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实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一体化管理构想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流域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流域管理现状 ,提出我国在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一体化管理中实施方案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概括了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6种空间结构模式,分别是:单极中心城市带动的空间结构、点 轴式空间结构带动的空间结构、城乡融合区的空间结构、三维城乡合作带动的空间结构、田园城市带动的空间结构和都市圈带动的空间结构;分析这些模式的适用条件和对城乡一体发展的效应。然后,分析淮安城乡发展的现状空间结构特征,即全市区域空间结构处于极核与点轴并重发展阶段,乡镇人口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导致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低。针对这样的状况,提出淮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结构思路是:推进由点 轴式结构向网络式结构的尽快转变;在大力建设中心城市的同时,积极建设片区重点中心镇;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机制,以保证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高质量实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低碳发展的情景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旨在对我国地方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年为2020年)进行探讨,并通过设定基准情景(BAU),低碳经济政策情景(LES),以及进一步推进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情景(ICS)三种政策情景对江苏省未来中长期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地方层面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所需要的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表明,在地方和区域层面上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的目标是有可能的,通过采取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到2020年,江苏省的能源需求将比基准情景减少28%,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削减50%,而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间的技术转移,将有可能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7年的基础上削减52%左右.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源于管理制度。传统水资源管理思路下的水资源管理实践存在很多弊端,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无法应对一些新因素的挑战。因此,改变传统的管理思路,树立新型水资源管理思路是新时期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区域水资源供需状况相对平衡,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和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的具体情况,以有限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考虑水源可供水量、用户需水量和水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等约束,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线性规划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对模型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主要参数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用该模型进行了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2005年和2010年95%保证率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并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及展望.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能够解决河北省受水区严重缺水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开发区协调发展规划研究——以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如何制定开发区的协调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环境承载力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判据的研究思路,并以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规划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大江大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世界范围内水危机的日益严重,越来越显现出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从分析国内外大江大河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入手,介绍了国内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思路的转变和实践;系统分析了大流域水资源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认为是由于对人水关系和流域生态演化规律,河流、湿地的生态功能、流域的整体性管理重视不够造成的。从河流的生态整体性出发,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以生态和谐行为、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流域整体性调控体制和生态文化建设等维持大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生态可持续性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全球竞争的基本单位将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圈)。基于对大城市群发展趋势及其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文章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环境问题,阐述了珠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趋势,初步给出了城市群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提出了珠三角城市群资源环境一体化的框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洪涝灾害是制约区域粮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情景分析技术从降水、土地利用、人口、GDP等方面构建复合情景;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巢湖流域洪涝灾害危险性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减小;合肥市区的洪涝灾害易损性最大,和县的易损性最小。巢湖流域东南部洪涝灾害风险最大,西南部的大别山区风险较小,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流域的洪涝灾害风险也逐渐增大。模拟灾害发生的情景,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洪涝灾害风险,更能体现洪涝灾害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为流域防洪战略决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首先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实效性的内涵,包含规划目标实现程度、规划效益、公众主观感受和规划实施过程合理性等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规划编制过程、规划实施过程和规划实施结果3个阶段,涵盖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主体行为和利益特征的从过程到结果,具有复合价值观的规划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太仓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效性评价案例研究做了进一步论证:①生态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是规划实效评价的主要推动者;②从过程到结果的评价思路和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③规划过程评价方法的不成熟使其受到的关注有所降低。最后提出了若干规划编制和管理建议,以促进生态规划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的内涵,基于脆弱性PSR分析框架,从胁迫性、敏感性、适应性3个维度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脆弱性进行评价。结合2001~2010年鄱阳湖流域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 a间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的变化受胁迫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的综合影响,脆弱性先明显增加后缓慢下降,但基本处于中等偏差水平。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主要由降水量变化、自然灾害和经济发展产生的能源消耗、污染问题引发,提高系统适应性对缓解脆弱性有明显作用。根据评价分析,建议鄱阳湖流域未来从提高管理能力、经济及社会响应能力和加强环境生态治理等方面采取适应性对策;通过改善鄱阳湖流域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减少脆弱性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鄱阳湖流域对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常规水资源-环境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系数既不能反映"二元三维"水文地质状况,也忽略了水环境状况对服务功能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故结合岩溶发育强度和水环境特征确定服务功能价值修正系数,并对贵州省的服务功能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1)贵州省水资源-环境系统服务功能以水文调蓄与水力航运、环境调节与净化为主,两者价值量分别为789.22×10~8元和742.66×10~8元,两者共占全省价值总量的69.48%;(2)水资源-环境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量主要取决于区域对水资源量的供需条件、水域面积及水域旅游景观开发,且区域对水资源-环境系统的利用率越高,则价值量就越大,其最大值为贵阳市,达292.65×10~8元,最小值为毕节市,仅74.35×10~8元;(3)修正系数分为水量型、水质型和复合型,其平均值分别为0.81、0.86和0.84,与各地州水循环特征、水环境质量基本吻合。上述表明,利用岩溶发育强度和水环境因子为依据的修正系数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不仅突显出岩溶发育特征对水资源-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也使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水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变化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以湘西为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岩溶水资源是支撑岩溶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方面,明确生态系统变化是如何影响岩溶水资源的质与量这一重大问题,将有助于岩溶水循环机制的深入研究,为揭示岩溶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规律及控制机理,建立岩溶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系统理论,探索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分析岩溶山区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及其演化特征和岩溶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湘西20年来的生态系统变化的对比,就其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生态的恶化是引起岩溶石山区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态系统变化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的影响,使岩溶水资源产生水质和水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以典型的亚热带湿润丘岗区--衡阳盆地为例,综合分析了其地表水资源脆弱性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发现影响衡阳盆地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体现在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人为活动以及经济发展因素5个方面。为了定量地评价地表水资源脆弱性,构建了一个包含9个反映地表水资源脆弱性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数学方法计算了各评价单元地表水资源的脆弱度。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衡阳盆地地表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湘西洛塔岩溶区特殊的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干旱缺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特点,在调查、分析洛塔自然条件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实施了13处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通过系统总结洛塔地区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与方法及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成功经验,提出了以岩溶水小流域为单元对岩溶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5种模式:①地下河堵洞引水开发利用模式;②地下河出口及岩溶大泉引水开发利用模式;③凿引水隧洞拦截地下河开发利用模式;④地表地下联合水库开发利用模式;⑤表层岩溶泉开发利用模式.通过对失败工程的案例分析,认为在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查清工程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经济技术支持的可行性,然后采取相适应的开采方式与方法.岩溶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5种模式的提出,为在湘西实施"水源·土地·生态"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实现脱贫致富,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用技术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不同发展水平缺水地区的水资源边际生产价值大小是不一样的。本文选取北京和陕西为研究案例区,根据计量经济学中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auglas)生产函数理论,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并结合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建立了水资源生产函数模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资本、劳动力、用水量为自变量,第一、二、三产业及综合生产GDP为因变量,采用岭回归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计算,同时计算分析了2007年研究案例区第一、二、三产业及综合生产用水的产出弹性、价格弹性及水资源边际生产价值(即水资源影子价格)。通过分析比较研究案例区之间及案例区内各产业间的计算结果,辨识了区域与行业间的用水特征及效率差异,分析了研究案例区产业布局与水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案例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资源需求管理及其政策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中国水资源问题入手,对水资源问题出路做了探索,认为建立并执行科学的水资源需求管理政策体系是中国21 世纪解决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评价图是一种既传统又崭新的评价结果表现形式,它以可视化方式来反映水资源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是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科学决策的基本手段。3S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根据水资源评价图研究现状和特点确定3S技术在制作流域水资源图中可行性。以湖北省漳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系列图的制作为例,提出了3S技术支持下评价图制作的程序,分析了3S技术支持下水资源评价图制作的具体内容、方法及3S在评价图制作中的关键作用,RS和GIS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的插补,GPS和GIS结合可以获取精度更高的定位数据,符号库的扩充可以更客观、形象地展示评价结果,最后指出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手工制图的优点,是规划图件制作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对其未来的脆弱性进行预测可以预估研究区未来的水安全状况,对其脆弱性问题做出预警,从而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因此,合理科学的水资源脆弱性预测研究是缓解水资源脆弱性的有效手段。目前,水资源脆弱性研究主要是针对水资源现状进行评价,对其未来状况的预测较少。集成了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首先采用改进了的盲目删除法对构建的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其次通过BP神经网络拟合约简后的指标数据与脆弱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预测模型。基于之前研究的样本数据和脆弱性结果,探讨淮河流域未来的水资源脆弱性状况。结果表明:淮河流域2015年、2020年和2025年的水资源脆弱度分别为0.305、0.359和0.390,处于轻度脆弱和中度脆弱的状况,除2015年脆弱性状况有所好转以外,2020年和2025年的水资源脆弱性程度与近几年相比有所加剧,根据指标数据可知该现象主要是受年降水量、人均用水量、万元GDP废水排放量、垦殖指数、有效灌溉面积比和干旱面积受灾比6个指标的影响,为避免水资源脆弱性的加剧,应当有针对性的加强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资源管理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最重要议题之一。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兴研究方向,目前的重点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综合管理方式与集成研究,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机制,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均衡性管理,公众参与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政策制定,对减缓措施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适应气候变化的定性分析方法(多尺度适应综合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适应性管理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伴随的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策略,未来应在分析中国各流域水资源不确定性问题的基础上,建立气候变化情景下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