实施I/M制度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国外(美国)遥感测量技术在汽车排气检测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对广州市道路实车试验采集的数据进行机动车排放调查和IAVI项目评估,结果表明这些排放调查和评估工作是可行的,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排放对城市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通过分析国内外实施I/M制度现状,指出我国加强推行实施I/M制度有利于防治在用车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了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上海市设计和建立了一个以GIS、GPS技术为核心的车辆指挥调度计算机系统。文章概述了GIS、GPS的基本特点,介绍了整个车辆指挥调度系统,包括其流程、软硬件等。通过车辆指挥调度系统可以接受GPS数据、在地图上显示车辆位置、处理GPS错误信号、按条件调度车辆,以便及时处理环境保护应急事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