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大气悬浮粒状物质中的许多多环芳烃 ( PAH)都是强烈致癌物质 ,如 :苯并 [α]芘等。特别是 3~4个环的多环芳烃 ( PAH)具有半挥发性。因此 ,用装有石英纤维滤纸的高容量采气器捕集大气悬浮粒状物质。然后将石英纤维滤纸置于索氏萃取器中 ,加入二氯甲烷后萃取或用超声波洗涤器萃取 ,最后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 ( GC/ MS)测定大气悬浮粒状物质中的多环芳烃的测定@张济宇  相似文献   

2.
目前,柴油机排气中的粒状物质对大气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日本青山茂树等人研究出新的除去方法如下: 含有大量粒状物质的柴油机排气,从排气入口流路进入许多细管组排气的流路中,将这些细管组置入冷却剂的流路中冷却。因细管组的导热系数非常大和细管的流路直径小,在排气中极易产生温梯度,所以使排气中粒状物质沉积在细管流路的壁上。排气入口喷雾的微小液滴随着排气进入细管内。这时液滴部分蒸发,一部分在细管内流动。细管内排气冷却后,  相似文献   

3.
把捕集大气悬浮粒状物质的石英纤维滤纸 ,置于索氏萃取器中 ,加入二氯甲烷萃取 8h,浓缩至 3~ 5m L。用无水硫酸铵脱水 ,加入 1 g吸附剂 (活性硅酸镁 ) ,用 50 m L异辛烷洗涤 ,再用正已烷萃取 ,在 N2 气中浓缩后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MS)测定大气悬浮粒状物质中正链烷烃的测定@张济宇  相似文献   

4.
天然水质从科学意义上讲,在自然界中是找不到“纯水”的。即使是最稀的淡水也还是含有溶解的物质,包括一些重要的无机离子(例如磷酸盐)、溶解气体(例如氧),以及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酸和富里酸)。此外,还有数量不等的悬浮粒状物质(如泥沙)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正> 精确鉴定粒状岩石中所发现的粘土矿物,已成为粘土岩类学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使在薄片中可能圈出自生粘土矿物的位置,随后用X射线衍射鉴定同一种物质也通常是相当困难的。曾试图对薄片采用选区辐射,但分析的区域仍然相当大——约几平方毫米。另一种解决方法是从薄片中显微挑取物质,然后用粉末照相法进行鉴定。然而,这一方法并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6.
一、水处理用的粒状活性炭的再生方法“饱和炭”(即丧失了吸附性能的炭),一定要进行再生,才能经济合理的使用活性炭技术。所谓再生,即在活性炭本身结构不发生或极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特殊的方法将被吸附的物质从活性炭的细孔中去除,以达到重复使用活性炭的目的,再生效果要以再生后炭在各种性能上与新活性炭相比是否接近来评价。水处理用的粒状活性炭的再生技术,随着活性炭在水处理方面应用范围的扩大,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目前经济、安全、可靠和得到高  相似文献   

7.
法国政府环境部于1987年4月1日发表了198(?)年度环境白皮书。该书指出,目前法国有关大气质量的二氧化硫和粒状物的排放量,以及影响水质的有毒物质和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都有明显减少。但氮氧化物排放量和河水、地下水的污染还未解决,仍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书中认为,工厂就是一个最大的环境污染源。例如有三分之二的固体废弃物、一半以上的水体有机污染物,以及水体污染物中几乎全部有毒物质就是以工厂排出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水厂污泥是在处理城市污水时从污水中分离出来的固体物质的总称。它由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所组成,是一种含有大量水份,结构疏松的絮状或块粒状物质。一般,有机组分约占60~70%无机组分约占30~40%;还含有多种病原菌与寄生虫卵。目前,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较好的方法是厌氧消化。即,在缺氧的还原条件下,使其中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少量吸附气态成分而采用聚丙烯滤纸捕集大气悬浮粒状物质,于去离子水中革取,一般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若样品中存在氯离子和铵离子等易挥发成分时,从捕集到革取的过程中.都要严格保管滤纸,必要时还要做对照试验。因此,该法有捕集时间长和连续测定困难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煤矸石粉状、粒状两种脱碳方法的比较,得出粒状脱碳法优越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粒状脱碳法的脱碳温度、脱碳步骤及脱碳设备等方面的情况,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朱庆彬 《环境保护》1992,(8):16-17,27
离子洗涤器就是在一个装置内,既具备电除尘的特性又具备洗涤器的特性,兼两种功能为一体的除尘装置.这种除尘机除尘效果好、耗电少、设计灵活、运转成本低,具有其它除尘机无与伦比的卓越特性.一、装置构成、特点和原理图1表示离子洗涤器的构造.尘粒在进入洗涤前,首先在高压电离区使之荷电.粒状物质借助惯性的碰撞和反射力的吸引在充填部除去.在粒状物吸附除去的同时,烟气也由自上而下流经充填材的洗涤液除去.在高压电离区有臭氧产生,可采用气体氧化法除去臭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粉粒状物料在散装发送过程中 ,容易引起粉尘飞扬的问题 ,利用现代脉动跟踪技术和表面过滤技术 ,设计研制的除尘系统 ,始终将吸尘罩与料堆扬尘点的动态相对位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实现了粉粒状物流连续自动的、环保高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环境监测     
X83200502436运用种的形成和同位素稀释技术来研究环境中砷的迁移=Coupling speciation andisotope dilutiontech-niques to study arsenic mobilization in the environment[刊,英]/Rebecca E.Hamon…∥Environ.Sci.&Technol..-2004,38(6).-1794~1798国图X83200502437关于使用典型表面进行干沉积机理的研究-Ⅱ.对气体状和粒状物质在酸性和碱性水面、水面、干面上的沉积过程进行分级=代理表面を用いた乾性沈着机构の研究-Ⅱ.酸性およびアルカリ性水面,水面,乾き面によるガス状および粒子物质の沈着过程の分画[刊,日]/下原孝章…∥大气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粒状活性炭已广泛应用于水的净化处理,主要是去除水的异臭味、有机污染物、消毒副生物等,因此粒状活性炭的经济性、效率的高低,如何实现其优化已引起普遍关注。本文从粒状活性炭再生时不同温度和时间下所对应的质量耗损、容积耗损、对再生后吸附能力产生何种影响等,进行了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通过用粒状活性炭处理水样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用粒状活性炭处理水样以消除干扰,使水中硝酸盐氮得到了快速而又准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一种两步联合控制吸附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酸性染料为对象 ,进行了粒状活性炭吸附扩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酸性红B的吸附反应速度主要受吸附物质向活性炭表面的迁移速度和活性炭颗粒内的扩散速度的影响 ,由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活性炭吸附过程的复合动态吸附模型 ,并使模型符合在较低浓度时受一级扩散反应控制为主 ,在较高浓度时受Boyd扩散控制为主 .该模型能将不同浓度下的扩散动力学过程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美国瓦梯科公司开发了一种可将灰尘等危险废物玻璃固化的循环反应器。这一技术的特点是将粒状物质、玻璃形成剂、燃料、空气从燃烧室顶部沿涡流切向方向注入,使之混合加热。混合物进入涡流并向下移动进入熔融室。在熔融室将高温的颗粒冲击到壁上熔化,而后向下流动。普通的玻璃熔化需约1天时间,而用此法在2100~2700°F 下约1分钟就可熔化。  相似文献   

18.
<正> 碳酸盐岩被定义为含有50%以上碳酸盐矿物的火成岩。人们已识别出的碳酸盐岩类型有:(1)方解石-碳酸盐岩,包括黑云碳酸盐岩(如果为粗粒状)、方解碳酸盐岩(如果为中粒或细粒状)。(2)白云石-碳酸盐岩,有时也称镁云碳酸盐岩。(3)铁质碳酸盐岩(ferrocarbonatite),它含有重要的富铁碳酸盐矿物。(4)钠质碳酸盐岩(natrocarbonatite),由Na-Ca-K碳酸盐组成。在主要的碳酸盐岩(黑云碳酸盐岩和方  相似文献   

19.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伦 《山东环境》1997,(1):40-41
本文对大气粒状污染物的成分,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进展予以简述。  相似文献   

20.
海冰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对涉海经济活动的防冰抗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辽东湾东岸将军石港附近海域的海冰现场观测与力学性能测试,采用控制变量与统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该海域海冰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研究发现,冰面下10 cm位置时的海冰平均温度为-6.98℃、平均盐度为11.8、海冰密度平均值为0.892 g/cm3;冰层24 cm以上表现为粒状冰特征,24 cm以下呈现柱状冰特征。力学性质研究表明,海冰温度对粒状冰过渡区的压缩强度较为敏感,粒状冰压缩强度对加载方向不敏感,粒状冰压缩强度明显高于柱状冰;对于弯曲强度,随着应力速率的增大,弯曲强度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海冰温度的降低,弯曲强度峰值对应的加载速率逐渐减小;粒状冰垂直加载的弯曲强度明显高于水平加载。在此基础上,给出卤水体积分数与海冰力学强度的关系图,得出海冰力学强度随卤水体积分数的演变规律。本文工作可为辽东湾东岸海域海洋工程结构的防冰抗冰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