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毒原因及途径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常见的中毒原因如下:(一)冬季用煤球炉、炭盆取暖时,煤、炭燃烧不完全或烟囱堵塞、倒烟,而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时将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二)在工业生产中如锻冶、铸造、热处理车间生产用的可燃气体(煤气、水煤  相似文献   

2.
孙宝银 《安全》2003,24(2):15-15
1煤气中毒的概述 高炉煤气是高炉生产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含碳物的不完全燃烧,高炉煤气一般含有20%以上的一氧化碳、少量的氢和甲烷,发热值一般为2900KJ/m3—3800KJ/m3,其中一氧化碳(俗称煤气)是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气体,有剧毒。一氧化碳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一氧化碳在12.5mg/m3时对人可引起慢性中毒,在37.5mg/m3时人在4h—6h内中毒,在125mg/m3时人立即头痛、恶心,在150mg/m3时人在1h内中毒,12500mg/m3时立即死亡。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25日至5月1日为201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今年主题是"关爱农民工职业健康." 日前,卫生部针对宣传周编写了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内容涉及尘肺病、铅中毒、镉中毒、汞中毒、苯中毒、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农药中毒等职业病的预防办法、中毒症状、急救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周军 《安全与健康》2011,(13):34-35
2011年4月25日至5月1日为201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今年主题是"关爱农民工职业健康。"日前,卫生部针对宣传周编写了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内容涉及尘肺病、铅中毒、镉中毒、汞中毒、苯中毒、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农药中毒等职业病的预防办法、中毒症状、急救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00,(5):34-35
一氧化碳中毒1999年5月7日 ,四川沪州长江铸钢有限公司铸钢车间发生1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中毒22人 ,死亡5人。5月6日深夜至7日凌晨该厂砂型车间在浇铸大型工件时使用了“70”型砂 ,在高湿条件下 ,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弥漫至提升机坑道内(离地面3米 ,约50平方米)。上班后1名工人下坑道内清扫提升机 ,刚到底部立即晕倒 ,先后下去10人救助相继中毒 ,之后又有10人中毒。硫化氢中毒1999年5月1日 ,上海闵行区诸翟自来水管理站地面水厂 ,系乡镇企业 ,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 ,中毒8人 ,死亡3人。当…  相似文献   

6.
<正>当人体在有窒息性气体环境中工作时,容易使人体呼吸系统终止呼吸而造成伤亡事故。预防中毒窒息事故应根据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窒息性气体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常,预防中毒窒息事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防一氧化碳中毒1、冬天屋内生煤炉取暖必须使用烟囱,使"煤气"能够顺利派到室外。2、在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应经常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  相似文献   

7.
罗时 《劳动保护》2013,(2):92-93
今年以来,一些行业与企业连续发生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2012年5月7日,江苏省溧阳市志伟建材厂1名工人在检修炉窑时因煤气中毒窒息,另有2人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5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昌达天然气公司城市天然气管道管线对接过程中,1名施工人员中毒窒息,另有2名施工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8月2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5人死亡、1人失踪、54人受伤,据卫生部委派参与事故救援的北京朝阳医院郝凤桐主任医师介绍,这起事故绝大多数伤亡人员存在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上述血的教训向有关行业与企业警示: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造成群死群伤的无形杀手.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提高应对能力,是安技部门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长期燃烧液化气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有诱发心脏病的危险。 在燃烧液化气的室内空气中,平均一氧化碳浓度为18%,而经常在燃烧液化气的室内居住者的呼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可达10~30%。液化气燃烧时,如果室内氧气不足,液化气得不到充分燃烧,会导致较多的一氧化碳散入室内。由于吸入的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致使血液携氧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安化县乡镇矿山死亡事故严重,3月17日至4月2日的15天中,因事故共死亡11人。 3月17日,田心乡红家弓农民刘满足,挖煤时触电死亡。3月25日,鱼水多松山村农民龚靖芳到封闭的废巷道大便,窒息死亡。清塘乡久泽坪村的陈永中也在煤窑中窒息死亡。4月2日,柘漆乡青中村14户农民办的石灰窑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当天下午,窑内点火以后,刘铁桥和刘德岩二人下到深20多米的窑下去平整料层。由于窑底烈火燃烧,大量一氧化碳气体涌向窑口,他俩被熏倒在窑内。见此情景,窑上的十多人心急如焚,在毫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纷纷下窑救人,结果是下去一个就倒下一…  相似文献   

10.
田兵  陈明毅  刘家豪  丁超  汪箭 《火灾科学》2015,24(3):136-141
热释放速率是描述火灾现象的重要参数,可以表征火灾发展的强烈程度。利用大尺寸的热释放速率实验测量平台开展细水雾对不同种类油池火灭火效率的实验研究,同时分析细水雾对燃烧产物一氧化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释放速率曲线能直接反映出细水雾对火源的作用,细水雾作用下三种燃料的热释放速率均被有效抑制,且细水雾的流量越大,对油池火的灭火效果越好。燃烧产物一氧化碳在施加细水雾时出现陡增,表明细水雾隔绝氧气,造成不完全燃烧或者燃烧熄灭。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碳(C0)是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鉴别的气体。一氧化碳主要由含碳化合物燃烧不完全所产生。它能均匀散布于空气中,微溶于水,一般化学性不活泼,但浓度在13~75%时能引起爆炸。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多数属于工业炉、内燃机等设备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也有来自煤气设备的渗漏。  相似文献   

12.
<正>这些行业企业易发职业中毒在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企业及电子、皮革、玩具、工艺品、家具制造等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职业中毒事故易发。如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电子制造企业,对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较高,当车间通风不畅、有毒有害物质聚积时,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构成危害,引发职业中毒。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窒息。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作业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过程中,水泥厂煤粉制备、原料煅烧等工艺环节会产生大量烟尘、粉尘。同时,由于碳的不完全燃烧还会生成少量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原料磨、收尘器、煤粉库以及窑尾、窑头等密闭空间内积聚,检修过程中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4.
棉花阴燃和明火燃烧特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锥形量热仪,选取不同辐射强度,分别在使用和不使用点火器条件下,对棉花进行了热辐射引燃实验,发现在热辐射强度大于6kW/m2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时棉花发生明火燃烧,不使用点火器时棉花发生阴燃燃烧。实验分别测得了在两种燃烧形式下的引燃时间、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一氧化碳生成率,结果表明:无论是发生阴燃还是明火燃烧,引燃时间均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引燃时间平方根的倒数与辐射强度成线性关系;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的峰值和平均值均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同一辐射强度下,明火燃烧的峰值和均值均比阴燃燃烧时的大;明火燃烧的一氧化碳平均生成率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阴燃燃烧的一氧化碳平均生成率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碳中毒案例 1988年10月23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化肥厂新造气车间办公室里,16名民工因一氧化碳中毒全部身亡.此前,延吉市化肥厂与江苏省江都县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五处签订协议,将该厂两台老造气炉拆迁安装.13日,16名男工被安排在该厂新造气车间办公室里住宿,办公室安装了自制的取暖器.该厂仅有的两台锅炉共用一个分汽缸,将蒸汽分配给各用户,供生产和取暖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严琳 《安全》2007,28(1):63-64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气体.一氧化碳吸入体内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排挤氧气,造成身体缺氧,影响各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江西籍驾驶员陈某因违章驾驶三轮港田车,被执勤交警查扣,予以批评教育后放行。不料,一转身,陈某竟将民警的忠告当作耳边风,依旧我行我素,最终被依法严处。2月2日下午15时许,石狮市交警永宁中队民警上路巡逻至石永线沙美头村路段时发现,一辆车牌号为"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部分城镇职工及居民都用上了煤气灶。煤气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火头越小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越多。人们长期吸入这种有害气体,就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氧气须依靠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才能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大100-300倍,因此,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就会严重影响氧气的运输,使人体处于缺氧状态。由于缺氧,心脏需要加倍工作,以增加血流量来弥补供给氧的不足。这样,不仅会导致心脏病变,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家用煤气灶产生的一氧化碳一般情况下,浓度还不致使人急性中毒。但…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碳是剧毒性气体之一。它对人体健康危害甚大,严重者可窒息致死。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在冶金厂矿是屡见不鲜的。为了警戒一氧化碳的危险浓度,必须有灵敏、快速、准确和轻便的监测仪器。目前我国冶金厂矿对一氧化碳主要是采用检气管法、比色法、红外线法及气相色谱法等来测定。这些方法都不能显示出瞬间浓度,当达到危险浓度时更无法报警。我们研制的携带式一氧化碳警报器操作简单,灵敏快速,安全可靠,连续自动,携带方便,能随时反映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一旦达到危险浓度就及时发出警报信号。  相似文献   

20.
常冰 《安防科技》2008,(8):44-45
火灾发生时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氢化氰等有害物,对人员具有极大的威胁性.据统计,建筑火灾死亡总人数中,被烟熏死者达60%左右,特别是现代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使用各种有机材料,因其燃烧产生的烟更多且毒性更大,致死的比例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