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莉霞  王琳  姜朴  徐顺清 《环境化学》2011,30(9):1599-1603
为研究淮河流域下游某地区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对该地区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地下水中污染物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的污染物浓度都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  相似文献   

2.
于2009年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11月(平水期)对天津地区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金钟河、北塘排污河、黑猪河、海河、大沽排污河、独流减河、青静黄排水渠、子牙新河和北排水河12条主要河流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水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水质标识指数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客观可靠。从时间分布来看,枯水期水质最差,58.3%的河流为劣Ⅴ类水质,部分河流已经黑臭,8月水质较好。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来看,海河以南河流污染较为严重。该地区河流NH3-N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BOD5、CODMn和TP,属于有机型及富营养化污染。  相似文献   

3.
城厢镇地表水水源的污染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浏河闸的运行启闭情况,对通过引排水方案来改善滞流期恶劣的水质状况.文中首先用一维Saint—Venant方程组及CBOD—NBOD—DO联偶反应方程组分别建立水量及水质模式,通过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利用1990年11月5日开闸排水期间水量与水质同步监测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式能够满足水质规划的要求.本文对水质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评价,认为只要合理组合引排方案,就能达到改善城厢镇地表水源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常州市水污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若干结论和该研究的某些方法,着重讨论污染源、运河水质、污染源预测、自净能力和建议方案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石油类污染场地地下水抽水过程水质变化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敏  蔡五田  王丹  王凯丽  李楠  李金英 《环境化学》2011,30(9):1627-1635
在某石油类污染场地抽水试验过程中对地下水五项常规水质指标进行了连续监测.通过对指标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基于抽水、弥散试验,揭示了该场地抽水过程中水质变化的原因,探讨了以水质指标描述石油类污染场地地下水净化的方法.结果显示,水质变化是由昼夜水温变化、抽水和生化耗氧作用三者引起.其中,水温变化是由昼夜变化引起;电导率减小...  相似文献   

6.
利用深圳市王家庄集水区的降雨径流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定量解析了单个城市小集水区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降雨径流的主要污染源为城市污水、管内沉积物和地表径流。其中城市污水以输出氨氮(NH3-N)和总氮(TN)为主,管内沉积物是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TP)和生化需氧量(BOD5)的主要来源,地表径流为固体悬浮物(SS)的主要来源。PMF模型可作为土地利用方式均一的单个城市小集水区降雨径流污染源解析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污染源的廓线能否保持相对稳定是该模型在降雨径流污染源解析时的主要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海绵城市改造对河流水质的改善作用,以重庆市万州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龙宝河流域为例,对龙宝河2018—2019年的水质进行监测与分析,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WQI)对海绵城市改造各阶段龙宝河水质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龙宝河各监测点位的WQI值随相关工程的实施而呈现阶段变化特性.在...  相似文献   

8.
空气污染预报污染物排放清单数据库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津市空气污染预报污染源数据库建立的目的和方法,该数据库不同于常规的污染源数据库,要按模型需要对污染源信息进行了模式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应用于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预报结果达到课题设计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安捷伦Bond Elut Plexa和Bond Elut Nexus固相萃取小柱对自来水中灭草松、莠去津和2,4-D进行萃取,并结合采用常规HPLC方法和UHPLC方法在225 nm波长下同时进行检测.用加标回收的方法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灭草松、莠去津、2,4-D的仪器检测限为3μg.L-1,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2%—105%、68%—89%、84%—99%.采用两种SPE固相萃取小柱均可满足回收率要求.该方法较样品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简便,并且结果满足分析要求,可应用于实际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平寨水库是黔中水利枢纽唯一源头水库,其水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包括安顺和贵阳在内的整个黔中地区的农业灌溉和城市居民饮水安全.为了深入分析平寨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状况,于2018年1月、5月、8月和11月对平寨水库7个监测断面水样进行采集,测定TP、TN、NH_3-N、COD和DO等5个监测指标,基于分形维数权重建立水质评价模型,对平寨水库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寨水库TP、NH_3-N和DO浓度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TN和COD浓度均超过Ⅱ类水质标准,主要为Ⅳ类和Ⅴ类,是主要污染因子;TP、NH_3-N和COD浓度在春季最高,TN浓度在秋季最高,DO浓度在冬季最低.平寨水库全年水质类别主要为Ⅲ类和Ⅳ类,在28个监测序列中,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标准的仅21.43%;平寨和跨桥断面水质最差,扈家河断面水质相对最好;春、秋季水质最差,冬、夏季次之.分形插值模型不仅能评价水质状况,而且能对同等级水质状况的优劣进行排序,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其评价结果更客观、有效,在水质综合评价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特立尼达南部西佩罗河地区一个蔗糖厂产生的废水的监测。为了改善水质,必须检查工厂设备。本文给出了国家或者法规部门可以对工厂进行检查的法律条文,并指出了进行生物化学分析和设备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快速城镇化区域产业快速发展、人口高度密集与排水设施建设滞后间的突出矛盾,以苏州官渎里区域的典型重污染河道——官渎花园内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排污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和内污染源在该类区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对各类污染物入河量进行调查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官渎花园内河的CODcr、NH3-N、TN和TP年入河量分别为222.54、11.16、16.63和2.56t·a-1.对各污染源贡献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为主要污染源,其次为降雨径流污染.在上述测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苏南快速城镇化区域发展特点,提出了若干河道污染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位于青枯雷尔氏菌GMI1000菌株的染色体上的读码框RSc1087可能编码一个龙胆酸1,2-双加氧酶.本研究克隆、表达了该基因,并通过亲和层析对该基因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酶学测试结果证实,该基因编码的正是龙胆酸1,2-双加氧酶.SDS-PAGE结果表明,该酶亚基分子量约为38×103.基因的定点突变揭示105位、107位和146位组氨酸残基是该酶活性中心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14.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位于青枯雷尔氏菌GMI1000菌株的染色体上的读码框RSc1087可能编码一个龙胆酸1,2-双加氧酶.本研究克隆、表达了该基因,并通过亲和层析对该基因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酶学测试结果证实,该基因编码的正是龙胆酸1,2-双加氧酶.SDS-PAGE结果表明,该酶亚基分子量约为38×103.基因的定点突变揭示105位、107位和146位组氨酸残基是该酶活性中心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15.
用大型底栖动物和ODP系统评价珠江的有机污染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大型底栖动物需氧有机体百分率ODP(oxygen demander percentage)法对广州珠江前航道、西航道和流溪河的下游段进行河流有机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底栖动物需氧类群密度在三河段间分布确有显著性差异,并根据其ODP可以判断流溪河水质相对较好,水质级别为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EQSSW)Ⅳ级,西航道和前航道水质级别都为Ⅴ级.通过测试,这一方法能成功地应用在珠江及流溪河,且该法可以较好地匹配于EQSSW五级评价系统,初步认为ODP系统可以成为一个较好的河流水质生物监测方法.图3表4参13  相似文献   

16.
松花江水质因子分析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的水质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尤其是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多数的研究都关注重金属、有机有毒污染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源、汇、归宿以及生态效应.然而,这些研究通常只考虑一个或几个独立的水质指标,多个指标的联合效应则很少研究.文章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松花江水质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可以综合地考虑每个监测断面上的各个监测指标在不同水文期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的主要污染物是来自非点源的氮源污染物,且其水质在不同的水文期是不同的.这一结果也表明,因子分析方法在分析水质动态变化上是综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环境化学》2012,31(11)
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仍有超过90%的农村地区缺乏基础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足量且高效的污水处理设施是遏制地表水体水质恶化的关键所在.农村污水的分布分散、水量和水质变化范围大等特征,使得传统集中式污水处理工艺较难在农村地区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受管网、地形、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较低且涵盖多种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设计,已在美洲、欧洲、东亚等地区得以广泛应用.我国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虽起步较晚,但在东部地区进展迅速,已建成了多种类型、规模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但这些设施大多缺乏日常的水质监测.因此,系统地调查评估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净化效果不仅可为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技术借鉴,也能为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标准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于2010年6月(丰水期)和11月(枯水期),对我国南方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系统Ⅰ)以及农田排水处理系统(系统Ⅱ)的常规污染物和藻类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个系统对常规污染物以及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Ⅰ出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总磷、总氮和悬浮物等指标均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回用水要求,该系统中共监测出浮游植物6门53属74种,系统Ⅰ丰水期对藻类细胞总密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87.71%和58.87%,枯水期为95.73%和58.57%;系统Ⅱ出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总磷、总氮和氨氮等指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标准,该系统监测出浮游植物6门48属66种,系统Ⅱ丰水期对藻类细胞总密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62.43%和72.25%,系统Ⅱ丰水期的藻类处理效果优于枯水期.对两个系统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比较,系统Ⅰ对总氮、藻类细胞密度、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优于系统Ⅱ,系统Ⅱ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系统Ⅰ.两种生态工程组合系统的水质净化效果明显,能为南方类似水源地污水处理和水生生态态系统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图3表2参33  相似文献   

19.
河道整治工程使福山水道水力条件发生变化,采用平面二维水力水质模型MIKE21进行研究,分析了在现状水力条件作用下,丰枯水期和支流引排水不同的工况下,福山水道水域的TP、TN和CODMn随时间迁移扩散的质量浓度变化及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福山水道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分布,结果显示支流排水及排水结束后水道内水域呈中—轻富营养状态。由此表明:在福山水道水动力条件弱,水体交换缓慢的状态下,全年中的春秋及初夏,在水道上段的局部水域,容易导致藻类暴发,引起水华现象。此结论为该水道后期管理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及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0.
九龙江流域经济发展与河流水质时空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闽西南地区的九龙江流域为例,综合采用数理统计、GIS技术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法,对该流域1981—2009年经济发展与河流水质变化进行时空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呈现"第1产业缓增,第2、3产业产值增加较快"的总体经济格局,农业污染突出;农业种植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流域氮、磷肥平均施用强度呈线性增加趋势;氮、磷肥平均折纯施用量之比从1981年的4∶1下降到2009年的2∶1,引起水化学改变并增加水华发生风险;各县(市、区)污染源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河流水质变化和沿程分布与流域社会经济布局有很好的空间相关性;北溪流域畜禽养殖业的过快发展、西溪流域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种植结构和高强度施肥、低效率利用是导致河流水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EKC曲线尚未出现明显拐点,若农业污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流域水环境将持续恶化;九龙江水质演变规律是流域社会经济布局、污染源排放强度和方式发生变化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