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何避免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流于形式企业通过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能够更好地梳理、归纳、分析之前工作中的"不足"与"亮点",从而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但在实践中,部分企业仅仅将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作为简单罗列事项、数据的"流水账",并在总结后"束之高阁",致使安全生产工作总结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月"活动是企业集中宣传安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的良好契机。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没有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仅仅将其当作一场"运动",致使活动脱离企业实际情况,无法充分发挥应有作用。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找准"安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月"活动是企业集中宣传安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的良好契机。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没有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仅仅将其当作一场"运动",致使活动脱离企业实际情况,无法充分发挥应有作用。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使其切实发挥集中宣传安全知识、解决  相似文献   

4.
王秋建  周军  王海燕 《安全》2006,27(5):37-39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关注气瓶安全管理的"八个环节"(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经销、使用和检验),而对气瓶的终结环节("报废--改装--还魂"环节)却关心很少.并且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报废气瓶的"改装"是合理的,是允许的,因为这是"废旧利新","节约材料",不让气瓶的生命"死亡".可就在这些大多数人眼里的合理行为"改装",不让报废气瓶生命周期结束的环节上,却因为其"还魂"所导致的爆炸事故却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了"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安全培训中的"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的念一念"案例",对于事故的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那么,企业在各类安全培训中,应如何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在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职工安全知识培训班上,有位采掘工人以一种满不在乎的语气对身边工友说:"安全培训真是麻烦,耽误了好多时间.如果不是因为培训课缺勤要受罚,和安全考试不过关就不准下井干活的话,我才懒得过来参加培训哩."这番话引起了笔者的沉思,很想问问这位职工:"仅仅是因为这样你才愿意接受培训的吗?学好安全知识又到底是为了谁?"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都在通过安全培训来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但在实践中,有时因为培训内容与被培训者的需求不符,或者需要培训的人得不到培训、而不太需要培训的人却经常接受培训等种种原因,导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确定谁应该接受安全培训,以及应该接受什么方面的安全培训,从而保证"正确的人参加正确的培训",使有限的安全培训"资源"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员工整体安全素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在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了"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安全培训中的"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的念一念"案例",对于事故的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那么,企业在各类安全培训中,应如何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希望大家积极讨论。(截稿日期:2016年1月25日)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在各类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让"教条主义"出局。图为某企业事故案例分析讲座。(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企业为了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通常会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却存在"教条主义"的问题,对于"事故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地念一念"案例",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因此,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在各类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生产实践中,有些安全管理人员因为碍于情面等原因,以及本着给违章人员主动纠错的"善心",往往做不到铁律、铁面、铁腕,不愿动真格,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下不为例"。这样的"老好人",表面上看是对职工的关爱,但笔者认为,这实则是对生命的漠视、是对违章行为的放纵、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不负责任,这种"下不为例"的不良风气一旦形成会害人害己。对待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下不为例"的做法,将会带来"4种伤害"。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信息安全水平被排在等级最低的"第四类",与某些非洲落后国家为伍,我们的邻居兼IT产业对手印度排在第三类.国外最新研制出的计算机"接收还原设备",可以在数百米、甚至数公里的距离内接收任何一台未采取保护措施的计算机屏幕信息.或许,下一轮计算机的换代将不是因为速度,而是因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石油和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往往着重强调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但笔者认为,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不仅需要强化"安全意识",而且应该强化"危险意识".  相似文献   

13.
科技博览     
《现代职业安全》2014,(11):110-111
<正>绵阳供电科技化解安全督察难题长期以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开展现场安全监督工作都存在因为道路不熟悉而走错路、走绕路,造成安全督察到场不及时或是作业现场缺乏有效监督的问题。如何化解这一"老大难"问题?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借助成熟的导航"K码"(一种以文本信息表示位置的编码)定位科技手段,有效化解了这一工作难题。公司所辖单位每周均在按时上报"施工任务",而导航仪、手机导航又都为大众所接受。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从而促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里引用的一条俗语:"瓦罐不离井上破",意思是说,因为瓦罐一直用来从井里打水,所以其破碎总是离不开井.引申意义为:经常、重复地做某件看上去没有多大危险却需要小心谨慎才能保证安全的事情,终究还是因为疏忽而酿成毁灭性事故.  相似文献   

15.
<正>自从2002年11月《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后,生产安全的重要性更显突出,但近年来的各种重大、特大事故却频频见报……。安全管理工作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传话筒"、"办办证"或"走走看看",那样的管理方式无疑为企业的生产安全埋下一颗"安全地雷"!化工厂主要存在有毒性、易燃易爆、高温高  相似文献   

16.
安保工作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资产保护"工作,因为人的安全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安全,其核心是"预防",也就是说重在计划。基于"资产保护"概念确立的组织安保方案系统而科学,能覆盖所识别风险的各个方面;方案措施积极主动,突出预防。同时,安保工作要赢得管理层理解和支持,从而获得资源以便顺利执行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认识+体验     
<正>对于企业来说,想要让员工自觉正确地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避免将其视为"负担",从而使劳动防护用品真正发挥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纠正偏见、系统学习、模拟体验3方面入手。第一,纠正员工对劳护用品的偏见。有些员工认为,不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仅仅局限于表面上、个体上、短时间的层面,从实质上、群体上、  相似文献   

18.
6月19日,一辆旅行车在福建泰宁金湖西路违章停车,经执勤民警教育后无处罚就放行了,驾驶员连连向民警挥手致意。这是在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泰宁大金湖发生的一个和谐画面。而这仅仅是泰宁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推出"五变"便民措施后,出现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场面。"五变"便民措施内容包括:"罚"变"提",对轻微  相似文献   

19.
手是人体的"外交工具",每天满世界摸,导致不计其数的细菌附着其上。于是,一批批以"抗菌"为噱头的洗手用品应运而生,因为专门添加了"三氯生"(Triclosan)、"三氯卡班"(Triclocarban)等消毒抗菌成分,而凌驾于普通皂之上。然而,这些抗菌成分的作用却遭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质疑,"三氯生"、"三氯卡班"究竟是何方神圣?  相似文献   

20.
据报载:一位在一线工作四、五年的同志,最近意外地发现安全帽内的"使用说明",并为自己发现的"小秘密"沾沾自喜.因为"这个意外发现",让他"终于"认识到了"正确佩戴安全帽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以往佩戴、保养安全帽的很多做法是不对的."看到这则带有"褒义"的消息,笔者不禁大为惊诧和质疑:为什么要为"过错"唱颂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