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能源转型是全球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相似的能源转型挑战。本文利用能源发展指数(Energy Development Index,EDI)方法,从能源可获得性与可负担性两个维度衡量比较了中印能源发展利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印度能源发展在总体上落后于中国,其主要差距表现在能源价格与能源结构两方面。其中,印度能源价格呈增长态势,2010—2014年年均增速达9.6%;而中国能源平均价格整体呈下降趋稳态势(除煤气价格外)。同时,印度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传统生物质能源占比较高,是中国传统生物质能源占比的6.6倍(2017年)。研究指出,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是中印两国提升能源可持续供给能力和现代能源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两国可以通过绿色技术合作共同解决能源可持续转型问题,携手实现全球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苏格兰——中国可持续发展合作:可再生能源领域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苏格兰首席大臣萨尔蒙德、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校长兼能源技术合作委员会主席麦克唐纳与中国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共同探讨了利用苏格兰行业领先技术协助中国提高可再生能源生产率的途径.双方期待进一步扩大合作。  相似文献   

3.
基于Super-SBM及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系统分析中国制造业行业绿色转型异质性结构,并从环境规制视角探析制造业绿色转型对于其行业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并没有实现(平均值为-0.1637),且行业间差异显著,其转型过程呈现明显波动特征.有趣的是,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对于能源强度的作用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异质门槛效应:较低程度的环境规制并不利于促使制造业绿色转型降低能源强度.而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并突破“临界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强了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作用,进而推动能源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在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发展的弊端日益显现、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东南亚地区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国际合作空间逐渐广阔。本文以东南亚各国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电厂机组级别的数据库,梳理了东南亚各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进展,分析了东南亚电力部门国际合作现状和存在的障碍,并从增强合作意愿、推动清洁电力投资、推进绿色金融合作、支持电网升级和清洁电力技术合作、促进绿色能源供应链合作等方面提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能源结构由传统集中式逐步走向社区分散式,公民由被动接受能源决策向主动参与能源治理实践转变。德国、美国、日本在地方能源转型中根据地区特点衍生出能源合作社、地方型能源公司、公民电厂等发展模式,充分强调公民的参与权利,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能源治理作用,实现了公民与地方政府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三国地方政府享有充分的土地利用规划权、成熟的公民参与能源治理途径及多样化的跨域能源合作等经验,对我国地方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医药制造业作为精细化工行业,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对医药制造行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是促进其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天津市BF制药企业能源审计为例,分析了医药制造业能源消耗情况、重点耗能原因及节能措施。通过能源审计,发现企业在计量系统、锅炉运行系统、照明系统、重点用电设备和蒸汽系统5个方面存在巨大节能潜力,并提出5项针对性节能技改项目建议,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后总结了落实该行业能源审计工作时面临的4个首要问题及相关建议,希望促进该行业能源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2012年是第41个世界环境日,而今年中国的主题定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为响应其绿色消费理念,唤起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商百威英博全面推广环保蓄须活动,喊出"环保,那是比须的"口号,不但在中国开展  相似文献   

8.
<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报告表明,与利用煤炭和石油发电的1100亿美元投资相比,2008年全球绿色能源发电的投资首次超过传统能源,达到了1400亿美元。低碳经济中的最重要领域——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发展的状况表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重要分水岭,它已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人口带来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供应约束不断趋紧。建设安全、清洁、低碳、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十三五"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能源转型问题上存在着理念缺失、机制障碍等问题。应建立以满足环境质量改善需要为主体的能源总量管控制度、完善能源低碳发展法律法规标准、加速能源系统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创新对能源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开展能源转型的国际合作,不断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双重挑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破局之法”。本文对全球、中国及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下简称“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未来5年,化石能源生产消费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可再生能源利用增长势头强劲;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储量及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面临资金、技术不足等发展阻力;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中国不断努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可为共建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借鉴。为助力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建议中国积极担负大国责任,发挥中国影响力,全力开展可再生能源外交;积极分享中国经验,输出中国智慧,促进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务实推进项目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推动共建国家能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