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叶》2016,(8)
2016年是美国大选年,奥巴马结束其两届任期后,美国将迎来新的总统,无论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当选,都无疑将对美国气候政策与行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小布什政府上台之后,就对前任克林顿政府的一系列环保政策措施改弦易张,要么改变,要么喊停,采取了一些列不利于环保的政策主张和行动。如今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一些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在2016年后将面临怎样的发展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新任总统及其政府内阁在此问题上的认知与做法。  相似文献   

2.
于宏源  ;柴麒敏 《绿叶》2014,(7):81-88
奥巴马以能源利用方式的调整为中心,并在全球能源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力图获取主导全球能源治理的领袖地位。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能源第一消费大国,美国成为增长最快的能源生产国,中美两国在双边、地区乃至全球层面的能源共同利益不断扩大。美国主导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和中国日益增长话语权之间的正向互动有望增强。  相似文献   

3.
奥巴马气候变化新政策既是当下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又是长期的战略。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取向,将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很大压力。环保不是简单呼吁呼吁、给点补贴、推几个技术就可以了,它的基石是节能减排与市场机制的良好结合。中国在环保上要有战略前瞻性,把节能减排做实,获得战略制高点,推动美国等国进行实质性技术转让。  相似文献   

4.
美国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环保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成长。美国作为全球环保产业的领头羊,其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之有效的发展政策。美国政府主要通过法律法规、税收、贷款、债券、基金、放宽出口管制、以外交促贸易等政策措施,促进了美国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投融资及国际贸易。借鉴美国政策经验,我国应在环保产业管制政策、技术创新政策、财税政策、国际贸易政策上做出相应改进,以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积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现身该国真人秀《荒野求生》。他和贝尔·格里尔斯(《荒野求生》的主持人,著名野外生存爱好者)一起在阿拉斯加州荒野跋山涉水体验野外生存。贝尔·格里尔斯是来自英国的探险家,因为录制美国探索频道的《荒野求生》节目而声名鹊起,还获得了中国粉丝"贝爷"的昵称。除了和奥巴马一起亲自观察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之外,贝尔·格里尔斯还在录制过程中教授总统先生一些野外求生技巧。(下  相似文献   

6.
1993年4月21日,白宫发布了克林顿总统一系列有关环境政策要点。关于生物多样性公约在1992年6月里约全球首脑会议上,美国拒绝在国际  相似文献   

7.
张庆阳 《环境教育》2014,(11):65-66
正近日,奥巴马在访华期间完成了一件大事:与中国签订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明确了美国未来的碳减排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目标。其实这已不是奥巴马第一次表现出对碳减排的关注。他曾多次公开表示,气候变化将成为美国在国际对话中的主要议题。此前,奥巴马极具代表性的表态是在2008年11月18日,不久前刚刚赢得总统大选的他,在当时还未就职时就通过录像向在洛杉矶召开  相似文献   

8.
《绿色视野》2009,(1):51-51
经过激烈的拉票与选举,奥巴马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正如他的竞选口号“我们需要改变”,他的当选同时也必将在时尚圈刮起“黑色旋风”。事实上,在他正式宣布当选之前,曼哈顿的商家已经开始利用奥巴马的形象创造各种口号和图案以牟取利润,印有选举图案的商品包括竞选运动标牌、珠宝甚至女性内衣带子,这些与奥巴马有关的商品在总统选举期间的销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滕海键 《绿叶》2012,(6):45-48
罗斯福在海德公园和纽约州从事的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为他出任美国总统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其资源保护政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长期的自然资源保护实践中,受吉福德·平肖等人影响,富兰克林·罗斯福保护自然资源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带有进步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由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个案可见,作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美国总统在其就职前的工作经历、思想旨趣和政策偏好对于其就任总统后的政策取向是有很大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09,(12):56-59
人类不顾一切的发展模式是否真的会带来世界末日?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跟世界范围内全球变暖紧密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对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期百科向读者介绍有关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及气候变化的相关讯息。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新能源计划可能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降低美国对石油的依赖,从而改变世界的能源格局、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能否推行?奥巴马将在国际和国内遇到强大阻力。由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具有"政治正确性"的议题,美国的巨变必将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重大压力:支持者占据道义制高点;反对者国际形象受损,贸易面临制裁。中美在能源与气候领域,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2.
康晓 《绿叶》2018,(Z1)
气候变化与北极构成了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共同体。全球变暖消融了北极冰冻圈,融化的海冰不仅加剧了全球海平面上升,而且破坏了北极的生物多样性。中国政府新近发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政策立场,其中明确写入了通过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应对北极环境改变的挑战,体现了中国北极政策与气候政策的相互融合。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可以成为连接中国与欧盟在北极地区气候合作的纽带,加强二者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德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1970年开始实施“国家环境计划”,把环境保护工作置于优先地位,经过20多年的努力,德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不仅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还形成了发达的环保产业和环保科技。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德国实施正确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无关系。1995年3月28日至4月7日在柏林举行了世界环境高级会议.德国作为东道主.应会议要求向国际社会通报了自d的环保政策。德国环境政策的要点如下:(1)、环境政策的出发点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保障经济的稳…  相似文献   

14.
国际     
《环境教育》2010,(7):5-5
美国能源部将斥资20亿美元发展太阳能行业 美国总统奥巴马7月3日宣布,美国能源部将拿出近20亿美元资助两家公司兴建太阳能发电厂,以支持美国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并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绿色新政的全球战略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欧盟为主导的京都议定书体制中,美国在战略态势上陷于被动。金融危机重创了欧盟,全球气候秩序的政治博弈重心向太平洋转移。围绕后京都议定书体制的博弈,奥巴马绿色新政追逐积极的减排措施和新能源开发政策,带有借此垄断新世纪全球技术体系、主导世界气候秩序的大战略企图。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12,(8):48-49
"十二五"期间的环境税将如何执行?对重污染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估如何进行?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流程是怎样的?环保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审批要经过哪些流程……针对这些企业关心的国家环保政策,2012年8月11日,环保部的有关专家在北京远望楼宾馆开讲,并现场解答企业提出的环保政策问题。2012年8月11日,"解读‘十二五’热点环境经济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会议成功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李佳主持,环保部政法司副司长别涛、环评司巡视员牟广丰、政研中心副主任原庆丹、规财  相似文献   

17.
读书     
《绿叶》2007,(7)
《朝阳似火——美国与全球环境危机——公民的行动议程》[美]詹姆斯·古斯塔夫·史伯斯著,李燕姝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22.00元本书是前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署长、现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院长史伯斯博士2004年撰写的一部醒世之作,是近十年来有关全球环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方面最重要最有权威的科学论著之一。本书将会改变我们对我们星球的理解——既令人惊恐又带有希望。作者作为具有前瞻性眼光的环境领导人,他警告说,尽管二十年来有林林总总的国际会谈和协议,但保护地球的努力并没成功。我们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危机并非不可克服。为此,史伯斯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提供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九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部长级会议11月19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在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主张和立场,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基金的出资承诺,称这是本次气候大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赵欣如 《绿叶》2012,(6):21-26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需要通过环境教育来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承担起环境教育的责任。由公众人物来引导大众环保虽然很重要,但环境保护过程中的自我教育更为重要。当前,环境教育虽较早期更为深入,但仍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普宣传也期待科学家的热情参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引人关注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做好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既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3月在北京召开的2008年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强调了要加强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本栏特别全文刊发吴晓青副局长的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