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设备发生漏电时,一般会出现两种异常现象。一是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应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出现对地电压;二是三相电流的平衡遭到破坏,出现零序电流。 漏电保护器就是通过检测机构得到这种异常信号,经过中间环节的转换和传递,由判断机构驱动主回路执行机构而切断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有时异常信号很微弱,中间还需要增设放大环节。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用框图表示如下。 电压动作型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检测线圈串联在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和接地极之间,当发生漏电、触电或其它接地故障时,电流通过相线、人体、大地和漏电保护器检测…  相似文献   

2.
使用漏电保护器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拟就正确使用漏电保护器谈几点注意的事项。 一、选型 在选用时,应该要求铭牌上的参数与预选方案相符,并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选择漏电保护器的相数和极数。若将三极产品用于单相二线、四极产品用于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制线路时,中性线应连接在产品指定的电极上。 (二)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压应符合要求。如果电压过高,可能造成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作甚至被烧坏;而电压过低,可能引起漏电保护器拒动作。 (三)从保护目的选择漏电保护器的类型。由于分支线路离设备和操作者最近,这…  相似文献   

3.
匡立军 《劳动保护》1992,(12):36-37
煤矿井下由于生产条件差,空气潮湿,电气设备移动频繁,漏电现象时有发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漏电,会给人身、设备以至矿井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必须设有漏电保护。《煤矿安全规程》423条规定:“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应装设带有漏电闭锁的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如果没有这两种装置,必须装设自动切断漏电馈电线的检漏装置。” 目前,小型煤矿中的漏电保护大多没有选择性,一般采用漏电继电器和采区低压电网的总馈电开关连接,一旦电网的某一地点发生漏电,总馈电开关就会迅速跳闸,切断整个电网电源。因而,停电的范围广,影响面大。若…  相似文献   

4.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29(6):20-20
照明线路的漏电有两条路径 :一是火线与零线间绝缘电阻受损而产生的火线与零线间的漏电 ;二是火线与地之间的绝缘受损而形成的火线与地之间的漏电。检查漏电的步骤如下 :一、首先判断是否漏电。用摇表摇测绝缘电阻值的大小 ,或在被检查建筑物的总闸刀上接一只电流表 (也可用电度表 ) ,接通全部电灯开关 ,取下所有灯泡进行观察。若电流表指针摆动 (电度表转动 ) ,则说明有漏电。指针偏转的多少 ,取决于电流表的灵敏度和漏电电流的大小。二、判断是火线与零线间的漏电 ,还是火线与地间漏电 ,或两者兼而有之。以接入电流表检查为例 ,切断零线 ,…  相似文献   

5.
供电电路中设置漏电保护器是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保障用电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在有些电路的设计连接过程中,并不能发挥漏电保护器的安全保障作用,本文对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电气设备安全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修井值班房漏电报警器的结构原理和主要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该漏电报警器有较好的安全防护效果,在不改变现有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基础上,可准确检测漏电情况,及时排除在修井作业施工中存在的漏电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7.
漏电保护器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雅轩 《安全》1995,16(4):10-13
漏电保护器是一种电气安全装置,主要用来防止由于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而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也用于防止由漏电引起的火灾,并用于监测或切除各种一相接地故障。有的还带有过载保护、过压和欠压保护、缺相保护等功能。1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按动作原理分,漏电保护器可分为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两大类。但由于电压  相似文献   

8.
漏电保护器是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简称,俗称触电保安器。它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低压电器。它是用于低压电路中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引起的火灾、电气设备烧损以及爆炸事故的安全电器。  相似文献   

9.
我市一家工厂为防止设备漏电发生触电事故,给每台在用电动工具都配备了漏电保护器。但是不久前,却连续发生两起手电钻漏电造成的操作者触电事故。虽然没有伤亡,却给人们一个警告: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并不是绝对安全。 在有人触电时,为什么漏电保护器不动作呢?该厂怀疑漏电保护器质量不好,请我站检验。试验证明,漏电保护器安全性能是可靠的为了深入了解事故原因,我们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分析。 勘察结果证明,第一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漏电保护器保护范围不当,事故现场如图1所示。 手电钻C的引线是三芯电缆,三根线分别是火线、零线和与外壳相连的地线…  相似文献   

10.
漏电保护器是一种既能防止单相触电、间接触电,又能起防火作用的安全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应根据使用目的、安装场所、电压等级、泄漏电流和接地电阻等因素来确定,同时安装前应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并正确地进行安装.  相似文献   

11.
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外壳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安装使用的电气设备应为防爆电气设备。本文扼要讲解了间隙隔爆的机制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概念。从实验和理论上阐述了影响隔爆外壳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因素。提出了隔爆型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顾月英 《劳动保护》1989,(11):40-41
安装漏电保护器可以防止因带电设备发生漏电,引起人畜触电和火灾、爆炸等事故。然而,要使它发挥保护作用,这类装置并不是可以安装在任何环境,而是要根据其不同类型,恰当地安装在一定的环境中。 普通型漏电保护器除了用于表1中的常规环境之外,还应考虑到各厂家提供的触电事故对策等设置的条件。 当用于常规环境之外的特殊环境时,要考虑漏电保护器的性能发生变化等情况。笔者在本文中就非常环境下安装漏电保护器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述。 一、使用于高温环境。漏电保护器是以周围空气温度为40℃、额定电压和通过额定电流时的最高允许温度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3.
1 危险环境中警惕泄漏电 众所周知,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与外壳间是绝缘的,但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严重潮湿、腐蚀性气体侵蚀、高温、有导电尘埃环境(俗称危险用电环境)中,电气的绝缘比正常用电环境易受到破坏而形成泄漏电。 泄漏电简称漏电,可以分为相间和相地间两类。存在漏电故障时。除了在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4.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是防止电气设备漏电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措施。目前,不少同志对这两种措施分不太清,运用不当,因而不能保证必要的安全条件,甚至酿成事故。要想正确运用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措施,必须弄清它们的基本原理、异同之处、使用条件和混用条件,弄清零线或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的原因等。 大家知道,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接头松脱、安装不良或其它原因使其带电部分碰连外壳(即发生漏电)时,正常时不带电的外壳就成为故障带电体。人体触及后即可能遭受电击,造成触电事故。为此,可以采用自动断开电源、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不导电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顾月英 《劳动保护》1989,(10):30-32
漏电保护器是保障用电者人身安全行之有效的一项技术措施。近几年来,许多地方都在推广使用漏电保护器。笔者为了使广大读者对这项产品的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以利于它的推广,特撰写此稿。 一、发展简史。1870年发明了旋转电机以后,欧美一些国家开始以电作能源,也出现了触电致死记录。1879年,在法国里昂市发生了第一起触电事故,美国在1888年前的5年内,约有200人触电死亡,从此引起有关方面对触电保护的关注,并开始进行研究工作。 漏电保护器开发应用,始于以联邦德国为先导的欧洲。1928年,西欧国家采用了电压动作型漏电保护器,作为防止…  相似文献   

16.
彭潮 《安全》2009,30(9):14-16
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简称漏电保护器,又叫漏电保护开关,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在了解漏电保护器作用、原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了解漏电保护器的技术性能,以利于参数选择。 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14项技术性能指标。主要指标如下(带括号的数值不推荐优先采用): 1.额定频率:交流50赫。 2.额定电压(Un):优选值为220、380伏。 3.额定电流(In):6、10、16、20. 25、32、40、50、(60)、63、(80)、100、(125)、160、200、250安(国外产品至2500安)。 4.额定漏电动作电流(1△n):0.006、0.01、(0.015)、0.03、(0.…  相似文献   

18.
工厂中一般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等都接有地线。其实电气工具如电钻、电焊机等也应接有良好的地线。 因为这些电气工具和电气设备一样,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外壳没有电,可是当它内部的线圈由于年久失修或者腐蚀和机械性损伤等原因,其绝缘一旦遭到破坏时,它的金属外壳就会带电,如果人站在地上,手接触到带电的电气工具外壳,手与脚之间就产生了电 压,若电压超过40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我 们所使用的电气工具的外壳,应接上良好可靠的地线, 就可避免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电气工具为什么要接地线?$大连化工厂安技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电子式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使用这种高速高灵敏漏电保护器之后,并不等于一定不会发生触电死亡事故了。一家施工单位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后,漏电的污泥泵仍然把一名工人电死。浙江省一家农电管理站对安装的2000台进行检查,发现这批仅使用1年的漏电保护器的返修率竟超过30%,其中一些已报废。 出现上述情况,有使用不当的原因,而主要原因则是产品的质量太差。为了使广大用户尽量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或当出现故障后比较容易排除,笔者就家用电子式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在生产、使用及维修中经常发生的几种故障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移动变电站低压侧为变频器供电时漏电保护装置误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傅式算法的附加直流原理漏电保护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了具有变频器的矿井低压供电系统附加直流原理漏电保护,提出由傅式算法分解出采样电压直流分量以反映电缆绝缘水平的保护方法;同时分析了其他因素对直流分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频器对传统附加直流保护整定值有较大影响,易造成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且无法实现电缆的在线绝缘监测;所提出的直流分量法能准确测量电缆对地绝缘电阻,且可消除电缆分布电容、变频器载波频率、变频器输出频率等其他因素的干扰;采用该漏电保护方法,可承受变频器投入时对采样电压造成的较大冲击,不必在启动期间解除漏电保护装置,能够消除在此期间存在的人身触电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