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井小卫 《安防科技》2009,(10):29-30,25
介绍了编解码视频监控系统与传统监控系统比较,陈述了编解码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对其图像和信号采集系统、图像组播系统、网络系统、虚拟矩阵系统等各分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叙述,阐述了编解码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传统监控系统的不足和编解码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编解码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对其图像和信号采集系统、图像组播系统、网络系统、虚拟矩阵系统等各分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叙述,阐述了编解码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传统监控系统在多个技术方面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传统监控系统的不足和编解码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风系统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了新风系统市场及行业发展现状,对比了国内外新风系统标准的相关参数,阐述了新风系统与空气净化器、中央空调及通风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探讨了新风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浅谈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璐 《安防科技》2008,23(6):7-10
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各行业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本文分别介绍了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对这两类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技术特点和关键技术做了详细论述.最后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结构,指出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失效原因,针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特点,确定了蒙特卡洛可靠度分析法.给出了系统的概率模型,确定了在Matlab下应用Monte Carlo方法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度进行仿真的具体步骤,得到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可靠度仿真曲线.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基本一致,验证了该仿真方法能正确描述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度随使用寿命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应用该方法来分析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的各可靠性指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新的应用需求,介绍了一种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建立城市联网系统的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联网报警和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7.
对铁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铁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设计的原则及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结合铁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通道现状,探讨了改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传输通道条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钢  陈红兵  李德英 《安防科技》2006,(12):39-40,44
本文分析了建筑设备监测系统(BAS)的功能需求及设计任务,介绍了BAS系统的设计原则,探讨了BAS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BAS系统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介绍了其系统构成和功能,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系统方案,重点描述了其设备安装与布置,叙述了地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和传统监控系统进行了对比,并指出了传统监控系统的不足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安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研究现状,给出安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论及学科理论基础,并建立安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论四维结构体系。借鉴水资源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提出安全系统工程学新的方法体系即安全系统分析方法、安全系统优化方法、安全系统建模方法、安全系统预测方法、安全系统模拟方法、安全系统评价方法以及安全系统决策方法。研讨现有安全系统工程学中的实用方法,并进行比较与评价。这对丰富安全科学技术的学科理论,特别是安全系统学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矿井避难硐室防护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避难硐室的防护功能,确定防护系统由防火防爆、密闭、供氧、制冷除湿、监测监控、动力、通讯、定位、照明、医疗、食品、水、卫生几大系统组成;通过理论分析,确定防火防爆密闭系统抗爆压力影响因素为反射压力、入射压力、静压载荷、门体材料及安全系数;通过计算,可得100人避难硐室压风供氧系统总供风量不得低于36m3/min,其他供氧方式的最小供氧量不得低于60L/min。为避难硐室防护系统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可靠数据,为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探讨煤矿井下安全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机理,针对煤矿井下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建立了煤矿井下安全系统脆弱性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完成了煤矿井下安全系统脆弱性仿真。结果表明:设备系统对安全系统暴露度效果最显著;环境系统对安全系统敏感度效果最显著;员工系统和管理系统对安全系统适应度效果最显著。为了有效提升煤矿井下安全系统水平,煤矿企业需要通过改进设备系统(尤其是员工安全保障品)来降低安全系统暴露度,通过完善环境管理(尤其是尘毒治理情况)来降低安全系统敏感度,通过加强员工系统和管理系统(尤其是员工违规操作和安全监督检查)来提升安全系统适应度。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适用于长输油气管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全过程的事故监测预警平台的整体结构和实现要点,主要从长输油气管线的工作运行和事故特点出发,结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环节的业务需求,提出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目标和适用范围,对平台的需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讨论。其中重点从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的应急任务和需求入手,提炼出长输油气管线安全生产事故监测预警平台在"后端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及"移动指挥所"等多个位置和场景下的建设目标和功能框架,并对平台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平台总体结构设计、平台软硬件及网络支撑环境、平台数据采集传输与共享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观点探索我国安全生产宏管理模式。文中主要分析了生产安全系统的内涵;行业生产安全系统的内涵;以及生产安全系统的宏观控制的内涵。并指出了行业生产安全系统是生产安全系统的主体控制系统,劳动安全监察系统是生产安全系统的强化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直线电机轮轨系统采用直线感应电机牵引 ,轮轨系统支承导向 ,是一种在技术、经济、环保方面均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有两种主要技术模式 ,均有良好的安全运营记录。笔者介绍了系统的性能和设计特点 ;从牵引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管理系统、养护维修系统以及防灾系统 5个方面对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 ;认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以及健全的安全防护系统 ;特别强调对该系统进行的安全设计研究 ,将为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锥形量热仪实验,对常用的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点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所研究的系统种类包括粘贴保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瓷砖饰面粘贴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浆料复合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和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实验结果显示,聚氨酯硬泡保温板和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系统都可由热厚型点燃描述。在防护层对点燃时间的抑制效果方面,胶粉聚苯颗粒复合保温板系统最好,瓷砖饰面系统稍差但明显好于5mm和3mm厚防护层的薄抹灰系统,铝板保温装饰板系统最差。  相似文献   

18.
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发展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的现实需求出发,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及时掌握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的发展进程,是安全科研工作的必需.本文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与总结,指出各类监控系统的优缺点,便于科研人员及时了解与掌握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的最新进展,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角度,提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阐述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内容:安全系统管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对象是安全系统;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揭示系统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系统的范畴和特性、安全系统管理的规律、实施过程以及方法、手段等。提出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并研讨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多视角探索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理论和规律,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分析表明:安全系统管理学作为安全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研究的学科理论基础牢固,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但由于安全系统具有非线性、模糊性等复杂特性,对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角度,运用物流安全评估体系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估,该体系概括了物流系统安全评估的步骤、阶段、涉及的知识范围以及环境影响。在Hall三维结构的基础上,构建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的四维结构,并提出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的整体结构模型。给出了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并将该评估体系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安全评估中,其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可行并给出该实例的安全对策。该体系提供了一种物流安全评估的新思路,为构建更实用的物流系统安全评估体系及评估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