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本文通过测定三种前处理方法消解后水样中汞的浓度,分析了前处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三种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微波消解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方法对大米、土壤、人发等样品进行前处理,对样品中所含重金属进行测定,其中微波消解前处理方法具有空白小、准确度高、相对偏差小,是较为理想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前处理方法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因其能够紊乱生物体正常内分泌功能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内分泌干扰物在水环境中浓度极低,水体中复杂机质的干扰较大,在分析监测前一般要经过样品前处理过程,以起到富集痕量组分、消除基体干扰、提高方法灵敏度的作用。针对不同环境样品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前处理方法不同,分别介绍了液体、固体或类固体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提出了各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并展望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种采用N210定氮仪替代传统前处理方法测定土壤中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的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捷。在改进的前处理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5.
样品的前处理是土壤重金属监测的关键,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操作难易不同,消解后的效果也有差异。本文采用石墨消解法、微波消解法、电热板消解法三种前处理方法消解国家标准土壤GSS-8,测定铜、铅、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三种消解方法的准确度及影响结果的因素,为土壤重金属前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散固相萃取法对果蔬中农药残留前处理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散固相萃取法为前处理技术,乙腈为提取溶剂,建立了气相色谱-硫磷检测器(GC-FPD)分析苹果中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分散固相萃取法较传统前处理方法更加简便,快速,是一种更有效的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规范泥浆样品的分割、前处理、萃取方法和测定结果表达方式。采用自行设制的泥浆分割器迅速冷冻和解冻方法,均匀、快速地完成泥浆样品的制备;通过对两种前处理方法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论述了现行泥浆前处理方法的弊端,证实了均匀分割全量萃取法具有样品缩分科学、省时保鲜、全量萃取等优点,提高了样品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废水经超声粉碎后,使用TOC/TN仪直接测定总氮。进样方式为带搅拌功能的自动进样,样品超声粉碎时间为30 min。处理前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5%,处理后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8%。处理前加标回收率为96.0%~98.5%,处理后加标回收率为94.5%~96.0%。检测限为0.050 mg/L。测定结果与国标法一致,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小于士1.3%。经t检验,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法简便、快速、无需复杂前处理。  相似文献   

9.
从检出限、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等几方面,对加酸蒸馏和加水提取这两种土壤中挥发酚测定方法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馏出液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经实验验证,采用加酸蒸馏法作为前处理方法,土壤中挥发酚的检出限为0.14 mg/kg,加标回收率为89.6%~93.8%,相对标准偏差为1.11%;采用加水提取法作为前处理方法,土壤中挥发酚的检出限为0.88 mg/kg,加标回收率为71.2%~80.4%,相对标准偏差为6.22%。结果表明,采用加酸蒸馏法作为前处理方法,土壤中挥发酚的检出限更低,精密度和准确度更好。  相似文献   

10.
枪械磷化前的表面处理直接影响磷化膜的质量。通过对有机溶剂除油、机械除油和化学除油的对比试验,以及表面调整处理处理方法比较,提出了提高磷化膜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对枪械中的合金零件仍然有效。碱性除油加上磷酸盐表面调整是比较好的前处理工艺方法,可以满足枪械磷化的需要,为枪械维修中磷化工艺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测定鱼肉中有机氯农药的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用气相色谱─电子铺俘器法测定鱼肉中有机氯农药的四种不同前处理方法。通过向鱼样中加入三种不同保留时间的有机氯农药(α-六氯苯、狄氏剂、滴滴涕),并测定三种不同浓度(0.01、01、1)(mg/kg)时加标回收率。这四种前处理方法分别是提取法、分离法、S色谱法、和F色谱法。结果显示:用F色谱法作为前处理鱼样能获得较好的回收率(82%~109%),适宜于鱼样中这三种农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以采集于茅尾海五个典型区域表层沉积物为例,对比了冷冻干燥,恒温烘干和自然风干等三种预处理干燥方法对海洋沉积物磷形态提取及其生物有效性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时间的风干前处理过程促进了沉积物磷化合物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无机磷(IP),导致风干样品的IP和总磷(TP)浓度最高。不同预处理干燥方法对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影响程度不同,冻干样品中有机磷(OP)浓度最高,烘干样品中可交换态磷(Ex-P)浓度最高,风干样品中铁结合态磷(Fe-P)浓度最高。由于自生磷灰石磷(Ca-P)和原生碎屑磷(De-P)化学性质稳定,提取浓度随干燥方法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相比其他两种方法,冷冻干燥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海洋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组成特征,是比较理想的样品干燥方法。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Ca-P之外,不同预处理干燥方法对沉积物中Ex-P、Fe-P、De-P和OP提取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并非是由个别样品的变化所导致。风干样品中生物有效磷(BAP)浓度高于其他两种预处理方法,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这三种预处理干燥方法对评价茅尾海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潜在的BAP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废水监测中的准确度,针对不同的水样往往需要对《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和各种标准分析方法中的预处理方法进行适当的变更,并列出了一些监测项目的预处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废水中硫化物测定样品预处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玉珍 《环境科学》1993,14(4):78-80
对废水中硫化物测定预处理方法——氮气吹气法的实验装置、预处理酸度、温度及反应瓶体积大小等条件均作了研究和改进。以多孔吹球代替单孔吹管、以NaOH+EDTA+三乙醇胺代替ZnAc_2—NaAc为吸收液,并提出了逐步加压的吹气方法。通过对回收率、精密度及6种不同类型工业废水的对比测定,效果提高显著,回收率由原法的40%左右提高到95%以上,吹气时间缩短25%,装置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生活垃圾预处理后续堆肥化通风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宜昌市垃圾综合处理场预处理后的筛下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通风方式对后续堆肥化效果的影响。对堆体温度、pH、堆高、耗氧速率、腐熟度等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通风方式为"每半小时通风8 min,每天开风机8 h。温度降低到35℃时,停止通风"时,后续堆肥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装饰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装饰材料释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有代表性的VOCs前处理捕集技术和VOCs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根据VOCs捕集与进样技术的操作过程,VOCs前处理捕集技术可分为静态前处理过程和动态前处理过程,前者主要有静态顶空进样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后者主要包括吹扫捕集法、环境测试舱...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剩余污泥发酵制氢的底物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热水解法、微波法、超声波法、冻融法);化学法(酸碱预处理、臭氧氧化法);生物法(生物强化技术、生物酶法),分析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的剩余污泥发酵制氢体系的氢气含量及产率,污泥处理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和工程应用的优缺点,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对未来应用前景的展望,以期为剩余污泥发酵制氢预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酸-碱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袁光环  周兴求  伍健东 《环境科学》2012,33(6):1918-1922
为提高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效率,投加酸和碱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单独碱处理、酸-碱处理和碱-酸处理)对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并研究了各种预处理方式对后续厌氧消化产甲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碱处理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溶出量比酸碱联合处理要大16%左右,预处理第8 d,达到5 406.1 mg.L-1.采用先酸(pH 4.0,4d)后碱(pH 10.0,4 d)预处理,在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乙酸产量及其占总短链脂肪酸(SCFAs)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其他预处理方式,其乙酸产量(以COD/VSS计)可达到74.4 mg.g-1,占总SCFAs的60.5%.酸-碱预处理后污泥混合液的C∶N比值为25左右,C∶P比值在35~40之间,这比单独碱处理和碱-酸处理后的C∶N和C∶P比值更有利于后续厌氧消化.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酸-碱预处理后,厌氧消化到第15 d,酸-碱预处理污泥的累积甲烷产量(CH4/VSS加入)达到136.1 mL.g-1,分别是空白对照、碱-酸预处理和单独碱预处理方式的2.5、1.7和1.6倍,厌氧消化效率最高.经过8 d酸-碱预处理和15 d的厌氧消化,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总去除率达到60.9%,污泥减量效果比其他预处理要好.很显然,酸-碱预处理方式更有利于污泥厌氧消化及污泥减量化.  相似文献   

19.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on sludge inocula were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hydrogen (H2) production enhancement using palm oil mill effluent (POME) in a batch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treatment methods (chemical, acid, heat-shock, freezing and thawing, and base) at 35 °C and initial pH 5.5 ha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H2 production yield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removal efficiency during the fermentative H2 production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experiments (without pretreatment). Heat-shock pretreatment method was shown to be a simple and useful method for enhancing both H2 producing and COD removal processes from POME with highest H2 yield and COD removal efficiency at 0.41 mmol H2/g COD and 86%,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聚结除油材料即通常所称“吸油毡”,是一种亲油疏水材料,常用的是丙纶毡。该文研究了破乳处理含油废水的一种新材料(尼龙毡)和预处理方法,探讨了聚结破乳的机理,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对含油废水破乳除油的影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和方法可作为处理含油废水的一种有效的初级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