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共治视角下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湾区城市建设面临着多种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环境利益保障等既有问题也为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可以结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要求,从多元共治的角度寻求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白龟湖水源保护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蓄湖泊,是平顶山市区重要饮用水源地.针对水源保护区生态特征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构建入库河流生态修复、上游流域水土保持、河口人工浮岛、库区水体生物链、人工湿地及生态驳岸复合水生态系统等生态修复技术,为白龟湖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以及饮水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通过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可使白龟湖水源保护区水质得到有效的保护,实现城市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实现翻天覆地的转变,社会大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极大满足,在此背景下,城市发展对园林绿化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推进"点与面"的有效结合,开展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一书为我们系统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对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相互关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得到逐步发展,并最终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形成“五位一体”的总格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我国城市建成区密度大幅下降,城市低密度蔓延问题突出。本文以城市蔓延为切入点,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规划价值取向、组织要素、功能内容、实施执行四个维度分析了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提升城市规划科学性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部分城市规划偏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重发展轻保护、组织要素政府主导型突出而约束机制不足、规划功能内容忽视资源环境禀赋及影响、规划实施中政绩工程先行而长效工程滞后。基于此,提出城市规划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价值取向,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以空间规划为指南,以规划环评为约束,由扩张性规划转变为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引导城市获得发展与保护的"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6.
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创新,就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对环境保护制度(政策)体系进行调整完善,推动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提高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  相似文献   

7.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确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改革话题。对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未来10年的生态文明之路”为主题,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必须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科学预判未来的发展情景,并提出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可行路径、优先领域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镇江水厂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前置调蓄池为对象,采用水环境模拟软件EFDC建立调蓄池三维数值模型,开展水动力学和污染物迁移数值模拟,预测不同流量工况下污染物进入调蓄池后到达取水口时间,分析了污染物的输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若发生污染事件,污染物基本沿着调蓄池水流方向扩散,污染云团面积逐渐增大,浓度逐渐减小;随着扩散距离逐渐增大,污染物扩散速度逐渐减小; 3种不同流量工况下,污染物扩散至调蓄池出水口时间都在10 h以上,满足设计要求。建设前置调蓄池能够在突发事故时延缓污染水体进厂,给应急处置提供时间,对保障供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出发,指出应从生态文明制度、意识、行为三个方面加强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生态文明理念提出的历程及背景,对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概念的异同进行了辨析,进一步透视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了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均取得显著进步,尤其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人们更是日益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本文展开对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信息时代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的发展现状,以便为日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面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能力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本篇以广州市为例,展开对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基本研究分析,同时着重探讨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地方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昆明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和退化特征,提出了昆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框架及其主要工程内容,为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5):15-16
编者按:日前,天津市经委领导率市节能协会等有关人员,到天津市监狱局对开展建设节约型监狱工作进行调研.并了解到天津市监狱局为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创建节约型监狱活动,并在天津李港监狱投资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湖体生态修复及中水回用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昆明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和退化特征,提出了昆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框架及其主要工程内容,为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的时候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雨水资源在城市中的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是一个核心,而"海绵城市"的理念正是契合了这样的核心。我国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16个"海绵城市"试点,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还有诸多认识模糊乃至理解错误之处,亟待理论上能正本清源,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建设生态文明,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早日实现美丽中国梦;根本立场是以人为本,以公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需要为根本目的,并以保障公民环境权为核心,兼顾生存权和发展权;核心任务是确保生态产品在环境良好、资源永续和生态健康三个方面的持续有效供给;精髓是绿色发展,基本要求维护"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实现生产发达、生活幸福和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主要方法是生态化,按照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对人类社会的理念和实践进行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调整和改造;基本途径是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健全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主要法宝是法治,关键是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为龙头、以良法善治为追求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环境、资源和生态是人们基于自然要素所具有的环境支持、资源供给和生态服务的三大功能而对其的三种称谓,即以"用"名"体"。今后,务必以环境、资源、生态之间"一体三用"的辩证关系为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全面协调地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与建设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污水产量也获得了同步增长。当前正值城镇化高质量建设阶段,为了有效治理此类污水,应结合生态文明思想与“双碳目标”扩大对人工湿地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生态技术,剖析了城镇化污水治理中应用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某污水治理工程对其运用进行了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的背景条件下,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不应当只是一个口号。只有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才能维护当前社会的稳定,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生态省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汇合,它在产生背景与理论针对性、具体内容、指导思想等方面超越了以往的生态观。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创建生态省,需要具有世界意识、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前瞻意识。  相似文献   

20.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共担责任,共享发展成果和优质生态产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新路。文章分析总结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背景、条件,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中存在的经验、做法以及问题,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