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2年5月20日晚21时16分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发生3.6级塌陷地震。山东地震部门派出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后确认,地震为峄城区底阁镇境内5个石膏矿采空区塌陷所致。 地震使原来平坦无际的麦田“七零八落”,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陷落区,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10 a来榆林地区塌陷地震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认为该类地震的发生与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将塌陷地震作为人为地震来研究,从社会层面剖析其发生原因,选取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方面的34个指标与评价目标地震发生年频次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检验与预测,得出以下结论:(1)榆林地区的塌陷地震均为采空区塌陷地震,属于人为发生地震,与构造地震无关,此类地震的发生特点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先塌后震,震而复塌"。(2)榆林地区的采空区塌陷地震具有"频发性、连发性、季发性"的特征,主要分布于榆阳区煤矿区和神府煤矿区,其中神府煤矿区发生尤为频繁。(3)预测模型得出最佳拟合的10个自变量,模型检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直击现场: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中在县城附近,地理位置为北纬33.2度、东经96.6度处,震源深度14公里。截至4月20日下午17时,地震已造成2064人遇难,175人失踪,12135人受伤,其中重伤1434人。另外,地震造成大量居民房屋倒塌,有10多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有些村落超过99%的房屋倒塌。  相似文献   

4.
陕西榆林地区北部塌陷地震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陕西榆林地区北部所发生的几次典型塌陷地震的宏观情况,并利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所记录的50次塌陷地震的地震波资料,从波形及时间、空间分布上初步分析了陕西榆林地区塌陷地震发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 地表局部陷落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1972年以来,山东菏泽地区多次发生。它虽不是一种地震现象,但也会造成地表、房屋的局部破坏。所以,研究地表陷落发生的原因,了解与因喷沙冒水或地壳变形造成的地表陷落的区别,是地震宏观异常调查中常常遇到的问题。野外调查结果 1972年以来,山东省菏泽地区的东明县、菏泽县境内,先后发生六次地表陷落。造成  相似文献   

6.
<正> 一次大地震发生后,现埸地震工作中一个首要的上作是及时进行地震烈度调查。地震宏观烈度调查中,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地震发生后现场状况及人的感觉信息等都随时间的推迟而迅速改变和消失。然而由于地震波及面大,地震工作者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查到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地震影响情况。因此,各国在进行地震烈度调查时,作为重破坏区现场调查的一种补充手段,往往向震区外围及时发出各种地震报告的征询意见表。我国现代发生的地震也往往采用这种手段,但迄今为止,国内尚无一份统一的和完  相似文献   

7.
2022 年 9 月 5 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了 6.8 级地震,对泸定、石棉、汉源等地区的农村建筑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分析农村建筑的震害,对评估烈度为Ⅵ~Ⅸ度区域 12 个乡镇 35 个地点的农村建筑进行了现场调查,总结了砖砌体结构、木结构、石结构和生土结构的典型震害特征,并对 4 种结构的震害等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砖砌体结构房屋的严重破坏及倒塌占比为 4.2% 和 3.3%,且与构造措施有很大关系,未经正规设计且缺乏构造措施的砌体结构出现屋面破坏、局部甚至整体倒塌,但设有构造措施的砌体结构房屋保存较好;木结构建筑整体受损较轻,但由于本次泸定地震的竖向作用强烈,木屋盖破坏较为严重;石砌体结构和生土结构房屋,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的比例较高,严重破坏占比分别为 7.2% 和 5.1%,倒塌占比分别为 10% 和 7%,破坏最为严重。山体滑坡、落石等次生灾害对建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是此次泸定地震的特征之一。针对此次泸定地震的破坏特征,建议农村建筑落实抗震措施,引入适用的新工艺;灾后恢复过程中,以房屋震损程度评估为基础,重建与加固相结合;同时,建议注重农村规划、选址的研究,降低地震次生灾害破坏;应当进行抗震科普宣传,加强农村工匠培训。  相似文献   

8.
日本新潟县中越大地震震害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县中越地区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死亡40人,受伤4500余人,10万余人无家可归;房屋损坏近14万栋,财产损失约3万亿日元。作者随日本建筑学会地震考察队到该次地震现场进行了考察,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概况,地震活动性、地震烈度分布及地震波的特征,震害及分析,经济损失,最后给出了这次地震的震害经验和教训。内容可供建筑抗震设计和今后有关规范的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06,(2)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省九江县、瑞昌市之间发生5.7级地震,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1.8万间房屋倒塌。地震和日常所见的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99%以上的地震是微小地震,人们不容易感觉到。但强烈的突发性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家调查发现,13名遇难者中,直接被倒塌房屋压死的很少,绝大多数是地震发生时跑出房屋,被掉落的女儿墙、屋瓦、砖块等砸死。死因暴露出当地居民避震知识缺乏,房屋抗震性能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强烈地震中,大量的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损伤、破坏甚至倒塌,严重威胁着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对汶川地震中一栋典型的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房屋现场震害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其非线性地震反应行为和损伤演化过程,探讨了底部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表明:采用精细化有限元建模方法可以比较可靠地模拟结构地震损伤破坏过程。由于填充墙的约束效应,框架柱的实际计算高度减小而成为短柱,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在开窗部位发生脆性剪切破坏,是该结构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抗震设计时宜考虑框架与填充墙的相互作用效应,避免形成短柱破坏。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后砌体结构房屋震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根据四川省什邡市5幢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的现场检测记录,以案例形式比较了房屋不同的结构形式、墙体布局、层间刚度比、构造柱设置、悬挑阳台、变形缝和选址等概念设计因素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结构发生各种损坏的原因,并对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 《防灾博览》2013,(4):6-9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距岷县约15千米,距漳县约45千米,距定西市约120千米,距兰州市约170千米。此次地震极灾区烈度为Ⅷ度,地震引发了滑坡、崩塌、液化、滚石和塌陷等次生灾害。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截至24日13时,本次地震已造成95人遇难,因灾受伤1366人,震中区房屋倒塌严重。地震共造成定西、陇南、天水、白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常熟—太仓地震的基本情况 1990年2月10日01时57分,在我省常熟市与太仓县交界地区发生一次5.1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密布、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距震中80公里距离上分布着上海、苏州、无锡、南通等多座大中型对外开放城市和上海、南通两个对外开放港口。地震使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南通、无锡、嘉兴、宁波等城市受到波及。江苏省常熟市、太仓县、昆山市和吴县境内的10万间房屋不  相似文献   

14.
《民防苑》2003,(4)
今年2月24日,我国新疆的伽师巴楚地区发生6.8级地震,波及12个县市,造成死亡226人,伤2050余人,房屋倒塌10077间、教室900余间,牲畜死亡11447头。此后几个月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小地震接连不断,仅我国台湾省就发生了6月9日宜兰苏澳间5.8级地震、6月10日花莲以东海域6级地震等多起。也许有人会发现,虽然有几起地震的震级很  相似文献   

15.
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现场通信网络设施往往遭到破坏,因此快速建立有效且覆盖面大的应急通信网络,及时传递灾情信息,对现场组织救灾及指挥调度等救援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无线网络具有组网简单快速、成本低等技术特点,适合作为现场应急通信的网络平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地震现场应急通信方法,在灾区现场迅速组建无线局域网,从而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整个系统组网快捷、健壮性好,并且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将各局域网组成灾区广域网并进一步接入互联网,该方法能满足地震现场应急通信信息传输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市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地震造成3人死亡,32人受伤,1.3万间房屋受损,周边多个市县震感强烈.该地震是继漾濞县2017年5.1级地震后发生的又一次中强地震.根据强震台网测定,最大强震记录的台站为漾濞台,距震中10千米,三个方向的地...  相似文献   

17.
《防灾博览》2016,(2):10-11
正1966年3月8-22日,我国河北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3月22日16时19分发生在宁晋县东南的7.2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烈度更是达到了X度。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的被统称为邢台地震的地震群中,受灾面积共达2.3万平方千米。邢台、石家庄等6个专区、60个县、市毁坏房屋500余万间,8064人丧生,3.8万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地震发生后,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毛主席,  相似文献   

18.
正灾害性地震本身就很可怕,更不用说紧随其后的次生灾害了。对发生在海洋里的地震来说,其次生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就是海啸。日本地震发生后,很多人都通过视频见识了海啸的真面目。海啸远不如地震那么"轰轰烈烈",只是悠悠地往前推进,一路上,船只、车辆还有一些房屋就都"打了水漂"。有时候,海啸造成的损失甚至会高于地震本身。所以在海啸预警发布后,处于区域内的人就应该及时躲避,可以做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22日09时10分22.6秒,云南盐津发生5.1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2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15.3万人受灾,5万人紧急转移。房屋倒塌1400余间,房屋受损7000余间;部分通讯线路中断,铁路、公路多处受损,部分公路塌方;灾害涉及盐津县、大关县的13个乡镇。  相似文献   

20.
地震现场应急救援的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张毓丰  邓民宪 《灾害学》2005,20(4):111-115
当地震发生时,保证现场救援各部门、单位与救援指挥部的通信联络,对及时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现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分布特点、地震救援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对通信保障的需求,在分析各种无线通信装备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卫星、无线网桥、超短波多层混合组网的立体结构模型,设计了地震现场的通信保障方案.依据电磁传播理论,计算出无线通信设备现场架设的基本参数,并给出了设备选型的主要技术指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