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国际做法和国内相关实践探索经验,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涉及生产和消费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四个重点产业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是在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系统支撑下的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的有机组合和共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区域基础设施体系也是应用循环经济原理的重要领域。以资源能源离效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特征。在目前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三种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而引发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东部发达地区的自发转型模式、辽宁资源型地区的转型模式和西部地区典型的跨越发展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造纸业发展循环经济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造纸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影响造纸业循环经济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造纸业循环经济的途径: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建立废纸回收体系;实施企业规模化,加快技术开发和装备更新,加大治污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管理,加强企韭和社会生态文化教育以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绿色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生态现代化"的概念在环境政治领域中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为多元的思想论说.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欢迎.无独有偶,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美科学和工程界迅速兴起一门新的学科——"产业生态学".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界又迅速兴起了对"循环经济"的关注.所有这些都表明,"生态现代化"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和重视.但从当前环境社会学界和环境政治学界对"生态现代化"讨论的现实来看,笔者认为必须加快对生态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与措施的研究,否则,生态现代化概念或思想本身对促进全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突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台性的探索.本文结合生态现代化理论.分析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环境政策演变和循环经济发展历程,旨在梳理其对我国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启示,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联合国确立2030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会议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循环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正在与低碳经济一起作为绿色经济的两个支柱,纳入主流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过去10年来,受到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刺激,国外特别是欧洲国家为了占领绿色经济制高点,强化了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在理论研究、政策创新、企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反过来可以对中国未来深化循环经济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和评论最近10年来国外循环经济的进展及其启示。首先,指出循环经济从60年前的思想萌芽,经过过去20年的发展,当前在政府、专门组织以及学术研究等多种力量的推动下,正在进入波澜壮阔的第三波。其次,概括过去10年欧洲国家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指出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整合化、系统化的趋势,重要如EMF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系统模型;战略思路实现了从治理废弃物向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转变,重要如欧盟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强调循环经济对于21世纪企业发展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重要如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了循环型企业的五种类型,其中产品服务系统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享经济正在成为循环型企业发展的新前沿。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如何走上新台阶,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物质流消耗的绝对脱钩,从建构循环经济整体模式以及政府、企业、消费者、研究者等利益相关者合作推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发展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要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 ,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 ,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社会安定祥和。一种发展观需要有相对应的方法论来实现。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 ,必须找到相应的有效载体或机制来实施。对于我国来说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是求真务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谢振华同志最近指出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  相似文献   

6.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法律体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应遵循三个原则:服务于我国循环经济概念与内涵原则。服务于循环经济实践的原则。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和补充缺位政策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应包括四大类:基本政策、核心政策和基础性政策。技术政策可以融入这四类政策之中。基本政策是统领循环经济所有政策的根本。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的综合性政策。基础性政策是指为循环经济重点领域实践创造良好制度环境的政策。大致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经济制度、基础性激励政策和考核政策等。核心政策是直接推动循环经济重点实践领域的政策。在核心政策中。需要切实落实和用足用好的现有对循环经济发展较有利的政策有:生态工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清洁生产政策)。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税费优惠政策。能源节约和再生能源政策。环境友好型产品标志(标识)政策;需要完善的薄弱政策有:生态工业园建设政策。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政策。生态农业政策。资源开发利用政策;需要新建立的缺位政策主要涉及消费领域、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能源节约型城镇基础设施和建筑领域。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全球经济萧条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背景下,中国西部需要绿色发展,国际经验可以起到前车之鉴和抛砖引玉的作用.以OECI国家为主,基于实地考察调研和座谈、以及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其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建议以及典型案例区实践活动在推进区域绿色发展中的作用和经验,涉及政策框架和路线图制定、绩效监测评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生态补偿、绿色就业和扶贫等.重点分析了OECD国家以往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与改革的经验,如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矿产业开发和生物库的例子;加拿大采用经济手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案例;瑞士农业旅游和西班牙绿色工业发展的案例;以及澳大利亚实施“清洁可持续技能培训计划”的经验等.尽管各个国家由于制度、经济体制、发展水平的差异,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和行动方案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一些共同认可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对中国西部绿色发展起步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根据这些国际经验分析,本文提出了对中国西部绿色发展的五点启示,主要包括:①制定绿色发展的制度安排和路线图;②开展动态的绩效监测评估与考核,建立切合实际的可量化的考核体系;③建立生态产权或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并选择典型区先行先试,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④利益相关者积极主动参与到绿色发展的进程之中;⑤提供绿色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技能和素质.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经济发展主体.国家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落实到企业的行动中。新汶矿业集团适时提出了“煤炭产业集中化、非煤产业集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新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改变单一的产业和产品结构.围绕煤炭生产这一主导产业.积极延伸产业链.着力构建“煤、电、化(煤化工、盐化工)、建材”的新型产业格局。着眼于煤炭相关产业的全面升级.大力发展“煤基多元化”产业集群;着眼于资豫型城市的转型.全力构筑“非煤集优化”产业链条;着眼于提升矿井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矿区煤炭资豫综合利用水平。以四大工业园区为依托.构建特色区域经济.探索出一条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
多瑙河国际水争端仲裁案对我国国际河流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瑙河水争端仲裁案是国际法庭首例仲裁解决的生态环境案例。在对该案的产生、发展及仲裁结论的分析与总结基础上,结合当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的现状,认为该案将对我国未来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启示:加强对我国境内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国际”法制化管理;协调国家与地方、国家间的水资源利用目标,促进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与保护;认识与了解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国际责任与义务;认识国际河流水资源的有限利用权与使用权;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权利受限于流域国家的合作基础;参与制定并实施国际河流区域性开发协定是实现国际河流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条件等。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几年不断探索,我国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专家归纳成“3 1”模式,即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废物处置和再生产业。  相似文献   

11.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世界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①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财政投入相对于需求严重不足;②环保投资使用效率低下;③现行税收措施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力度有限;④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存在问题;⑤缺乏环境保护税种;⑥现行自然资源税存在性质定位不合适、征收范围过窄、计税依据不合理、单位税额过低等问题。为此,从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两方面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体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而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则成为我国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稳妥地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对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内涵和建设意义的初步分析。提出了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思路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战略下的中国废旧机动车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报废机动车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作为循环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目前中国机动车报废数量、资源回收量和回收效益进行定量计算。同时。对于当前中国报废机动车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制度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Circular economy has become one of China's important strategies to realiz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buil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t present. As in China circular economy was put forward as a new economic patter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enerally holds that this is an innovative move for China's economy to realiz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and hope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theory, policy and practice relating to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d comments on the necessity to develop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implic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and China's main practices and policies to promote it at present.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评判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依据。循环经济的发展涵盖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在综合分析经济、环境和社会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评判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循环经济发展度。通过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筛选,确定由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的43个指标构成循环经济发展度。最后介绍了循环经济评价结果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调整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将成为我国各省(市)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和21世纪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磐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循环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由于我国区域间在国土规模、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必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在构建评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定量化的测度,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一方面,我国各省(市)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我国不同水平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的地区中,循环经济发展能力较弱的地区处于控制地位,反映了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仍然任重道远.尽管我国目前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仍面临着一些障碍,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7.
稳态经济观从物质与能量平衡的角度出发,主张在自然和社会经济两系统中均保持低流通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稳态经济观潜在的反消费主义与反技术万能倾向。它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理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有必要反思并从稳态经济理论中汲取营养。对于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并不富裕的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算物质的回收利用账。更要算能量账和低熵物质的成本账。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概念辨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对循环经济在德国、日本产生和发展状况的考察和我国目前关于循环经济的着干代表性定义的分析,指出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最后分析了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概念之间的分析,进而提出支持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法律体系至少应当包括《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法》、节约型社会的基本目标、原则和法律制度。以此为基础,再考虑进一步制定针对包装物、电子垃圾、废旧汽车等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