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小知识     
《环境教育》2008,(4):83-83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碳汇”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2.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法律调整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决定对于其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也不能做出确切的预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结和生效为各国一致行动提供了国际法上的依据。应当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制定实施有效的政策法律措施,同时施加我国的大国影响,推动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解决进程。  相似文献   

3.
海洋环境保护是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社会的合作是构建海洋环境保护国际法制的有效路径。本研究梳理了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历史演变,分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意义,从陆地来源、船舶、倾倒、远洋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造成海上污染的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海洋环境污染与国际法保护问题,最后总结了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中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又称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迄今为止,已有6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确定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控制进口以CFC-12为空调制冷工质的汽车及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有关事项”的公告(环发犤2001犦207号),全文如下:为履行保护臭氧层的国际义务,执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根据《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修订稿)》(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和《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从2002年1月1日起,中国所有新生产的汽车将停止装配以CFC-12为制冷工质的空调器…  相似文献   

6.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2,(1):4-5
国际动态德班大会取得重要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近日在南非德班举行,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议"。决议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主要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  相似文献   

7.
前沿动态     
<正>国际动态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令人失望备受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近日在哥本哈根落下帷幕。这是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8.
常纪文 《环境教育》2009,(11):21-23
一、温室气体排放税费出台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2009年12月将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这次会议上,世界各国的首脑将对后《京都议定书》阶段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的权利和义务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哥本哈根议定书》。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的权利和义务涉及各国的工业和农业。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08,(4):12-14
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行时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相似文献   

10.
正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对气候变化的定义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通俗而言,气候变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动。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九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部长级会议11月19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在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主张和立场,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基金的出资承诺,称这是本次气候大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近100年来,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气温持续增高,这不但引起了全球生态失衡,而且将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60多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公约》缔约国第3次大会上,制定了限制发达国家排放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在京都议定书中建立的一个国际合作机制,通过该机制工业化国家政府以及商业组织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友好项目/技术的投资,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所合作的CDM项目产生的温室…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16,(Z1):18-19
一、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巴黎气候协定》2015年12月12日,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代表在法国巴黎达成了历史性协议即《巴黎气候协定》,确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提出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协定是继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之后,  相似文献   

14.
前沿动态     
<正>国际动态联合国首次气候谈判将在波恩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近日在德国波恩宣布,2010年联合国首次气候变化谈判将于4月在德国波恩举行。迄今已有109个国家就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发表的《哥本哈根协议》向《联合  相似文献   

15.
<正>为积极推进国际气候系列公约的有效落实,中国以合作共赢推进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保障可持续发展,以绿色能源体系赋能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引发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世界关注的中心聚焦全球气候变化。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历经了艰难的谈判之路[1]。《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等系列文件,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无论是中国、欧洲的洪灾,美国高达50℃的热浪,还是南美连续两年的干旱,都在向人类发出警示。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8,(9):5-5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国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  相似文献   

17.
题记:新疆商业运输公司跑广州运瓜果的司机说,有东风车用空调呵护,开起车来轻松、舒适、不疲劳,更重要的是高速行驶不再开窗,让人有了安全感。背景:臭氧层被破坏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9年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于1991年6月加入了《议定书》的伦敦修正案.对国际社会承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空,有一层脆弱的遮盖物保护着地球生存环境不受太阳紫外线的袭击,这就是臭氧层。然而,本世纪以来,臭氧层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逐渐耗损,甚至在南极和北极出现了臭氧空洞。面对日益严重的臭氧层耗损,国际社会于1985年制定了《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1987年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年、1992年、1995和1997年又对《议定书》作了4次重大修正,形成了较为完善而严格的国际臭氧层保护法律体制。很多国家也相继建立起本国的臭氧层保护法律体系。中国分别于1989年和1991…  相似文献   

19.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2,(10):70-71
国际资讯新一轮气候变化谈判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今年年底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会议召开前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代表近日在曼谷进行新一轮谈判,努力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系列问题上取得突破。与会各国的代表分为3个工作组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20.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2,(5):70-71
国际资讯九机构提出承建气候技术中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近日表示,为承建气候技术中心而正式提交建议书的9家机构具有很强的多样性,既有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还有商业和公民社会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去年年初呼吁各国就承建气候技术中心提出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