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船舶生活垃圾和船舶机舱含油废水这两种典型船舶污染源展开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得到太湖流域船舶生活垃圾产生量和船舶油废水产生量,给出了船舶生活垃圾、含油废水和石油类产生量计算模式,构建了分段船舶污染负荷计算模式。成功应用于苏南运河现状船舶污染源强计算,为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天津海事局6艘公务船舶获得《船舶能效管理证书》,自2014年9月1日开始实施船舶能效管理,首开国内航行船舶获得能效管理认证并运行的先河。此举将提高天津海事局船舶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船舶二氧化碳排放,也将为国内航行船舶实施船舶能效管理提供借鉴和"样本"。船舶能效管理,是指对船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从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开始正式实施船舶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船舶污染的途径、危害,进行了风险评价,提出防污染对策。研究表明,当前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被社会各界重视,国际海事组织也不断修改船舶防污染公约,对防止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为此,我国应健全船舶防污染保护海洋机制。一是完善海面溢油监测系统;二是促进清污公司市场机制;三是优化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器材库站点;四是加强船舶动态跟踪。  相似文献   

4.
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表征船舶排放是目前船舶排放空间表征的主流方法,但AIS船舶轨迹点缺失会造成船舶排放量低估和船舶空间分布表征错误,进而影响船舶排放控制区的划分.为改进船舶排放空间表征,本研究以2013年广东省AIS船舶数据为例,采用基于时间和经纬度的三次样条方法对AIS船舶轨迹进行修复,结合动力法计算船舶排放,分析对比AIS轨迹修复前后船舶排放表征的差异,并利用空气质量模型和卫星观测评估AIS轨迹修复对船舶排放表征和广东沿海空气质量模拟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轨迹修复后广东省海域船舶轨迹点总数由4685773个增至5746664个,船舶NOx排放量增加了0.6%.对于轨迹点与排放缺失集中的粤东海域,轨迹修复后船舶轨迹点数增加了88%,NOx排放量在广东省船舶排放量的占比提升至22%,特别是在粤东重点修复海域NOx排放量增加了2.7倍.原始轨迹在广东省海域较为稀疏,在粤东海域有明显轨迹缺失;轨迹修复后广东省海域船舶轨迹更为密集,粤东海域船舶轨迹得以补充,船舶排放空间分布更连贯.对比模拟结果与卫星观测结果,轨迹修复后粤东重点修复海域船舶模拟浓度与观测浓度的偏差由51%减至6%,总体上船舶排放模拟结果更接近卫星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太湖流域船舶污染防治工程的环境效益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工程实施后的船舶垃圾和船舶石油类排放削减量的计算公式。利用平原河网区水量模型模拟太湖流域水动力条件,利用分段混合水质模型进行石油类水质改善效果预测。最后应用该评估方法进行太湖流域船舶污染防治工程的环境效益评估,预测工程实施后的船舶垃圾、船舶石油类排放削减量和水质改善程度,为该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孟庆林 《交通环保》2003,24(Z1):49-55
结合中国立法现状和船舶污染实践,在制定完善船舶污染事故赔偿法时,应着重研究如下十个问题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船舶碰撞中油污损害的连带责任、船舶污染赔偿的立法适用范围、归责原则、责任人、油类与船舶的定义范围、赔偿范围、责任限制、强制保险、基金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船舶修造行业发展、污染物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船舶行业环保整治工作经验和不足,提出舟山群岛新区环境下的船舶修造业环境技术及管理方法,完善对船舶修造企业的监管和服务,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船舶是海洋的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船舶的正常作业、疏浚、海上倾废、海难事件等都可将大量污染物排入海洋。在船舶造成的各种污染中,油污是最主要的。目前,每年因为油轮事故、船舶排放含油压舱水、油田开发及沿海工业等排放入海的石油约有600多万吨。其中因船舶排放不当造成石汕入海的约占22%,因船舶意外事故造成石油入海的占30%。 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国日益重视海上船舶油污问题并认真求索,从技术、管理和法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船舶油污,保护海洋环境。若干船舶油污的国际公约已经问世,它们或是防止海上船舶油污的国际规定,或是关于处理油污损害事故和赔偿方面的国际规定。  相似文献   

9.
杨晓玲 《交通环保》1998,19(3):36-38
概述了日本有关防止船舶造成的海洋污染法规,包括从船舶上排放油类或油性混合物的规定、从船舶排放有害液体物质的规定和从船舶排放废弃物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港船舶大气污染排放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核算深圳远洋船舶和内河船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表明,2013年深圳港船舶排放可吸入颗粒物1,736t、细颗粒物1,411t、氮氧化物19,992t、二氧化硫13,106t、一氧化碳2,224t、挥发性有机物822t。与全市排放总量相比,船舶排放对细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有重要影响,分担率分别为5.2%、16.4%和58.9%。其中,以远洋船舶为首要来源,占船舶排放总量的90%左右。  相似文献   

11.
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来源于船用燃料油中硫的燃烧,其危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提出了三种控制船舶硫氧化物排放建议的技术:采用低硫含量的燃油,采用液化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或使用经批准的船舶废气脱硫技术。概述了船舶硫氧化物排放的相关法规要求。调研主要排放控制方法,并着重概述了国内外船舶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袁雪 《环境保护》2012,(Z1):101-103
随着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的发展,海上船舶油污日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石油进出口大国和航运大国都建立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而我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还不健全,应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尽快建立适宜我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凭借多年的石油船舶工作经验以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本文探讨了石油船舶安全环保体系化管理的主要做法以及经验,分析了石油船舶安全环保体系化管理的主要成效,并提出了应对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旨在为石油船舶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使用重油给船舶带来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也不利于船舶的节能减排。本文介绍了燃油均质机在船舶上使用的必要性,工作原理以及实船应用取得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内河航运的蓬勃发展,内河船舶的行驶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将贝叶斯网络引入内河船舶交通事故分析,探究不同事故类型与航道、气候、船舶等方面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以芜湖海事局20132020年间上报的219条内河航运事故船舶数据为基础,抽取样本并使用贝叶斯可视化软件Netica训练得出内河船舶交通事故的贝叶斯网...  相似文献   

16.
船舶垃圾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垃圾污染是造成水域污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本文仅就有关资料对船舶垃圾污染的危害、国际上关于防止船舶垃圾污染的规定,以及船舶垃圾的保存,消除和清扫等技术作一概要叙述。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维护海域生态环境,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海港内的一切中国籍船舶、外国籍船舶及船舶所有人和其他个人。 第三条 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环境的主管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以下简称港务监督)。  相似文献   

18.
我国船舶港口空气污染防治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标准、技术、政策等方面对我国船舶港口空气污染防治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2013年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达到17.26万艘,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117.67亿吨,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由于我国目前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水平落后,污染排放日趋严重,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沿江地区,船舶港口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我国船舶港口主要存在标准法规不健全、控制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未来我国在船舶港口空气污染防治方面应加快标准法规制定、提高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等,从而有效降低我国船舶和港口污染,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9.
船舶污染是指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运,对周围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破坏的有害影响,在法律意义上可分为排放性船舶污染和事故性船舶污染。船舶污染的危害性不仅涉及物质财富,而且给海洋生物、海滨环境、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破坏海洋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污染大气加重温室效应等后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船舶操控台控制界面人机工程设计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标准化建议,采用文献分类、汇总和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控制界面人机工程设计标准的现状及船舶操控台控制界面人机工程设计标准化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当前针对控制界面的通用标准在应用于船舶操控台时,需要进行具体化和进一步细化,船舶控制界面应进行功能分组,控制界面上各装置应与操纵员特征耦合.因此,迫切需要在人机交互实验的基础上,研制船舶操控台控制界面人机工程设计标准.在研究借鉴国内外船舶操控台控制界面相关标准研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船舶操控台控制界面标准化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