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洋石油工业的溢油事故 ,不论是欧洲北海还是美洲墨西哥湾每年都有。例如英国北海从1977年至1988年11年间发生的溢油事故达500次以上 ,总溢油量约为5600t。南海东部地区海域自1990年底进入开发生产以来也发生多次溢油 ,仅1997年达10次 ,溢油量约4.4t。1996年曾发生过由于拖网渔船拉断海底管线 ,导致约1000t溢油的大型事故。从溢油的引发原因一分 ,大约可分为一般操作失误、设备的小故障、较大的设备故障及重大的事故引发等几种。从海洋石油工业统计来看 ,储油设施及管线损坏的溢油事故占居溢油量…  相似文献   

2.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4年至1983年美国海军(包括国外基地和游弋在世界各海域的舰艇)大约发生7000多次规模不等的溢油事故,小规模溢油事故几乎天天都有。而溢油量小于100加仑的事故占总事故次数的80%。所溢油种主要为机用柴油和动力燃油。事故原因多为操作失误和油阀失灵等,较大的事故平均每年发生一次至二次。最大的溢油事故发生于1982年,发生在佛罗里达州某海军机场,泄漏飞机燃油495000加仑。  相似文献   

3.
前言 自从日本1965年在宝兰港发生亨贝尔特号溢油事故以来,接着发生迪基萨达号(1967年,在纪伊航道)、朱利亚娜号(1971年,在新海洋面)、水岛(1774年,在水岛港)等大规模溢油事故,大约每隔2~4年就发生一次。1975年以后幸好还没有大规模溢油事故发生。正因为如此,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对海上溢油问题关心程度似乎什些淡薄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域内船舶溢油发生次数概率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我国海域内船舶溢油历史纪录 ,利用概率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溢油量等级溢油事故发生次数的概率特点。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溢油量等级溢油事件在概率分布上的差异明显 ,且与定性分析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这将有助于溢油事件发生特征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 ,2 0 0 1年 3月 4日 ,巴西桑托斯港发生了一起油箱破裂造成燃料油泄漏到海里的事故。桑托斯港是巴西主要的港口之一。这里停靠有 6个装有 10万升燃料油的油箱。油箱是用来给轮船加油的 ,目前未见有关溢油量和事故原因的报道。事故发生后 ,对这些油负有责任的巴西石油大公司“彼得罗布拉斯”以及拥有油箱的巴西公司“圣米格尔”立即在其港口周围的海面上布设围油栏 ,以阻拦油污扩散。彼得罗布拉斯石油公司 2 0 0 0年因发生几次溢油事故而受到罚款。 2 0 0 1年 2月 ,该公司又因输油管泄漏被罚款 ,2月发生的事故使 12 0 0升柴油污染了巴…  相似文献   

6.
评价溢油处理体系,主要看其方案是否恰当和能否付诸实施,并且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作保证。 美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国早在70年代就逐步完善了统一在有关法规下的溢油处理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的抗溢油处理体系。加拿大的海洋溢油处理机构 加拿大的溢油应急计划由加拿大环境保护部及环境控制处制定。加拿大环保部应急指挥部成立于1970年,于1979年演变为海洋渔业部及环境部。环境应急部就北海溢油事故,请有关专家制定了北海溢油应急计划(AMOP),它包括:(1)溢油回收和容器系统,(2)分散油装置及战略系统;(3)燃烧、焚化系统;(4)遥控装置;(5)沿岸清除计划;(6)溢油去向,迁移及溢油的物理、化学影响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7.
1988年全球5,000桶(约700吨)以上的溢油事故较之上年略有增加,但仍然低于70年代所纪录的数字。 由国际油轮船东协会(ITOPF)公布的数字表明,去年共发生了11起溢油事故,1987年发生了10起,1979年发生了36起,为目前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11日,国家海洋局组织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原因调查的结论: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中国")在蓬莱19-3油田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总体开发方案,制度和管理存在缺失,出现明显的事故征兆后,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了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在6月4日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发生事故后的100多天里,油一直在漏,康菲中国一直在拖,调查一直在进行,污染也一直在扩大.为向渤海湾蓬莱19-3溢油事故的责任方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向社会公开召集律师团队,截至8月底,已有49家法律服务机构报名.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连新港油罐区重大溢油事故的发生,港口溢油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海洋灾害对港口环境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有目共睹,计算溢油风险概率是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和确定溢油事故等级的前提。本文介绍了直接计算法和故障树分析法两种溢油风险概率计算方法,通过对油罐区溢油事故资料的分析,建立事故诱因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故障树理论,建立故障树模型。以大连新港为例,根据底事件发生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概率,通过分析计算油罐区每年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概率为0.044,大约23a发生一次。  相似文献   

10.
1971年发生的重大溢油事故,促使日本于1973年和1976年对防止海上污染灾害法进行了两次修订。要求船主和石油行业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围油栏,吸油材料,消油剂和其它设施,以减小溢油选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履行《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公约)的要求,对白马港造船业溢油事故概率及不同规模溢油量发生概率定量计算分析,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白马港海域发生溢油事故的概率基础值,并针对白马港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履行《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公约)的要求,对福州港溢油事故概率及不同规模溢油量发生概率定量计算分析,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福州港发生溢油事故的概率基础值,并针对福州港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西非象牙海岸在近10年内曾发生5次溢油事故,所有事故都在设在首都阿必附近的炼油厂有关。阿必港每年有2000多艘船舶进出,在港口附近水域发现少量油膜,附近海滩上也有焦油球出现,本文简要介绍象牙海岸溢油应急计划的基本情况。文中对溢油敏感区 初步评估,并倡议建立中非和中非国家的地区性溢油应急计划。  相似文献   

14.
美国每年大约有2000次溢油事故发生在内陆水域,影响显著,近年来,美国石油学会设立了一些课题专门研究内陆水域发生的溢油事故。收获之一就是根据所得成果编写了一本内陆水域溢油应急手册。手册的重点在于确定能减轻不利于生态环境影响和溢油造铖的影响的技术措施。该书有助于决策者评估各种应急方法对减轻溢油影响和加环境恢复的有效性。手册中还提供了一套表示4个油种,20多种应急技术和10种内陆水域之间的关系的矩阵。  相似文献   

15.
李挚萍 《环境》2012,(6):18-20
2011年6月,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公司)蓬莱19-3油田发生渗漏,事故对河北、山东、辽宁等省渔民养殖业、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环境等造成重大损害.事故发生后,求偿问题拉开序幕,其中海洋生态索赔尤为引人注目. 事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虽然发布公告,声称要向溢油事故负责方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并通过公开选拔选定四家律师事务所作为此次事故的法律服务机构,与其签订了委托协议.但是截至到现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并未向任何一家法院提起生态索赔的诉讼,而行政索赔却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迅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屡有发生。针对我国现行管理体制设计上的弊端,提出了在构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实践中,必须着力健全完善溢油事故宏观防控、溢油问题科技保障、溢油风险预测评估、溢油危机应急处置4个方面工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溢油预报微机系统针对渤海冰区。文中叙述了系统的结构,冰区溢油模拟方法及输入/输出的形式。除了溢油的时间、地点、溢油量等数据,用户还需输入风场条件和冰场初始条件。该具有特征;模拟瞬时或连续溢油源、动态图形输出显示油膜的分布及质心轨迹,界面友好、易于 、运算快速且有效、该系统可用于同事故发生时进行清除决策并对于可能溢油情形进行环境监评价。  相似文献   

18.
张欣  施欣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6):164-168
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估是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受到溢油量、事故发生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多属性分类问题.利用熵值法、关联度法和BP神经网络法3种目前常用的事故等级评估方法,对上海港1984─2003年发生的12起船舶溢油事故进行了危害等级判定,以期探索溢油事故等级合理量化评估技术方法.对比了3种方法在结果一致性、误差精度上的优劣性及实际适用性.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和关联度法适用性较好,熵值法必须结合专家打分才能得到较好的判定结果;同时BP神经网络法的评估结果一致性比率较高,误差率较低,但存在建模成本高和对噪声较敏感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消息动态     
1987年是国际油轮船主联合会(ITO-PF)防油污技术专家最繁忙的一年。本年度共计发生21起油轮事故,比历史上最多事故的1983年还多6起。但令人惊奇的是,1987年2月份ITOPE曾报导,这段时间是本联合会成立以来最平静的时期。据ITOPF声称1987年防油污专家繁忙并不是由于大型溢油事故次数增加,实际上大于50O0桶的溢油事故仍然很少发生。从1980年以来,每年约为7起,而1974—1979年则高达每年26起。  相似文献   

20.
1977年召开的第七届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议定船舶溢油量超过100吨的为重大事故,并从该年开始对重大溢油事故进行统计。统计材料列入历届环保会“海洋污染事故调查”议程。 事故情报的来源,主要有各国政府向国际海事组织递交的事故报告,英国劳氏船级社上报的海难报告,美国溢油消息周报等。海事组织汇编的材料,虽难免有所遗漏。但全球绝大部分的重大溢油事故皆包括在该材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