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略论我国煤炭资源税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我国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回收率低、小煤窑发展失控以及资源级差收益悬殊等主要问题及其后果;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煤炭资源的国家所有权虚置,煤炭资源资产产权关系模糊。提出合理征收煤炭资源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对现行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煤炭资源税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流量和流向两方面,评估探讨了重庆市煤炭资源流动平衡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对重庆市未来5年外省煤炭输入量的预测值,给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1)重庆市煤炭资源产消失衡,自给率逐年下降,需要大量调入外省煤炭弥补其缺口;重庆市煤炭资源流动比率不断上升,煤炭资源流入强度不断加大,对外依赖性不断加强。(2)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重庆市煤炭产需失衡,成为其煤炭资源流动持续增强的根本原因,煤炭资源势差是周边煤炭资源流入重庆的主要因素,距离成本、交通成本和价格差影响着重庆市煤炭供应源的具体选择,从而使距离近、交通通达性较好的四川和贵州成为重庆市主要的两个煤炭供应源。(3)在重庆市外部的煤炭产区中,宁夏、陕西、新疆有望成为重庆市煤炭供应的重要来源,加快陕煤南下以及疆煤入川、渝铁路通道建设是保障重庆乃至整个大西南地区能源供应稳定的重大举措。(4)根据未来5年重庆市外省煤炭输入量的预测结果,指出适当提高公路和水路煤炭运能等措施可解决短时期重庆煤炭紧张的问题。此外,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和重庆港口优势,加强储煤基地、煤炭中转码头建设,是保障重庆市未来煤炭供应稳定和能源安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负外部成本内部化约束下的煤炭开采税费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中面临严重的代际负外部性和生态环境负外部性问题,分别运用使用者成本法和直接市场法测算了煤炭资源开采中的代际负外部成本和生态环境负外部成本。根据两个负外部成本充分内部化的要求,提出煤炭开采中税费水平的调整目标。以2008年为例,煤炭开采中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应由目前的从量0.3-5元/t(约从价1%)提至从价10%;开采吨煤应交的生态环境费用标准应由目前的24元/t提至64.23-68.47元/t,即每吨提高40.23-44.47元。综合资源税和生态环境费用的提高幅度,煤炭开采活动中的税费水平应提高约21-22个百分点;通过比较现行税费制度下煤炭开采企业实交的资源税费、生态环境税费总额与企业应交的资源、生态环境费用总额之间的差距,指出目前我国政府对开采企业隐性税费补贴的规模水平,根据价差法计算得出取消此部分税费补贴将可以削减3 653.69万tCO2排放。  相似文献   

4.
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它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湿地资源开发出现了数量和质量下降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生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水资源开发率、水资源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人均供水量、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活需水定额及生态用水率共8个主要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为0.3179,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水资源供给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保障,进一步开发潜力较小,在跨越式发展中必须适度发展以保障新疆水资源健康。  相似文献   

6.
适宜的战略决策是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业绿色发展战略的政策优先性,基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确定政策的影响因素并确定10种替代方案,再通过AHP法得出权重,最后通过模糊TOPSIS法得出替代方案的最优排序.结果 表明:10种替代方案中,保证生态保护红线内矿业权有序退出的优先度最高,其次为严格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优先开采清洁与新兴矿产资源,而提高矿业产业集中度相较于其他方案的优先度最低,同时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糊TOPSIS法的可靠性.为短期内重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保障能力与现代化治理能力,以及中长期构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议将保证生态保护红线内矿业权有序退出作为目前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7.
作为消除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负外部性的重要手段,研究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指导我国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流域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补偿思想的来源、内涵、实施模式、补偿标准等角度系统梳理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论述了市场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府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两种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文意从基本思路、政策框架、监管体系等维度分析评述了子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发现子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将生态补偿基金扣缴制度、改良的政绩考核制度、生态补偿基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等组成有机整体的运行体系,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模式,并剖析了子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取得成效的原因.最后,本文认为,基于现阶段国情,我国应推行由政府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就完善政府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4个小型煤矿为例,对重庆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生态补偿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应用环境经济和数学方法对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量化研究,确定了计算生态补偿标准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矿山生态补偿标准与矿山开采规模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由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直接决定。补偿指标中最主要的是生态破坏损失补偿,其次是环境污染损失补偿。  相似文献   

9.
全面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藏族地区(简称藏东地区)农业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阐明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提出了该地区农业资源合理开发,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对新疆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疆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新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疆城市所处的绿洲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城市化正在或即将对绿洲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化给绿洲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合理规划和发展绿洲城市是关系到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电东送生态补偿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电东送南通道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开发过程导致电力输出地生态环境受损,但西电价格却尚未充分体现生态环境成本,地区之间生态环境利益矛盾日益凸显,亟待生态补偿机制对各方利益关系进行协调.本文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视角出发,综合生态环境损失价值与恢复治理成本两方面内容,对发电各环节的生态补偿进行了估算.输出地视角下,本文区分治理与否两种情况,分别计算生态补偿标准;结合已治理电容比例,计算生态补偿平均额度,并设计低、中、高三套补偿方案.其中,中方案为火电0.134元/kwh,水电0.019元/kwho输入地视角下,本文综合考虑了广东省的电源结构和排污所致边际损失,估算广东省环境收益(意愿支付的生态补偿上限)为0.39元/kwh.按照中方案,西电项目中广东省2010年需支付生态补偿费70.5亿元,而获得的生态环境收益则高达304.7亿元.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是长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总称,包括流域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及流域管理等内容,经过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努力,长江流域治理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流域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正确评价长江流域治理开发对生态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作用,对于促进治江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长江流域近五十多年来治理开发的总结归纳,分别从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等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认为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总体上对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充分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岸线作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互动关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长江岸线资源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与重点开发对象,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在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背景下,针对长江生态修复的重大科技需求,中国科学院于2017年启动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重点项目"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通过高清遥感影像解译,结合野外考察和实地监测,获得了长江7条主要支流自然本底、资源条件、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的系统数据,以统筹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强化岸线资源保护、维系近岸陆域和水域优良生态环境为目的,研判长江主要支流岸线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总体态势,结合岸线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识别岸线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评估岸线的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累积性影响。在岸线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岸线空间管控区进行划定,提出不同岸线类型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14.
荒漠交错带开发利用研究——以新疆于田绿洲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州—荒漠交错带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带 ,由于其自然系统发育的先天不足 ,加上人类的开发活动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进一步加剧 ,已成为影响绿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于田绿洲为例 ,通过分析于田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相应的交错带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税费制度的合理设计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本文梳理了中、美两国煤炭资源一般与特殊税费的种类与征收标准,在定量估算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国神华集团和美国Peabody能源公司煤炭开采业的税费水平及负担率。研究结果表明,①对煤炭资源的一般税费,美国以所得税为主,中国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主;对于资源租,美国以权利金为主,中国以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为主;对环境税费,美国以复垦保证金为主,中国以地方税费为主。②美国Peabody能源公司的煤炭资源在2009-2011年三年平均的一般税费、资源税费与环境税费的负担率分别为3.87%、12.87%和30.64%,而中国神华集团的负担率分别为5.1%、1.73%和3.18%。③中国矿产资源的税费制度存在结构性扭曲,一般税费负担过重,而对资源耗竭的跨代外部成本与环境负外部成本的补偿率偏低。应减少矿业企业的一般税费,并按照完全补偿两个外部成本的要求提高资源税费与环境税费。  相似文献   

16.
1990-2013年,榆林市生态绿地面积从291万hm~2增加到327.68万hm~2,全市土地利用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9.4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量矿产资源开发也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生态赤字从1990年的-0.864hm~2/人增加到2002年的-6.288hm~2/人,2013年更是迅速增加到-55.477hm~2/人。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削弱了绿地增加对生态环境系统的积极影响。榆林市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因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和主要一次能源煤炭的消耗量也不断提高。内蒙古盛产低硫分、低灰分、高热量的优质煤,煤炭贡献量连续数年稳居第一,为国家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伴随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低效率使用,大气污染问题日渐凸显,SO2导致的二次污染和烟尘污染尤为突出。而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治理大气污染不能简单地限制煤炭使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才是适应我国国情,破解当前大面积雾霾天气、缓解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湖泊保护和管理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经济重地,长江是我国唯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战略水源地,是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的最后防线。然而在自然演化宏观背景下,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环境效应。湖泊湿地生态环境被破坏问题严重,突出表现在生态调节和自我恢复功能大幅度降低,并已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后果,危及长江水系的生态平衡,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大量野外考察和调查基础上,针对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已经明确提出了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问题,对生态环境本身造成损害需要承担责任将成为中国法治时代又一个崭新的命题,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担责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理论根据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只有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理论基础,才能促进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有效构建与救济机制的健康运行,才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研究视角,探讨了生态文明观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理论基础之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扫清了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思想和认识障碍,而且回应了个别学者对环境损害责任成立的质疑,为环境损害责任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不仅如此,生态文明观还为环境损害责任的实施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法治保障,是生态文明观孕育了环境损害责任。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生态文明观之所以能够孕育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原因,是因为生态文明观与环境损害责任有诸多内在的共同性:生态文明观与环境损害责任之间同根同源,都起源于生态环境危机的时代背景,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共同的手段就是环境法治,最深层次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未来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应当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指导,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指南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20.
新疆城市化进程中生态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进行预警研究,目的是在城市化引起生态环境退化之前,以便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构建城市化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拓学评价模型,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新疆2010~2014年的生态质量评价指标进行预测,对新疆2005~2014年城市化生态质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4年,资源子系统经历改善-恶化-改善的过程,生态子系统先改善后恶化,环境子系统不断改善,总体上,城市化生态质量不断改善。因此,新疆城市化进程中,应当控制人口增长,节约水资源,保证充足的水资源量和生态用水量;节约居民和工矿用地,保护绿洲,提高森林覆盖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等,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处于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