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王洪涛 《中国安防》2012,(Z1):122-125
自2003年创业至今,创维群欣花了不到9年时间已稳居国内安防专业监视器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地位,它传承了创维集团"以人为本、诚信经营、技术领先、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神,并将之在安防行业发扬光大。创维群欣的副总经理李国文自集团成立初期进入创维,工龄已达20多年,作为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及骨干成员,他见证了创维群欣的成长历程,在多年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创业至今,创维群欣花了不到9年时间已稳居国内安防专业监视器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地位,它传承了创维集团"以人为本、诚信经营、技术领先、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神,并将之在安防行业发扬光大。创维群欣的副总经理李国文自集团成立初期进入创维,工龄已达20多年,作为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及骨干成员,他见证了创维群欣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许多家电企业都感觉到安防行业的商机。往往涉足安防领域。随着安防业的不断迅速发展,对进入安防界有着先天优势的家电、通信、IT企业来说。是否就能一帆风顺。前程无忧?两年来成果如何?本期我们邀请了创维群欣的董事副总经理陈建华先生、夏新电子装备事业部总经理丁峰先生、TCL集团AV事业部总经理李庆先生坐客我们的企业对话栏目。  相似文献   

4.
谈到“创维群欣”,人们就会联想到遍布全国的名牌安防产品,联想到一流的技术和服务。对于一手将“创维群欣”培育成全国安防品牌、把全部精力投入安防事业的丁凯来说,成绩只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她常强调,“过去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要办大事业就必须有挑战和奉献精神,要与时代同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这种踏实干事业的精神,成就了“创维群欣”在全国安防行业领头羊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涉足安防也是一种责任   本刊记者:今天的专访就从一段回忆开始.2003年7月对您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您组建了现在的创维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此时,您再一次聚焦在业界关注的目光下,业界同行都很期待创维群欣能给大家带来更大的惊喜.当时是否如外界认为的那样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安防》2012,(5):15
在中国的产业发展中,外资企业一直是重要参与者,在安防行业也不例外。2011年包括佳能、三星S1等一批知名外资安防企业进入中国安防市场,根据统计,目前进入中国安防市场的外资企业(包括港台)及品牌超过200家,涵盖了实体防护、视频监控、楼宇对讲、报警运营服务等各大领域,可以说外资安防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安防行业的重要发展力量,并且在国内高端安防产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涉足安防也是一种责任 今天的专访就从一段回忆开始。2003年7月对您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您组建了现在的创维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此时,您再一次聚焦在业界关注的目光下,业界同行都很期待创维群欣能给大家带来更大的惊喜。当时是否如外界认为的那样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  相似文献   

8.
创维群欣安防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六月份取得了可喜成绩,销售增长15%,出口一个月等于去年全年的出口量,被业内人士称为“红六月景象”。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相结合助力民族企业走进大安防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与之息息相关的应用行业——安防监控开始成为了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加之安防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电子警察”、“电子监考”等一系列相关领域内的深入开拓,不乏一批优秀的IT、家电等行业企业进入安防领域,甚至不少国际大鳄也前来分享盛宴,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安防行业已经进入了大安防时代。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安防系统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工程和服务的专业性公司。从1998年开始安防监控产品监视器的研发,现已自主研发“Myway”和“SKYWORTH”品牌的安防产品有彩色/黑白监视器系列、彩色/黑白摄像机系列、光端机系列、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系列、矩阵主机系列、门禁系统等安防配套产品。  相似文献   

11.
王月雅 《中国安防》2014,(20):54-57
正安防视频监控设备行业正在进入大者恒大的时代,且这个趋势还将继续。6年以前,电子信息领域的一批企业看好安防监控行业的前景而尝试进入这个行业,其中既有思科、IBM、神州数码、华为等IT厂商,也包括传统家电企业。彼时,视频监控领域的企业类型多样,市场份额分散,外资品牌独占鳌头,"IT化"、"国产化"竞争初显星星之火。经历6年的大浪淘沙,较难适应行业竞争模式的一批企业选择退出,百亿级体量的自主品牌企业已经崛起。大者恒大的IT行业竞争规律又一次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得到了验证。那么接下来,行业竞争的走向如何?中小安防企业还有机会吗?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5月以来,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安防企业大调查,共获得有效调查资料500份,基本涵盖了安防行业的各主要领域。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将看到中国安防行业在企业规模、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科技投入、出口创汇等方面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来,国内民用安防市场的前景已经被社会各界所看好,安防企业也纷纷意识到民用安防市场的发展潜力,目前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为首的一批大中型安防生产企业在立足现有平安城市、金融、交通等行业安防市场的基础上,开始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民用市场的安防产品,以期占据未来民用安防市场的发展先机。同时,一些中小型安防企业为了避开行业安防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开始将业务发展重心放在了竞争程度相对较弱的民用安防市场领域,并在一些地区和细分市场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突破。从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安防企业的业务重心仍然以行业安防市场为主,在民用安防市场的拓展方面更多则是浅尝辄止,特别是在电子安防产品行业,企业大都停留在产品的布局阶段,在市场培育、宣传推广、渠道建设等环节很少有企业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运作,特别是在民用安防产品渠道的建设方面,由于相对于行业安防市场渠道有着较大的差异,也需要广大有意进入民用安防市场的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本文的民用安防产品市场特指:中小企业、商铺店面、住宅小区、家庭、农村等)。  相似文献   

14.
近期,长虹家庭安防“大篷车”巡展绵阳站告捷,自该巡展活动正式启动以来,长虹的消费安防产品在多个城市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作为家电领域的知名品牌长虹早年就已经积极进入安防行业。并把安防作为长虹智慧城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5.
雷翔 《中国安防》2014,(8):21-26
安防市场发展的早期,国内视频监控产品主要通过代理企业从国外引进,由于国外安防企业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存活在国内市场的企业积累了较好的品牌和客户以及技术优势,在金融、机场、交通等高端领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根据相关机构统计,先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安防品牌接近250个,基本涵盖了产品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各个安防行业细分领域。在这些外资安防企业中,视频监控类企业数量最多,超过50家。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虽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但国内安防行业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下,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期。经过五年的努力,安防行业在产业、企业、技术、市场、品牌、行业企业文化等领域,均获得了长足进步,行业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刘毅 《中国安防》2006,(2):78-79
营销环节是一个企业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安防行业营销市场一直处于一种馄饨的局面,谁在营销环节找到适应市场环境、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模式,谁就能在市场上争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在进入安防行业以来。迅速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快速成长为安防领域龙头企业,除了其研发实力外,与其适当的营销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正安防市场发展的早期,国内视频监控产品主要通过代理企业从国外引进,由于国外安防企业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存活在国内市场的企业积累了较好的品牌和客户以及技术优势,在金融、机场、交通等高端领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根据相关机构统计,先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安防品牌接近250个,基本涵盖了产品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各个安防行业细分领域。在这些外资安防企业中,视频监控类企业数量最多,超过50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国内安防市场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外资安防企业约40家左右,其中以视频监控类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安防》:请问您对2013年中国出入口控制产业整体状况的感受是怎样的?赵勇:由大企业主导的行业整合的增加是今年出入13控制乃至整个安防行业最重要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整合不再是局限在各个孤立的,安防的细分市场里,几乎所有有所行动的大企业都是立足于自己固有的细分市场,向着整个安防领域去拓展。我认为,安防行业经过前些年监控、一卡通、对讲企业的上市热潮之后,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整合发展的阶段,并购、重组的行为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雷翔 《中国安防》2012,(6):7-12
从1995年进入安防领域率先进行监控产品的研发,到2002年实现2亿元销售收入,再到2011年超过20亿元销售额的市场表现。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历经了国内外电信市场、安防行业的长期锤炼,已经成长为中国安防行业领先的综合监控厂商,并在全球电信监控市场中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