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安全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从"人"、"机"、"环境"的角度,定性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三者安全性的主要机理及其对整个人-机-环系统的安全影响,并同时分别建立了三者的安全性数学模型,最后以这些模型为依据,以济钢集团的一个生产车间的现场所测数据为基础,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生产现场的安全分析、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筑业是国发经济的支柱产业,亦是作业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行业之一,恶劣的作业环境、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以及随机潜在的不测因素,均构成对施工现场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无论是从工人施工作业的过程看,还是从安全事故的具体案例去分析,祸手不外乎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三个方面。值此,笔者结合行业实际,就如何有效消除人、机、环境系统缺陷,谋求安全产出最大化,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一、关于人的本质安全人是生产的第一要素,他既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又是安全管理的客体,要改善人、机、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3.
人们所从事的各种生产活动,总是在由人、机器设备、作业及环境条件等要素条件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体,即所谓的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的.在这一系统中,人是劳动的主体,是系统构成的主导因素.由于种种原因,人在作业中会产生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常有所谓"不注意安全"的行为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重大操作失误,从而导致人-机-环境系统发生故障或酿成重大事故.显然,"不注意现象"与事故预防关系密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将它列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为了有效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对这一现象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以便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万成略 《安全》2004,25(2):27-29
应急救援时的事故状态是个非常态.按事故致因理论的能量说,事故状态是能量的不受控制和约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不明确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很容易受到伤害.已发生多起救援人员受到伤害的事实,提醒人们注意救援人员的自身防护.在崇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最小的代价将事故的损害降到最小的程度,尽量不发生救援时的二次伤亡.救援人员的作业状态不同于任何其他正常状态下工作的人员,在人、机、环这个均衡系统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这个安全生产的最后屏障也就成为他们的重要生命线.  相似文献   

5.
所谓安全网络管理,就是对系统(即人-机-环境)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科学分析,利用网络技术反映系统安全管理的全貌,通过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使系统免受损害,实现安全生产。一、确定管理等级明确职责范围企业安全系统主要由人员、物质设备和环境三个要素组成。生产中造成事故的原因较多,从人、机、环境分析,如附表所示。  相似文献   

6.
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障煤炭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阐述了本质安全的内涵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特征,从"人、机、环境、管理"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高从业人员本质安全素质、提升系统装备和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程度和强化本质安全管理等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应采取的综合措施。明确指出将"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对指导煤炭企业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与意识是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教育和培训是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与意识的有效手段,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川煤达竹公司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系统理论出发,将煤矿生产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人、机、环境、管理四个系统要素着手,将3D仿真游戏应用于情景模拟培训,把从业人员培训分为情景式培训、互动式培训、视频式培训、手机短信培训和事故案例学习.提出人、机、环境系统协调的煤矿现代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员工素质,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是一项涉及人、机、环境与管理等诸多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社会等学科内容的复杂工作.近年来一些地方、行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状况,引起了人们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性问题的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性实际是指安全生产各相关主体的效能正常发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效力正常到位、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效应正常体现,最终使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得到正常的保障.从另一角度说,人们对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性问题的关注,实际上是对安全产工作失效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煤矿每一项生产工程都是在一定环境下人与机配合作业构成的,而每个人工作的好坏,快慢又与其整体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要使人能够安全而有效地工作,则需通过对人们进行工程技术训练和各种教育(包括思想意识、安全意识、职业道德、文化素质等)以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各种安全管理措施来达到.如果这"三项工作"做得不充分,则会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特殊,受大自然的因素影响较大,加上工作环节多、工序复杂、管理困难,安全工作很难把握.为此,认真研究煤矿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搞好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机械制造业中事故原因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社会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形势非常严峻.在机械制造业中,如何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这对安全生产,维护安全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机械制造过程中,人-机器-环境这一封闭的系统,每一个环节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了预防事故的方法和原则,对实际的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射药属于高危化学品,它的生产过程也就成了一个需要严格控制安全的系统过程。结合发射药生产系统的特点,根据2类危险源理论对发射药生产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逐项分类辨识.得出发射药生产过程是一个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物料)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的多重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射药生产系统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质安全型矿井是通过追求人、机和环境的安全、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管理无漏洞、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人员无"三违"、生产无事故的恒久性安全目标.神华集团公司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严抓落实为手段,以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四化"建设,即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自1999年以来,神华集团杜绝了3人以上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机电设备事故,6年累计产煤5.41亿t,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0.116.特别是2005年,生产原煤1.5亿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2,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总是在各种各样、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总的来说,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主要概括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三大类。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安全条件固然重要,但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人是主要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  相似文献   

14.
利用突变理论探讨事故致因模型,揭示事故致因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对构成的要素进行抽象化,将对众多复杂企业的不安全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人-机-环境-管理"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分析建立该系统的必要性,在突变理论的蝴蝶型与该系统结合性的基础上,探讨和建立安全决策和安全对策模型,将企业的安全生产危险程度分为理想的安全区域、危险区域、相对的安全区域。提出了危险程度和安全状况改进的数学模型,蝴蝶型突变理论能够揭示企业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世界蔓延,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在我们人类与病毒抗争的过程中,医学工作者利用中西医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取得积极的疗效。作为一名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由此引发思考,其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的身体一样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同样需要"中西医"疗法治疗"疾病",以维持整个安全生产系统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6.
一、安全系统的特点安全系统是由人、设备、工作环境以及为安全而设计且叠加于生产系统之上的安全设施,工艺过程、规程标准等的全集组成。一般安全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安全系统的稳定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机构的业务能力,生产工艺水平,设备运行状况,人员素质,安全规程标准,工作指令,环境干扰,安全教育,生产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等。这些因素使得系统分析和处理比较困难。 2. 描述安全系统的变量多为定性变量上述影响安全系统的因素大都是定性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是一项涉及人、机、环境与管理等诸多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社会等学科内容的复杂工作。近年来一些地方、行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状况,引起了人们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性问题的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性实际是指安全生产各相关主体的效能正常发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效力正常到位、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效应正常体现,最终使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得到正  相似文献   

18.
棉纺织企业存在大量的易燃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大,极易引发火灾事故,且火灾蔓延途径多、燃烧速度快,易造成严重后果。该文根据棉纺织企业生产的特点,从人—机—环境系统的角度,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棉纺织企业火灾的成因,有针对性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对提高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任何机器都是处在各种特定环境下由人来操纵的,因此,人、机、环境是相互关联而存在的。随着现代机器的日趋先进、精密和复杂,系统的安全需要不仅对环境条件提出了苛刻要求,而且对使用机器的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本文以寻求正确处理人、机、环境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关系,及提高其中每个要素的性能为途径,探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研究的方法。一、人-机-环境的关系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研究人-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原理一文的基础上,阐明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理论模型及实际模型,然后阐明了实现人、机及环境三者本质安全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