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古生物化石是珍贵的地质遗迹,在研究地质发展史、古生物、古气候的演化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济宁市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分布面广、富集程度高,为山东省古生物化石主要分布区之一,区内共发现化石产地3处,化石点14个,本文介绍了区内古生物化石特别是寒武纪内三叶虫化石的分布及赋存特征,提出了古生物化石保护建议,对区内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的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评价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对河口生态管理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而鱼类优先保护次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是珍稀鱼类保护的基础。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借助专家咨询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由物种濒危系统、遗传价值系统和物种价值系统3个子系统及其指标集组成的鱼类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等级和标准。为克服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基于信息熵原理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在此基础上,引入理想点法进行鱼类优先保护多目标决策评价,进而建立了鱼类优先保护次序的评价模型,最后以建立的模型对漳卫新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计算方法简便,评价结果合理,在河口生态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是一种评价和改进政府工作的有效治理工具.为提高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的质量,提出了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理论的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方法.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与软环境建设几个主要评价方面构建了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的两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指标值的一致化、绝对量与相对量的台成、无量纲化等预处理方法.在多指标评价值的集成环节中,给出了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一级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对经典的拉开档次法加以改进,并将其运用到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中.为验证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理论的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以沈阳市政府工作绩效评价为研究背景,将该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运用本文提出的上述方法,凸显了被评价地区发展质量的差距与集群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从压力类、承压类和交流类三个方面出发,建立的海域承载力视角下海洋渔业空间布局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准则层、8个指标层和22个子指标层。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值,根据权重值的大小和各个指标在实际海洋渔业活动中的理想值,建立了海洋渔业空间布局优化指标评分标准,并结合专家意见制定了综合评价标准。运用此评价标准,对2006年-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渔业空间布局优化水平进行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50,53,60,63,65,67,64。最后运用综合评价方法验证了该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应用方向,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山东半岛地质环境现状和特点,构建了基于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共12项评价指标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指数方法,借助GIS空间分析及属性库链接相结合的方法对现阶段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将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区域做了分析说明,以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体资源是空间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景观资源、矿产资源叠加的重要地理空间,是支撑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地。因此,合理划定山体资源保护区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将山体资源概括为山体有别于平原的自然景观及所承载的人文景观的总称,基于区域连续性、内部同一性、概念一致性、公众认知性、区域稀缺性等原则,厘定了江苏1 154个山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此调查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山体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考虑,构建了由3个目标层、6个约束层和11项指标层组成的江苏山体资源保护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在MAP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将各区划因子按其权重进行空间代数叠加,将182个山体划分为山体资源自然保护红线区、214个山体划分为山体资源自然保护黄线区、293个山体划分为山体资源自然保护绿线区、464个山体划为山体资源适宜开发区。提出编制山体资源保护规划、科学评价山体资源保护价值、实现山体资源的动态监控等山体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遗址价值分析通过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衍生价值四个方面建立了我国大遗址价值评价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了影响因子判断矩阵,对准则层、措施层共计4项中间层因子、20项最底层因子进行了权重分析。分析得出不同的影响因素所占综合权重具有较明显差异。通过对我国大遗址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可以得出各类影响因素所占权重,并由此对大遗址规划提出原则性建议,并为以后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做出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指导和评估整治工作绩效。针对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特征,采用系统分析和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学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指标1项、准则层指标3项、评价层指标10项以及调查监测指标层15项,共4个层次。将建立的评价方法应用于2012年3~10月宁波市11条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的评价,获得城区河道综合整治效果评分值在48.4~91.4,评价结果可定量描述治理工程取得的环境效果,为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CDM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已成为开展和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最多的国家及年可核证减排量(CER)签发量最大的国家。但是这些CDM项目是否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较少研究文献涉及。为此,本研究开发了用于评价中国CDM项目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方法学即MATA-CDM-China,该方法学以多属性效用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变量层和要素层等四个层次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绝对效用函数对指标体系所包含的9个具体评价指标进行效用赋值,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和Delphi法获得的各指标权重值,加总各效用值最终计算出所评价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度。此外,以邯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为例,运用该方法执行可持续影响评价。最后指出该方法学存在的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诸城市旅游地学资源丰富,包括典型的地质剖面、恐龙等古生物化石、地貌景观等。本文详细介绍了诸城的地学旅游资源,并对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环境意识结构.设计了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调查问卷。其主要的指标体系包括:旅游环境知识水平、旅游环境态度、旅游环境评价和旅游环境行为四个方面。对指标体系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指标部分的每一题目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权重的确定.而且对各部分的每道题目的各个选项予以赋分。基于权重和赋分.结合调查问卷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指标体系各部分评价模型和环境意识总体评价模型。以此来计算草原旅游发展中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水平的综合得分。经过分析得知,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模式是“环境知识制约型”模式。  相似文献   

12.
山东寿光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寿光沿海湿地为例,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从湿地生态特征、整体功能特征及外部社会环境三方面选取23项评价指标,构建了寿光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价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单项指标、亚类指标和综合指标三个层次:然后进一步把评价指标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疾病4个等级,运用定量、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性描述等多种手法界定了等级划分标准,确定了各指标的等级隶一度,构造了隶属评判矩阵;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构造了权重向量;最后,运用加权平均型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寿光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逐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温地系统在最大隶属程度上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途径,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层次31个指标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所选定的指标体系。利用多目标二级决策法和变异系数法对一、二级指标确定权重,并运用TOPSIS法对中国各地2004年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进行了排序、评价。结果表明:各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普遍不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分析安家沟流域自然资源、景观资源、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家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从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代表性指标群中筛选出了28项具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评价方法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求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且说明安家沟流域适合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但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制约使得分值较低,因此旅游开发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从长江水域现状出发,提出一套能全面反映健康长江内涵的水域生态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依据。明确了健康长江的内涵,定义了健康要素,初步提出健康长江水域生态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对每个指标分别赋予权重,并确立健康状况评价标准。利用该指标体系以武汉江段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得出长江武汉江段的健康状况为亚健康。河流水质状况、河床和河岸稳定性及水文状况较好,但对水生生物尤其是珍稀水生生物的保护和对河岸带的管理工作要加强。  相似文献   

16.
构建科学可用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中亟待攻破的重大难题。现有研究可归纳为评价模型借鉴、考核指标选取和审计内容分析等三种视角,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忽视了审计查证事实在审计评价中的功能而遭遇应用瓶颈,制约这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的有效推进。鉴于此,基于审计法律制度及审计实践,提出审评统一的新视角,核心在于以审计发现问题为基础来构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每次审计的实际发现问题情况通过扣分进行审计评价,从而在主体依据和逻辑基础的维度上,推动指标体系构建,实现审计评价同审计查证事实的有机统一。以审评统一视角为理论观照,提出了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案,包括聚焦责任维度建立一级指标、凝练审计问题建立次级指标、依照权责特点设置权重分布、遵循审计实际确定扣分标准、根据归属关系进行评价实施、补充扣分加分计算综合得分、确定约束事项进行强制评价等。进一步,以省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评价为例,基于审计署实施的35个离任审计项目,遵循审评统一视角,构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贯彻落实、法律遵守、决策审批、目标完成、监督管理和资金项目6个一级评价指标,体制改革任务贯彻...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汽车产品生态设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根据我国汽车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指出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基础指标限值依据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提出了一种阶梯型无量纲化的汽车产品生态设计单项指标评价及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最后,说明了汽车产品生态设计评价结果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选取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武汉市、上海市、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PSR模型构建具有长江经济带特色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共31个指标;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权重求解,消除了指标间的影响,使各指标权重更加客观;最后构建基于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模型对3个城市2004~2015年的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3个城市2004~2015年间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安全状态不断好转。  相似文献   

19.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国低碳经济复杂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SREE复杂系统,该系统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4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括经济系统、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在内的低碳经济复杂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运用突变级数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需要,指标体系全部由定量指标构成,避免了人为确定定性指标权重的主观性。其次,运用突变级数评价方法对2005~2009年的中国低碳经济复杂系统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国低碳经济复杂系统按照波浪型曲线运行,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双重因素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复杂系统内部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了当前中国低碳经济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战略  相似文献   

20.
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加剧,我国矿区资源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迫切需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运用将引导矿区克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矿区生态化发展,实现区内文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阐述了矿区生态文明评价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矿产、土地的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矿业生产和矿区生活的节能减排、防治矿区地质灾害、保护矿区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促进矿区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等内容,并从研究重点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指标使用频率等角度,对现有矿区生态文明评价相关指标体系进行回顾与总结。基于指标选择的原则、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和指标体系的构成等三个关键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完善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可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