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土地沙漠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是环境恶化的生态标志,亦是国土资源开发整治的重要内容,其成因的生态复合性要求必须以区域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工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黑龙江土地沙漠化的具体情况,提出转变思想,完善土地沙漠化区域立法等措施,从而实现防治黑龙江土地沙漠化目的.  相似文献   

2.
风沙化土地的整治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沙化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带以外地表具有风沙活动,并形成风沙地貌景观的过程。风沙化是继沙漠化研究之后的另一分支。风沙化土地既是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又是环境污染的物质源地。对风沙化土地宜采取整治与高效利用并举的措施。建设生物工程和发展生态农业是风沙化土地整治和利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有沙漠、沙漠化土地已达10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1.2%左右。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我国未来沙漠化土地面积及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其结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自然破坏作为重点,论述速度增快的沙漠化问题,及需尽快提出对策的濒危野生生物问题。1、中国的沙漠化和土壤浸蚀现状中国沙漠化和土壤浸蚀在漫延,这意  相似文献   

5.
环境地学     
中国沙漠化防治的理论和技术/杨连清(国家林业局办公室)…//世界林业研究/国家林业局科技情报中心一2(X)1,14(2)一42一49环图S一21 沙漠化防治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是实现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文中讨论了选择沙漠化防治技术的原则,分析、比较了我国沙漠化防治的几种理论,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技术体系,包括流沙治理、防护林营建,盐碱地改造、铁路公路防护。最后简要论述了沙尘暴的防治策略。表2参7X14 .2(X) 1032肠现代环境事件的冰芯记录/康世昌…(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  相似文献   

6.
治理沙漠化是内蒙古东胜煤田南部精煤矿区环境整治、改善煤田生态环境、保证精煤顺利开发和矿区建设的唯一有效途径。精煤矿区九O至九四年通过流动沙地先期设置沙柳、沙蒿障蔽,继而栽植乔灌草造林和封育管护措施的实施,行之有效地遏制了精煤矿区沙漠化的继续发生发展,取得了防风固沙、保护公路交通运行、提高煤质、防护农田增产增收和减少乌兰木伦河流域进沙量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环境化学     
X13 9501341PACS的形态及电导特性研究/高宝玉(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卜·//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委会一199啥,14(3)一301一506环信X一9 借助于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PACS(加人501一的聚合氯化铝)的聚合形态,考察了电导率随碱化度(r)加人的A13+/S。葺一摩尔比及熟化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了熟化时间对PACS电中和能力及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0釜一的加人可提高聚合氯化铝的聚合度,PACS聚合物的聚合度随着r的提高及熟化时间的增长而增大,PACS的电中和能力随着熟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ACS溶液(AF斗含量为0.18mol/L)的电导在r…  相似文献   

8.
治理沙漠化是内蒙古东胜煤田南部精煤在放鞠环境整治,改善煤田生态环境,保证 煤顺利开发和矿区建设的唯一有效途径。精煤矿区90至94年通流动沙地先期 设置沙、柳、、沙蒿障蔽,继面是栽植乔灌草造林和封育管护措施的实施,行之有效地遏制了精煤矿区沙漠化的继续发生发展,取得了防风固沙、保护公路交通运行,提高煤质,防护农田增产增收和减少乌兰木伦河流域进行沙量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自1977年世界沙漠化大会以来,国内沙漠化研究已开展40多年,此期间,中国沙漠化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化和精进,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在日渐丰富。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相关学者对国内沙漠化研究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故此,本文对国内沙漠化兴起的原因、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取得的成绩进行评述并作展望,以期有助于学界。  相似文献   

10.
运用决策树分类法对1990年,2000年,2006年3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寻求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生态输水后沙漠化速度减缓,但沙漠化进程仍在继续.沙漠化变化方向主要为非沙漠化→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极重度沙漠化,生态输水后正向变化减小,逆向变化量增加.沙漠化变化区域主要集中在绿洲边缘和河道两侧,生态输水后变化区域离绿洲边缘和河道更近.沙漠化与距河道距离密切相关,距河道越远沙漠化退化越严重;生态输水后,距离河道1 km内的沙漠化得到抑制并出现逆转.   相似文献   

11.
以系统观点讨论中国沙漠化的成因机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化已经成为一个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环境问题。要防治沙漠化,必须先要找出沙漠化的成因。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由于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外部环境的作用强度很大,超过系统的承受范围而导致系统崩溃。由于全球变化导致气候格局发生变化,中纬度地区趋于干暖化,另上我国境内地形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季风强度,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并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份,土地风化淋蚀作用强烈,使得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而人类过度活动和落后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沙漠化特征,从我国实际出发,主要采取适应,预防和治理的策略来防止沙漠化的继续扩展。  相似文献   

12.
《盐城市区污水资源化海涂生态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通过专家评审,起步工程将于近期实施。 盐城市区污水资源化海涂生态工程,是江苏省苏北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示范工程。南京大学承担该项研究,根据“控源导流、分质供水”的整治战略构建盐城市区污水截流工程、输送工程、海涂生态工程方案。整个工程将珍禽保护、芦苇基地建设、污水处理与利用统筹规划布局于新洋港至斗龙港南翼滩涂。  相似文献   

13.
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委托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于1981年9月1日至9月26日为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举办了第二次沙漠化防治讲习班。参加的学员有埃及、肯尼亚、墨西哥、民主也门、秘鲁、塞内加尔、索马里、坦桑尼亚、土尔其九个国家的十五名从事沙漠研究和冶理方面的专家与环境方面的官员。这次讲习班采用讲课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针。先后考察了中国北方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沙漠化发生区的自然特征,沙漠化过程及沙漠化治理典型,其中有干草原地带东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铁路沿线沙漠  相似文献   

14.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据历史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对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动力地质作用原理探讨沙漠化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规模沙漠化从岩石记录中可以追溯到中生代中期,第四纪以来南北两半球各存在一条中纬度沙漠带,中国的沙漠化是这个全球沙漠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沙漠化是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联合控制的地质事件。是岩石圈与大气圈、生物圈及水圈强烈作用在地壳表层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与演化是漫长的和具有周期性的,不会因为局部的条件变化而发生整体意义上的突变。人类活动是局部的,在整个地球沙漠化进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加速剂的作用。沙漠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物理风化与沙源积聚阶段、风沙作用阶段和沙漠化阶段。沙漠期后沙丘沙经过固化生草、胶结成岩阶段后即形成风成砂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海岸资源环境重要性认知程度的加深,海岸资源环境整治修复成为提高海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维护海岸生态与环境功能的重要方式。本文从海岸资源环境损害问题诊断与整治措施、海岸整治修复技术方法、海岸整治修复效果评估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近20 a来国内外海岸整治修复研究进展。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海岸整治修复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分析,提出未来海岸整治修复研究应重点注重和聚焦以下方面:(1)海岸资源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及受损程度评估研究;(2)海岸整治修复技术研究与集成;(3)海岸整治修复效果评估研究;(4)海岸整治修复监管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面积最广、程度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在内蒙古的半干旱草原及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已经严重制约着农牧业及工矿业的发展,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统计资料,对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晋西北地区1975,1991,2000,2015,2019年遥感影像,采用转移矩阵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趋势,其中1975~1991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495.10km2,非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506.12km2);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689.0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1098.72km2);2000~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365.85km2,中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0569.56km2);2015~2019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1.3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非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909.93km2).空间上呈现先偏南、后偏西北的迁移趋势,其中1975~1991年、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重心总体上偏南方向迁移,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分别为19.26,20.06km;2000~2019年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迁移,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为30.29km.1975~2019年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数量和牲畜数量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大风日数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利用晋西北地区1975,1991,2000,2015,2019年遥感影像,采用转移矩阵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趋势,其中1975~1991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495.10km2,非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506.12km2);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689.0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1098.72km2);2000~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365.85km2,中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0569.56km2);2015~2019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1.3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非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909.93km2).空间上呈现先偏南、后偏西北的迁移趋势,其中1975~1991年、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重心总体上偏南方向迁移,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分别为19.26,20.06km;2000~2019年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迁移,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为30.29km.1975~2019年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数量和牲畜数量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大风日数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20.
表 1 消解与不消解的标准曲线比较分析编号 0 12 3 4 5 6含总磷 ( μg) 1 0 0 0 2 0 0 6 0 0 10 0 0 2 0 0 0 3 0 0 01 消解吸光度E 0 0 0 0 0 2 2 0 0 40 0 12 40 2 0 40 40 40 5 99回归方程y =0 0 0 2 0 1 0 0 199xr=0 99992 消解吸光度E 0 0 0 0 0 2 0 0 0 3 90 12 70 2 0 10 40 40 5 95回归方程y =0 0 0 188 0 0 199xr=0 99981 不消解吸光度E 0 0 0 0 0 2 10 0 3 90 12 60 2 0 2 0 40 2 0 5 97回归方程y =0 0 0 183 0 0 199xr=0 99992 不消解吸光度E 0 0 0 0 0 2 0 0 0 4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