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江流域涉及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策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长江流域的环境管理策略大致经历了以水量管理、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和水质目标管理三个阶段.在统一生态环境监管职能、实现五个“打通”的新形势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策略必将由水质目标管理快速向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转变.在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取得的积极进展和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策略:①规划和建设服务于应急预警和管理决策的长江生态系统观测网络,推动不同层级、不同职能部门、空天地一体化的多源数据融合,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数据时空精度和反应速度,开展水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观测;②加强长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和服务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主要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研究、重点区域生态系统研究和突出生态问题专题研究,不断创新科研与管理深度融合的科研模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③制定长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分阶段分区域目标,促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陆域生态和水陆交错带的持续改善以及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协同;④提出长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整体性、综合性和针对性、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和重点区域、突出问题的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2.
张泽 《环境》2005,(11):20-22
绿色建筑也有人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关于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绿色建筑的概念时说:“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生态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不断提高了对人类自身生存方式的关注度。在此背景下,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其旨在秉承自然生态原则,探索人、建筑、自然间的相互关系,为人类创建一个更合理更舒适,并且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由此生态建筑也成为  相似文献   

4.
包晓斌 《环境保护》2012,(20):48-50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膨胀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生态系统退化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前提,防治生态系统退化则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区域具有可持续增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毛文永 《环境科学》1996,17(2):77-81
地球各类生态系统是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即生态环境,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在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文提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从保持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着眼,评价生态功能所受的寻求功能补偿的措施。文中列出12项以上的生态环境功能和建议进行的价值计量方法。同时指出,进行生态环境功能影响评价必须树立三种观念;(1)区别于传统经济观念的生态资源价值观,并从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经济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施加的干扰越来越多,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在剖析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机理及途径,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以澜沧江漫湾水电站为对象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漫湾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面影响的价值增量为11.30×108元·a-1,负面影响的价值损失为3.27×108元·a-1.正面影响以水力发电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主,负面影响以河流输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减弱的价值损失为主.漫湾水电开发生态环境效益与生态环境成本的比值为1:5.56,生态环境影响的净现值为一26853.50×lO'元·a-1.鉴于水电开发经济效益获取所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提出了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调控模型,以期为实现绿色水电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建筑”就是综合地运用当代建筑学、环境生态学及其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节约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在人口急剧增长和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及能源短缺等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  相似文献   

8.
吴家图  黄玉章 《环境》2002,(9):36-37
建筑被称为“石头的史书”,近年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在建筑界不仅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确实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而这些名词到底是何意义,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何谓绿色建筑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蔽所到今天的四季如春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营造“百年大计”,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建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隔离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建  相似文献   

9.
叶德昌 《环境保护》1994,(12):25-27
三峡水利枢纽对生态环境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工程建成后将部分地改变长江水文情势,引起生态与环境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在时空分布上,环境质量有的趋于改善,有的趋于恶化.三峡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为国内外所关注.一、库区主要环境问题库区多山,后备宜农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剧增给库区农业生态环境增加了压力.生态系统面临如下问题:1.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50年代库区沿江各县森林覆盖率仍在20%以上,而目前除鄂西三县较高外,其余各县仅有7.5%~13.6%,沿江两岸仅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绿化日益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园林和环境保护专家,提出了一种美好的设想,主张未来城市里的房屋建筑应逐步向植物生态化发展,推行“植物生态建筑”。植物生态建筑,是按照生态平衡原理建造的,植物与居栖环境空间互相依存,并形成多层次的新型建筑。它是年轻的生态学与古老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国内外对这门新型建筑已有所重视,国外已有生态建筑住宅区出现。在德国汉诺威市,已建造了一处取名为“莱尔草场”的住宅区,共有69套院落式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