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研国内外原油中硫醇硫含量检测相关标准和方法,参照环球油品公司标准UOP 163—05《电位滴定法测定液态烃中的硫化氢和硫醇硫》中关于原油及高沸点产品硫醇硫的检测方法,对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中硫醇硫含量进行了条件优化实验。确定实验条件为:用经过氮气吹扫的甲苯作为溶剂;实验过程采取氮气保护措施;实验应在10min内完成。结果表明: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硫醇硫可行,但不适用于稠油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车89井区高含硫的问题,分别对硫化氢成因、转化机理及除硫方式进行研究,开展了化学除硫工艺技术、负压闪蒸除硫工艺技术以及催化曝气除硫工艺技术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负压闪蒸除硫工艺、催化曝气除硫工艺及化学除硫工艺(HCS-4除硫剂加药浓度约1×104 mg/L、作用80s)处理后,可将车89井区原油中硫化氢浓度降至安全阈限值15mg/m3以下。  相似文献   

3.
《环境技术》2007,25(1):5-5
茂名石化是全国最大的加工进口高含硫原油生产基地之一。加工高硫油容易造成对设备的腐蚀,对安全生产构成了很大威胁。对此,茂名石化加大设备防腐科技攻关力度,确保设备防腐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中的硫化氢(H_2S)是硫的重要资源,许多国家都很重视从含硫天然气中回收硫。我国天然气中普遍含 H_2S,而 H_2S 为剧毒气体,对人体有害,对设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易堵塞采油气管柱和气层,故开采含硫天然气有别于一般的天然气,在钻井、采气、集输、净化和加工方面均有其特殊性。随着天然气工业的高速发展,含硫气藏愈来愈多,因此研究天然气中硫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硫化物和硫化合物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硫物质或含硫化合物,在自然和生态循环中十分重要而独特,对于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都有重大意义,文章试图简明扼要的厘清硫化物和硫化合物、二硫化物和连硫化物等生物化学实质,明确指出为了避免歧义,不可乱用这些词汇,含硫物质或含硫化合物包含硫化物和硫化合物,硫化合物可以涵盖硫化物、二硫化物(联硫化物)和连硫化物,并指出其一般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原油储备库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表明原油储备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石油烃类、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噪声以及生产环境高温、低温等。原油储备库工程通过采取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工艺以及防毒、防噪声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以某加工高硫劣质原油的石油炼制企业为研究对象,采集该企业原油、常减压装置电脱盐废水和主要馏分等样品,利用原子吸收技术对其所含的镍、钒等六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原油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经常减压过程后.主要分布在减压渣油、减三和减二蜡油中,其含量超过原油中含量的99.5%.而电脱盐废水中重金属含量不到原油中含量的0.5%。  相似文献   

8.
硫化物生物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静 《环境技术》2006,24(1):26-28,4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硫化物生物氧化为单质硫的各种脱硫技术.分析总结了硫化物生物氧化为单质硫工艺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氧硫比、溶解氧浓度、硫化物浓度、化学氧化、微生物菌种、pH值、温度等因素.提出了生物氧化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该技术将脱硫和单质硫的回收和为一体,是一种安全、低成本将含硫废液变废为宝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
含硫天然气田开发中产出的气田水逸散出的闪蒸气含有硫化氢、有机硫等恶臭污染物,影响站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危害现场人员健康。因此,对含硫气田水逸散闪蒸气的有效治理是含硫气田开发安全、清洁生产的要求。文章结合当前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中国石油温室气体控排要求,对川中含硫气田水闪蒸气采取的脱硫除臭措施的适宜性进行分析,指出不同气田、不同阶段采用的脱硫除臭工艺的局限性。建议针对气田生产特点对含硫气田水闪蒸气治理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在满足安全生产、避免公众环境投诉的条件下,积极落实国家节能提效、低碳排放政策,在新改扩建项目中因地制宜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0.
格尔木炼油厂含硫污水汽提装置是对全厂含硫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的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氨气、硫化氢、氰化物、酚和油气等剧毒及有害气体。由于设计、制造的缺陷,含硫污水汽提装置的部分有毒气体直接排放于大气之中,严重危害职工的身心健康,污染大气环境。我们对装置的臭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