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直接影响工伤保险基金的稳定性、工伤预防效能的发挥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我国工伤保险费征缴遵循“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费率实行“行业差别,费率浮动”。那么,费率至少应包括差别划分依据、差别档次、浮动费率、征缴模 相似文献
3.
欧洲国家工伤保险费率管理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用经济手段促进企业改善劳动安全条件的尝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周慧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4):3-6
笔者从平均基准费率水平、工伤保险基金期望的支出构成比较和工伤保险刺激事故预防的费率机制的形成3个方面,对欧洲国家工伤保险费率进行了分析,对若干欧洲国家用工伤保险经济手段促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的成功经验给以总结,并对我国新近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提出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职业伤害的严重性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20多年,没有很好地发挥它应有的工伤预防职能,应借工伤保险制度的调整之机,构建基于工伤预防的工伤保险制度。工伤预防需要多方面制度的配合,包括“零工伤”的工伤预防目标、完善费率等级机制和工伤保险及职业安全管理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承德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所冯伟,汤有志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好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中的有关问题,对于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促进安全生产有着重要作用。承德市于1994年9月开始在全市实行... 相似文献
6.
张某是某全民企业 (以下称甲单位 )的司机 ,在甲单位放假期间 ,经人介绍为某私营企业 (以下称乙单位 )运输木材 ,工作中发生事故 ,致使小腿等多处骨折 ,花去医药费近万元。事后 ,关于工伤赔偿问题 ,张某与乙单位发生争议 ,乙单位拒绝赔偿。理由是张某是甲单位职工 ,对乙单位来说只是临时用工 ,临时用工属于承包性质 ,费用中包含风险费 ,如果张某想申请工伤 ,只能回甲单位去申请。 张某最后又回甲单位来找 ,并且多次上访。 笔者认为 ,张某首先应明白什么情况下能认定工伤 ,然后 ,再根据有关法律条文来确定责任应由谁来承担。而不能因为… 相似文献
7.
关于工伤社会保险事故预防结合运作的思考辽宁省阜新市劳动局孙广文工伤社会保险的直接功能是对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给付抚恤补偿,促进康复医疗,增强再就业能力。但它又有隐含在深层的对于事故预防的激励作用。工伤社会保险与职业安全监察虽然运用的手段方式不同,但... 相似文献
8.
对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伤事故不可避免。工伤保险由工伤而起,因工伤而设,以保障工伤职工获得待遇支付和职业康复,分散企业工伤风险,提高社会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为目标。经过自1884年德国实行工伤保险制度以来的一百余年发展,工伤保险制度在工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协调机制中展示出了超强的调节能力,成为当今各国不可缺少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已正式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新时代,但我国市场经济建立不久,工伤保险起步时间不长,在发挥工伤保险的预防作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费率制度是工伤保险的核心制度之一,大陆在工伤保险费率设置和保险费计算方面有其进步的方面,但也呈现许多不足。通过与台湾地区工伤保险费率制度相关问题的比较分析,大陆应恰当设置缴费主体,重置政府在工伤保险中的责任,优化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技能人才培养瓶颈有待突破,诸多政策有待落实,人们的观念上,对技能人才评价仍然无法与高科技人才等一视同仁。但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的营造与优化,对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应高度重视环境的营造,创新方式,积极发挥媒体作用,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的公共服务平台,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纳入到有关法律中。 相似文献
11.
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工伤保险能否与企业的事故预防工作有机结合,直接影响工伤保险效能的发挥及企业参与工伤保险的积极性。通过国内企业工伤保险现状分析,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指出国内企业在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结合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机制的建议,为本地区、本单位工伤保险的推行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徐州市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夏天南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5):83-87
本文概略描述了徐州市职业安全卫生各组成部门的工作情况。指出职业病危害存在患者待遇不落实、职业危害项目转移、职业健康检查滞后、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不健全的状况。调查发现,职业卫生工作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现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有待加强;执法监督力量不足;企业法制意识淡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4.
德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评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周慧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5):24-29
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就是工伤保险制度中促进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笔者从管理、经济、法律、技术、心理5个方面具体分析德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的具体特点,其中,对管理方面的上层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培训机构、监督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配置、企业内部的劳动安全机构及其人员配备进行了研讨;以经济途径为重点从工伤保险费的征收与支出两方面进行了评介;在安全技术方面着重对管理内容即监督事故的隐患、咨询、进行职业病预防、监测与调查、产品安全标准鉴定等进行了介绍;简述了心理方面所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及相关法律手段.综合分析了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的形成和运作方式,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刘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7):61-63,89
我国安全生产统计工作所依托的行政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中的市场经济环境,政府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监管不严,各类事故的少报、瞒报、不报现象相当普遍,极大地影响了伤亡事故统计的准确性.2004年我国已实施新的<工伤保险条例>,笔者认为,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对生产事故统计带来较明显的影响,使生产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统计变得更为全面和科学,这种影响必然会对原有统计偏差的修正,有利于今后加强和完善对安全生产的宏观决策和管理,会从根本上促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郭晓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9):49-53
如何建立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预防有机结合的机制,不仅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日本工伤社会保险改革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打破了每隔3年对费率进行一次调整的惯例,从2003年度开始,提前一年执行了平均被下调了1‰的新的劳灾保险费率体系.笔者对此举动阐述了以下观点:除从厚生劳动省说明的近年来劳灾事故大幅度减少及为减轻企业主的负担等原因外,还应从处理劳灾保险制度与劳灾事故预防工作的关系上分析提前调整费率的动机.即这个重要决策旨在强调劳灾保险与事故预防的有机结合、利用保险费率的经济杠杆作用,借\"第10个防止劳动灾害五年规划\"启动之良机,全面提高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部分国家工伤保险差别费率情况;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提出我国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分类应以行业工伤事故死亡风险、重伤和轻伤风险、职业病风险和基金支出情况为指标和依据,尤其不能忽视行业轻伤和职业病风险指标;计算了我国近几年各行业工伤事故的个人死亡风险.建议:增加行业风险类别和工伤保险费率差距范围;完善工伤事故、职业病和工伤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工伤保险基金应加大对预防、康复、科研、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 相似文献
18.
Marek Dźwiarek Agata Latał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ergonomics》2016,22(2):186-192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results of 1035 serious and 341 minor accidents recorded by Poland's National Labour Inspectorate (PIP) in 2005–2011, in view of their prevention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afety measures applied by machinery users. Since the analysis aimed at formulating principl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the analysed accidents should bear additional attributes: the type of machine operation,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and the type of events causing injuries. The analysis proved that the executed tasks and injury-causing events were closely connected and there was a relation between casualty events and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In the case of tasks consisting of manual feeding and collecting materials, the injuries usually occur because of the rotating motion of tools or crushing due to a closing motion. Numerous accidents also happened in the course of supporting actions, like removing pollutants, correcting material position, cleaning, etc. 相似文献
19.
工程安全与工程安全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当今人类社会,工程安全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工程安全事故因工程的固有属性而具有诱发原因的复杂性、客观表现的长期性和内在因素的关联性.工程安全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人员的工程行为违背了工程安全的客观规律.在现代工程系统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行为对工程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行为又与其接受的高等工程教育密切相关.从工程安全的角度审视我国现行高等工程教育,无论在人才培养的结构上,还是在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诸多问题,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将工程安全素质纳入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缺乏现代工程科学技术知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注重工程安全实践训练的方法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