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局从1954年以来,为了解决矽危尘害,每年都要支付相当大的费用来加强矿井通风防尘工作。根据1957年至1980年间21年(1967~1969三年未计入)的统计,南矿的通风费用累计达787.8万元,按井下工人计算,平均每人每年约400元。通风费用的平均组成比例为:电费65.6%,材料费17.7%,  相似文献   

2.
1969年9月,江西铁山垄钨矿开始在井下工人中推广武安—302型防尘口罩,现已有95%以上的井下工人坚持使用这种口罩。实践证明,这种口罩比纱布口罩的防尘效率高一倍以上,每人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棉纱一公斤半,六年来全矿节约棉纱10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四川永川地区长河 煤矿坚持“五不”,认真搞好井下防尘工作,11个掘进点和运输巷道的粉尘浓度,都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1976年进矿的223名新工人,经照片检查没有患矽肺和疑似矽肺的。 “五不”是:1.领导思想不松。矿长既抓生产,又抓防尘。同时有一名副矿厂专门负责安全防尘工作。2.防尘队伍不散。防尘小组的4名专职技术工人长期坚持在井下检查防尘设施的使用和进行维护保养,坏了的及时更换。3.防尘经费不卡。矿上每年按规定在设备更新改造资金内提取防尘经费,专款专用。4.防尘措施不停。井下掘进延伸到那里,防尘水管、风管就敷设到那…  相似文献   

4.
综合防尘好     
山东新汶矿务局孙 村煤矿综合防尘搞得 好,保证了矿工的身体 健康。四月上旬,煤炭 部在这个矿召开了全国 重点煤矿综合防尘现场 会,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孙村煤矿是个开采 了70多年的老矿,矿 井深、煤层干燥,地温 高、煤尘大。1976年粉 碎“四人帮”后,矿领导 决心治理煤尘,成立了 综合防尘领导小组。矿 建立专业防尘工区,负责安装维护管理防尘设备。采掘区队配备了8名专职和76名兼职防尘员。还举办了76期防尘学习班,对区队长和防尘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对防尘工作能真正负起责任来。几年来共拨专款34万多元用于防尘设备,安装了防尘管路22,000…  相似文献   

5.
局扇是井下强大噪声来源之一,其A声级达100分贝以上,使人感到刺耳难受。长期受强噪声刺激,会使人听觉疲劳,甚至耳聋,引起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高血压等各种疾患。此外,噪声使人听不见事故前的征兆及各种警戒信号,容量导致工伤事故,影响安全生产。由于这些原因,井下工人不愿开动风机,严重影响通风防尘工作。为了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加强通风防尘,搞好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在珊瑚矿党委及长营岭坑口党总支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毛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前些日子,我们和卫生部门同志下去检查一些企业的防尘防毒工作,发现新宾县水泥厂将防尘专款挪作他用。 1975年,抚顺市拨给这个厂防尘经费二万元,加上县工业局拨款三万元,共五万元,要求他们用于水泥原料破碎、球磨及生熟料输送系统的防尘。到1976年,这个厂已将五万元花光,其中用于防尘项目的只有一万元左右,其余的四万元都挪作他用。仅职工夜餐费一项就用了941元,连外地施工队到该厂其他工程施工的住店费等也挪用防尘经费开支。因此,原定的三个防尘项目到现在一个也没完成,工人的劳动条件没有得到改善。 这种做法,不仅严重违反财经…  相似文献   

7.
1978年11月,我们派出工作组,对我矿区所属新宾县水泥厂挪用防尘专款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 这个厂自1970年投产以来,由于设备简陋,全厂粉尘 漫,严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不少工人不安心在这种环境中工作,要求调换单位或退厂,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鉴于这种情况,1975年末新宾县拨给该厂三万元,1976年初抚顺市又拨给二万元,作为防尘专用款,要求把防尘工程搞好,要见实效。 1976年5月,该厂成立防尘工程指挥部,由厂党支部副书记于振阳任总指挥、基建股副股长张衍宽任副总指挥。5月18日,防尘工程正式开工。后因听说县要求该厂1977年作扩建什划,厂党…  相似文献   

8.
据瑞士有关部门介绍,1990~1995年瑞士林业企业共发生18438起因工伤害事故,每年发生的因工伤害事故在2633—3836起之间,平均每年发生3073起。每千名林业工人发生的因工伤害事故数在369—440起之间,6年的平均值为396起/千名。在90年代每生产1065—1290m3木材发生1起因工伤害事故,6年的平均值为1151m3;每万工作小时发生的因工伤害事故数在181.7—208.6起之间,6年的平均值为192.8起/万工作小时;每起因工伤害事故的年均经济损失在96558~136172瑞士法郎之间,6年的平均值为120707.33瑞士法郎/起。1990~1995年瑞士林业企业劳动安…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对普通工人,尤其是井下矿工饮食营养的研究,于1984年5月~10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先后对广东、江西、辽宁、云南、甘肃、湖南等省有色金属系统的10个矿山,12万矿工的饮食情况、能量消耗及身体状况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对有关企业改善矿工饮食营养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资料。 矿工饮食营养普遍不足 井下工人(如凿岩工、爆破工、支柱工、搬运工等)能量消耗调查,井下矿工的能量消耗是很大的,每个工人每班的有效劳动工时为358.44分种(接近6小时)。据中国预防医学研究院劳动卫生研究所测定,井下主要工种工人每分钟的能量消耗为3.2752千…  相似文献   

10.
1981年10月,煤炭部科技局在重庆主持召开了AFM-1型防尘安全帽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29个单位50名代表。 AFM-1型防尘安全帽是由煤炭科学院重庆研究所研制的。这种防尘安全帽采用滤尘送风方法,阻尘率达95%以上。它可以保护工人的面部、头部、呼吸器官和眼睛,而且视野广阔,适合于井下粉尘作业工人佩戴,是井下采掘司机及锚喷等工种有效的个体防护面具。 与AFM-1型防尘安全帽配套使用的LKS-7.5型两用矿灯,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照明度高的优点。另外,还有KH型专用电源,在防尘帽不需要头灯照明的情况下配套使用,可连续使用10小时,并配有充…  相似文献   

11.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全国防尘工 作的红旗──下垅钨矿,正在进一步 肃清左倾错误的影响,继续加强安全 防尘工作。 多年来,下垅钨矿受左倾思想的 影响,曾采取了一些不正常的、甚至 违背客观规律的作法,一年的任务往 往挤在七、八个月期间内突击完成, 打乱了正常生产秩序,采掘比例失 调,地下采空区达220万立方米,在 开拓和安全防尘工作上欠账很多。党 的三中全会以来,这个矿总结经验教 训,在调整中坚持贯彻安全第一方 针,下决心集中人力、物力,还清掘 进、开拓、运输欠账,逐步完成能 源、环保、通风、地压、生活设施等 项工程,给安全防尘工作打…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1月下旬的一天,笔者来到淮北矿业集团临涣矿。和过去相比,这家投产35年的煤矿的地面工业广场变化很大。在探访了一个掘进区后,笔者突然想到工人的个体防护用品,于是折返回来,问这个区的党支部书记:"现在井下工人使用的是什么口罩?""我们使用的是3M的防尘口罩啊。"他一边回答,一边拿出一个包装盒,取出了一个带滤棉的口罩。说:"这种口罩,我们用了很多年了,效果很好。"他又介绍:"矿上也备有滤棉,供工人更换。"  相似文献   

13.
1965年,我国研制了武安301型复式防尘口罩。20多年来,各种防尘口罩的研究、生产和使用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品种、质量方面,我国的防尘口罩与发达国家的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简易型防尘口罩,性能较差,式样陈旧,成本偏高。为此,我们研制了简易、价格低廉、性能达到国标二级以上的 YA—1型无纺布成型防尘口罩。  相似文献   

14.
樟斗坑口防尘工邱仁容同志,1957年开始搞通风防尘工作。十八年来,他井上井下,安装密闭,革新修配,为防止矽尘危害,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作出了贡献。他多次被评为安全防尘积极分子和先进生产者,出席地区、矿先代会。广大群众称赞说:邱师傅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得好,毛主席教导记得牢,革命生产当闯将,送走“瘟神”立功劳。被誉为“闲不住的人”。 (一) 贫农出身的邱仁容同志,解放前就上  相似文献   

15.
在矿山井下,因岩石坠落、乱石挤压、矿车轧辗、重物倾倒等原因造成的脚伤事故时有发生,轻则砸得皮开血流,重则造成骨折住院。 为了弄清伤脚与井下工作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次重点调查。表1是对八个煤矿数十万井下工人脚伤的统计。由表1可知,脚伤占全部工伤的20%以上。 表2是抚顺矿务局劳卫所对某矿采煤区913例工业外伤病例所作的统计,足伤率也在20%以上。 从不同工种的井下工人的脚伤情况看来,采煤、掘进工人的脚伤率较高,其次是运搬和修护工人。表3是江苏某矿按工种统计的典型的脚伤情况。 从表4可见,由于人体的脚趾处于垂直面内的最前端,因…  相似文献   

16.
对某铜矿进行了粉尘危害卫生学评价及尘肺流动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平均粉尘浓度以运搬工最高,矽肺患病构成比也以运搬工最高。表明,装放矿及矿岩的运输作业已成为该矿的主要产尘源,是该矿防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淮北矿建公司二十九工程处在童亭煤矿建设中,实现了掘进成巷1.3万米无死亡。 他们所以能在这个超级瓦斯矿取得这个好成绩,关键在把安全放在第一落到实处,这个工程处层层建立健全了岗位安全责任制,并设立了22个青年安全监督岗,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安全网。平时,他们狠抓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处领导坚持在施工现场抓,工区领导在井下抓,连队干部在掘进迎头抓,并分别在夏秋和冬春季节开展百日安全活动。他们还坚持每月召开安全办公会。进行安全大检查,查出问题,限期整改;做到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党、政、工、团齐抓…  相似文献   

18.
山西浑源县耙杈煤矿1980年1月13日发生的透水淹死4名工人的重大责任事故,半年多无人过问。以后,死难者家属向国家劳动总局上告,经山西省有关部门对事故责任者作了严肃处理。回顾这起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向不关心工人死活的官僚主义作斗争是多么必要。 不顾安全 胡掘乱采 耙杈煤矿是个老矿,有四个生产矿井。该矿的采掘平面图是1965年绘制的,早已失去作用,但15年来就用它指挥生产。井下到处是古空洞。新矿井采掘时就在旧坑道上下乱穿,有时戳穿了旧巷道,经常发现有水塘、瓦斯,工人时时受到死亡的威胁。矿领导一直不采取任…  相似文献   

19.
对某铜矿进行了粉尘危害卫生学评价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平均粉尘浓度以运搬工最高,矽肺患病构成比也以运搬工最高。表明,装放矿及矿岩的运输作业已成为该矿的主要产尘源,是该矿防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唐山市东矿区王辇庄乡金庄煤矿,由于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创造了从1979年11月至今连续六年无死亡事故、安全生产原煤70万吨的好成绩。1985年11月,市煤矿系统安全检查结果表明,该矿设备、工程、通讯三项都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工伤率低于国家的规定,被评为市、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这个乡办矿安全生产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主要是抓了两件事。一是解决办矿干部和工人素质普遍低的问题。他们采用了三集中安全技术培训方法。第一种是全员培训。每年都对全矿各工种普遍分批培训一次,既提高中、长期工人的安全生产素质,也及时解决流动性大的短期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