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读贵刊第5期《端午随想》,至以"呱呱唧啾"释"关关雎鸠",眼睛猛然一亮,不禁拍案叫绝,连呼妙哉!《诗经》本是民歌选集,质朴本真,最多民间口语,水畔鸟鸣,以文字谐音,写作"关关雎鸠",可也;写作"呱呱唧啾",亦可也。均为实录。但自汉代始,历代腐儒为迎合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课文中挖掘环境教育的内容   中学语文课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 3000年前的《诗经》时代到 20世纪的高科技时代,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环境教育的广泛基础。   1.美好的环境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语文课文中,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多么美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人类追求美提供了精神方面的条件。   在《诗经》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 3000多年前中国北方黄河上的美丽景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黄河中间的小块岛屿上,雎鸠正在那…  相似文献   

3.
端午随想     
你听,那些苇莺口中鸣唱的声音,不就是——"呱呱唧啾"?而"呱呱唧啾",不就是诗经中的"关关雎鸠"的谐音吗?!所以我认为,在诗经中,"关关雎鸠"一词就是来描述苇莺的叫声的。  相似文献   

4.
感恩森林     
前些天,天气晴好,整理旧书报时,偶然在一张发黄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是在台湾,有人拟设计建造一座"诗经植物园",会将《诗经》三百首诗歌里所记载的古老植物再现世人面前。据说,这"诗经植物园"将重现古代社会的原始风貌,山川河泊,溪涧  相似文献   

5.
周仕凭 《环境教育》2022,(12):80-82
<正>可以这样说,在翠湖阅读《诗经》,感受《诗经》,观赏《诗经》中的动植物,就会如同走进历史的深处,《诗经》中的景物就会鲜活起来,跃然纸上。人们常说,文字可以穿越古今。当文字这一媒介,被某种物质、某种场景所触发,人们的思绪便可以跨越千年,产生共鸣。有些感受,不为时间和空间所限。比如《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开山鼻祖,在距今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一篇依旧光彩照人,璀璨夺目。阅读他,我们便可以穿越古今,在扑朔迷离的历史迷雾中走近周初至周晚期约500年间的社会,走进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历史深处。  相似文献   

6.
刘隆有 《环境教育》2012,(10):90-91
在苇丛坐下,打开随身携带的《诗经》,翻到《秦风·蒹葭》。蒹葭丛中读《蒹葭》,真是亲切,就觉得是回到了诗的故乡,回到那个遥远而古老的年代。一有时候,就觉得,假日行走,若是随身携带一卷《诗经》,也许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就撞醒一个沉睡千年的美丽意象,闯进一片久蕴心头的奇妙意境,让你的旅行多一种诗意的愉悦和难以言表的快感。呱呱——唧啾,呱呱一一唧啾,……一串清脆的鸟呜,将您从酣睡中唤醒。睁开眼,窗前已是阳光灿烂。这是一个春天的假日,原计划要读读《诗经》的,何不到室外去读呢?于是操书出门,乘着和风,循着鸟声,不知不觉间,已来到一条河边。河心沙洲上,正有一对美丽的小鸟,相对而鸣。呱  相似文献   

7.
正千百年来,农村饮水问题,一直是事关民生的重大命题,更是困扰干旱缺水地区无数百姓生存的如山一般的沉重话题,其间酿成了多少悲惨苦涩的故事,听来让人鼻子发酸、眼眶湿润。一个富有意蕴的书名拿到这本书,看到《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的书名,我在第一时间脑海里盘旋的是《诗经·蒹葭》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心中疑惑,作者怎么用了这么一个浪漫而以湿润的书名来诉说一个沉重悲壮的话题呢?后来一想又不对,因为"在水一方"这首  相似文献   

8.
酸菜情     
王一迪  王延东 《绿叶》2015,(Z1):131-136
"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把菜供。"一到冬季,每当读到宋代范成大这首赞美晚菘的诗,就使我想起了小时候,家中墙角旁边腌的那一缸酸菜。菘者,大白菜也,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说明我国在六七千年前就有种植,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大量栽培。《诗经》中有"我有旨蓄,亦以御冬"的诗句,说的就是大白菜。三国时期的《吴录》有"陆逊催人种豆菘"的记载;南北朝时已是"最为常食"的大众蔬菜,如南朝的《齐书》就有"晔留王俭设食,盘中菘菜而已"的记述;唐代  相似文献   

9.
正仲春三月,蕨菜鲜肥,既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恋爱季节,更是"蕨芽珍嫩压春蔬"的时节。"生长在深山中,小叶尖又细,卷得紧又密;一棵棵,青青绿,长得高又齐,一筐一篓,采你下山去。"这段童谣,说的就是人们在三月里采挖蕨菜时的情景。《埤雅》中说:"蕨,状如大雀拳足,又如人其足之蹶也,故谓之蕨。"另据《诗经》《召南·草虫》篇记载:"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环境教育这个"轮子"应该担任"转向轮"这一重任,而社会环境教育的"方向盘"也应该牢牢掌握在环境教育主导者手中。《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规划纲要》(2016—2020年)对未来五年社会环境宣传教育作出了安排与部署,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是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的重要指导。《纲要》倡导建立"实施工作小组"、"宣传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等,为《纲要》实施提供支持,同时也折射出以前环境宣教工作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1.
<正>家乡,多么亲切的称呼!可真要准备为她写些什么,又实在有点儿纠结:家乡到底是什么?我问学识渊博的父亲。父亲说:"家乡应该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也就是老家。"我觉得还不确切,就上网查资料——《诗经·小雅·小弁》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古人住宅旁边常栽有桑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8月9日起,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的重大突破就是首次将地方党政"一把手"作为同责的追责对象。该《办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党政同责的意义何在?这个《办法》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未来还需要做哪些完善工作?记者就以上问题专访了我国著名环保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请他对《办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庆 《环境教育》2005,(3):36-36,4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着丰富而广泛的教育资源。以苏 教版教材为例,中高年级课本中就有几十篇课文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环保 主题。正面揭示的有:《走,我们去植树》、《沙漠中的绿洲》、《访问环保 专家方博士》、《海洋--21世纪的希望》等;反思的有:《特殊的葬礼》、 《天鹅的故事》、《狼和鹿》、《生命桥》等;有些课文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环保主题,但也蕴含了很多环保方面的因素,如:《鸟语》、《美丽的丹 顶鹤》、《珍珠鸟》、《游天然动物园》等。除了这些"课本资源"外,无处 不在的社会资源和生活资源,以及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生成资源"也为我 们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 环境教育呢?我的基本策略是:  相似文献   

14.
景平 《环境教育》2016,(Z1):7-8
正《环境教育》已经走过20年的时光。20年的时光,我与她却只是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不曾相互走进。我是在《环境教育》及近20岁的时候,在她那里看到了这个尺度的。所以我在这个时候,蓦然回首,我走进了她。这个杂志具有思想新度。我曾经看到杂志有一篇社评文章《环保投资不是为了"保增长"》。这真是一个环境保护的思想新论!过去,我们的环保专家说,把环保治理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的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16,(4):58
正渊源关于"舒城小兰花茶"的起源,我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著的《安徽茶经》载:"传说在清朝以前,当地士绅阶层极为讲究兰花茶生产。"由他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制茶学》中阐明,舒城小兰花茶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名茶同在清朝创制。据此,兰花茶迄今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大气法》)正式施行。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实施,其意义可见一斑。那么,面对新法的实施,"十三五"期间的大气污染防治又该如何布局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政府要主动揽责根据新《大气法》规定,地方政府对辖区大气环境质量负责、环境保护部对省级政府实行考核、未达标城市政府应  相似文献   

17.
江苏大丰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靠生态造福百姓,靠生态吸引要素,靠生态集聚产业,"整"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城市也展现出别样的生态魅力。"谋发展"和"保生态"孰重孰轻?如何均衡?每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考问。对于这个问题,江苏的海滨小城大丰市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近年来发展的实践中,他们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靠生态造福百姓,靠生态吸引要素,靠生  相似文献   

18.
拒绝吃鱼翅     
贺震 《环境教育》2007,(7):30-30
鲨鱼是远在恐龙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物种。鱼翅是鲨鱼的鳍,用以入菜,古已有之。《诗经》的这首诗,就记载了古人对鱼翅的爱好:各种各样的鱼钻进了捕鱼篓,其中还有鲨鱼,君子备上了醇美的酒,全部都是时鲜啊。  相似文献   

19.
合阳四册     
《绿叶》2020,(Z1)
正一在晋陕大峡谷的黄河西岸,渭北高原东部的合阳城注定是个藏经入典之地。合阳,是《诗经》的发源地,也是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师的故里。印光法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是合阳路井镇赤东村人。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其弟子弘一法师说:"大德如印光法师者,  相似文献   

20.
靳怀堾 《绿叶》2014,(3):105-111
一个富有意蕴的书名 拿到这本书,看到((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的书名,我在第一时间脑海里盘旋的是《诗经·蒹葭》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心中疑惑,作者怎么用了这么一个浪漫而以湿润的书名来诉说一个沉重悲壮的话题呢?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