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交通环保》2001,22(2):10
200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杰西卡”号溢油事故   据报道,2001年1月16日,“杰西卡”号油轮在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岛港口附近海域触礁搁浅,船体向右舷倾斜。它装载了91.98万升燃料,其中60万升柴油和30万升危及生物生命的重油IF 0120。由于船上的油泵被损坏,油料从1月19日开始泄漏。1月22日,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研究中心负责人说,这次油污染难以控制。海面已经形成1 30平方公里的油膜,油污已经达到该群岛的两个岛的海滩,威胁着岛上及其附近的海狮、伽 蓝鸟、大型鬣蜥等珍稀生物,已经发现有海狮死亡。油污沉入海底会长期危害海藻,海藻又 是鲨鱼、大型鬣蜥、海鸥和龙虾等生物的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976年,联合国命名此地为世界自然保护遗产。达尔文1835年曾来此地考察生物演化,为其 进化论学说寻找证据。加拉帕戈斯群岛距离厄瓜多尔西海岸965公里,以巨型龟、珍稀鸟类 和稀有植物而闻名。岛上的全部爬行动物、一半以上的昆虫和鸟类都是世界其他地方所没有 的。厄瓜多尔政府目前正在组织人员抢救岛上受污染的生灵。   巴西石油钻井平台沉没   据报道,世界最大的钻井平台于2001年3月20日在巴西大西洋海域沉没。随同这座40层楼高的钻井平台一道下沉的是150万升原油。平台的主人巴西石油公司为防止原油外泄,立即采取了行动。在平台下沉前巴西石油公司已在其周围部署了26艘船和一个可以部分潜水的平台,以防止原油外泄。平台是因3月15日凌晨连续发生两次爆炸事故造成钻井平台倾斜而逐渐下沉的。这座P-36号平台由意大利建造,高210米,于2000年5月才启用,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开发平台。日生产能力可达12万桶。   巴西桑托斯港发生溢油事故   据报道,2001年3月4日,巴西桑托斯港发生了一起油箱破裂造成燃料油泄漏到海里的事故。桑托斯港是巴西主要的港口之一。这里停靠有6个装有10万升燃料油的油箱。油箱是用来给轮船加油的,目前未见有关溢油量和事故原因的报道。事故发生后,对这些油负有责任的巴西石油大公司“彼得罗布拉斯”以及拥有油箱的巴西公司“圣米格尔”立即在其港口周围的海面上布设围油栏,以阻拦油污扩散。彼得罗布拉斯石油公司2000年因发生几次溢油事故而受到罚款。2001年2月,该公司又因输油管泄漏被罚款,2月发生的事故使1 200升柴油污染了巴拉那湾东南海域。  相似文献   

2.
现行油指纹鉴别技术主要以溢油的化学组成及分布特征为依据进行溢油种类和油源鉴别。本文对于采集的来自不同油品及不同风化程度、沾污不同环境介质的样品,进行总组分的碳稳定性同位素比值(δ13C)测定,有针对性地分析具有时空关联性的样品测定结果的差异性,为溢油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溯源技术方法,为海事主管机关开展海上船舶溢油污染事故调査处理提供多元化的证据支持。针对4种溢油风化实验样品、来自东海“桑吉”轮溢油事故、福建福清江阴港“正力洛杉矶”轮燃料油泄漏事故、福建平潭看澳锚地“鑫海盛168”轮燃料油泄漏事故的源项样品和现场污染样品,进行了总组分δ13C测定及其基于差异性分析的溯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品的溢油风化样品δ13C随风化时间的增加而具有类似趋势的差异性变化,可用于说明相应油种的同源相关性;利用溢油事故船载货油和燃料油的δ13C差异性,能够鉴别事故海域采集溢油样品的种类;溢油事故船舶燃油舱油样和清污现场采集的溢油样品可用于与受污染环境介质采集油样的δ13C差异性溯源比对;通常环境条件下,同源相似度较高的差异性限值为两倍平行样分析误差。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 ,一艘载有 1 30 0吨燃料油和 1 3万吨铁矿石的巴拿马油轮“珍宝”号 ,于 2 0 0 0年 6月 2 3日在距离南非开普敦海岸约 1 0公里的海域下沉 ,船上的船员全部获救生还 ,但燃油大量泄漏 ,在海面上形成了一片延及罗本岛附近的油膜。这给附近海域的南非企鹅带来巨大灾难 ,约有 1 50 0 0只企鹅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污染。 (季 )“珍宝”号溢油事故  相似文献   

4.
1997-1999年中国沿海(长江)船舶码头溢油(化学品)事故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序号事故时间事故地点船名船籍 船舶类型溢油量(t) 油种事故原因 处理情况 (万元 )罚款清污费索赔其他11999-0 8-19湛港 2 0 4泊湛恒六号 湛江水运公司 0 0 5冒舱 0 0 52 1999-0 7-2 5 重庆万州区巫山码头 旅游 3囤 小三峡旅游公司 油囤 19 8柴油 0 23 1999-0 7-2 5 秦港 10 2泊位 东展中国 0 0 3冒舱 0 5 64 1999-0 7-15新开河 4号乐安油 6号中国 0 0 15装油管线压力过大 ,阀门泄漏0 55 1999-0 7-14秦皇岛船厂川集 1号中国油船 1 1柴油 爆炸引起泄漏61999-0 7-11秦港 10 2泊位 春兴 10 8中国 0 0 3 甲板油桶漏油入海 0 271999-0 …  相似文献   

5.
国外点滴     
○维基号油轮撞上沉船在比利时海域泄漏燃油 据报道 ,一艘载有近 7万吨燃料油的土耳其船只“维基”号2 0 0 3年 1月 1日在英法间的多佛尔海峡撞上一艘沉船 ,随后在比利时水域抛锚 ,并开始泄漏燃油。“维基”号油轮 1日从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口出发驶向纽约。当晚在多佛尔海峡撞上上月在那里沉没的挪威“三色”号货轮顶部。“三色”号货轮 2 0 0 2年 1 2月 1 4日在多佛尔海峡与一集装箱货轮在浓雾中相撞后沉没 ,船上载有2 862辆崭新的轿车。“三色”号沉没两天后 ,一艘货轮就撞上了沉船。○石墨———清除油污的“新武器” 据报道 ,目前 ,俄罗…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 ,世界最大的钻井平台于 2 0 0 1年 3月 2 0日在巴西大西洋海域沉没。随同这座 4 0层楼高的钻井平台一道下沉的是 150万升原油。平台的主人巴西石油公司为防止原油外泄 ,立即采取了行动。在平台下沉前巴西石油公司已在其周围部署了 2 6艘船和一个可以部分潜水的平台 ,以防止原油外泄。平台是因 3月 15日凌晨连续发生两次爆炸事故造成钻井平台倾斜而逐渐下沉的。这座P - 36号平台由意大利建造 ,高 2 10米 ,于 2 0 0 0年 5月才启用 ,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开发平台。日生产能力可达 12万桶巴西石油钻井平台沉没…  相似文献   

7.
前言 自从日本1965年在宝兰港发生亨贝尔特号溢油事故以来,接着发生迪基萨达号(1967年,在纪伊航道)、朱利亚娜号(1971年,在新海洋面)、水岛(1774年,在水岛港)等大规模溢油事故,大约每隔2~4年就发生一次。1975年以后幸好还没有大规模溢油事故发生。正因为如此,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对海上溢油问题关心程度似乎什些淡薄了。  相似文献   

8.
由“大庆50”溢油事故论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品 《交通环保》2000,21(4):32-35
以介绍1999年10地宁波港发生的“大庆50”轮碰撞溢油事故及油污清除行动为基础,分析了宁波港溢油应争反应能力及存在的问题。意图通过溢油应刀事件的实践分析、讨论和总结,达到完善了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体系、提高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999年 2月 2 3日 12时 2 1分 ,美国Tosco Avon石油公司发生火灾 ,该公司的紧急应变小组在 2 0分钟后便将火扑灭 ,但消防人员却花了近 2小时的时间才救出被火焰烧伤的维修人员 ,将他们从 30多米高的塔上放下来。消防人员认为 ,事故设备为原油装置 ,在起火时有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在上面 ,火球可能是由于维修小组在一条有原油副产物泄漏的管路上施工时所引发的。这座工厂在先前发生过几起事故 :1997年 1月 2 1日发生爆炸 ,造成 1死 2 6伤 ,被罚款 2 770 0 0美元 ;19 98年 7月 2 9日燃烧炉管路产生绿色的烟雾 ;1998年 8月 ,气体压缩机泄漏出碳…  相似文献   

10.
每次海上溢油事故的生态影响不尽相同。其不同取决于如下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溢油方面的因素 1.油种。每次溢油事故都离不开某种原油或某种成品油。燃料油的毒性特别大,这是由于燃料油中具有高浓度的芳族化合物,而芳族化合物与许多其他种类的石油相比又更易溶解于水。一经入水,它们便立即扩散。  相似文献   

11.
李挚萍 《环境》2012,(5):20-22
2011年6月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事件发生数月有余,事故认定和处理却迟迟未有结果,这引起了国人诸多的不满、质问和猜疑.同年11月份,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位于巴西里约州海域的钻井平台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巴西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迅速而严厉的处罚.对比两国对类似事件的处理,人们不禁要反思,中巴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及“金砖四国”的成员国,国情有诸多的相似性,然而对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2.
一、海洋溢油事故及其危害 在各种类型的海洋污染中,油污染最引人注目,而溢油造成的污染尤其令人担忧。世界许多国家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组织起有效的清除体系,以减轻溢油事故造成的后果。 海洋溢油主要是船舶(特别是油船)、海上石油平台、沿海贮油设施、输油管道以及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洋运输业和海洋资源开采事业的蓬勃发展,海上石油平台非法排污、船舶碰撞以及事故泄漏等突发性溢油事件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面对日益增大的海上溢油风险,如何通过有效的溢油监测手段及早地发现油污、确定污染范围、查找污染源、预测溢油漂移趋势并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溢油污染加以控制,减小溢油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是海洋环境科学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研究多元油指纹的耦合方法,探寻多元油指纹的内在耦合规律,将傅里叶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相耦合,建立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油指纹耦合模型,快速准确地确定溢油品种及其来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区分0#柴油、-35#柴油、大庆原油、内蒙古原油以及120#燃料油,其RSD分别为0.92%、2.68%、1.73%、0.33%、0.61%,每种油样对应的耦合曲线具有唯一性和准确性。可以为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及发展海洋突发事件研究的理论体系提供技术支持,为我国海洋防灾减灾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油轮或海岸炼油厂发生溢油事故时,通常采用“围油栏”进行围阻,这是一种物理型防止油扩散的装置。它的功能在于当事故发生时迅速围堵溢油,缩小油扩散范围,以便及时妥善处理溢油。日常,围油栏可常设于海水浴场、取水口、养殖场等处,防止油和其他垃圾侵入这些区域。近年来,围油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履行《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公约)的要求,对福州港溢油事故概率及不同规模溢油量发生概率定量计算分析,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福州港发生溢油事故的概率基础值,并针对福州港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Rai  PK 文汇 《交通环保》1995,16(4):42-44,46
用于应急计划的图示溢油踪迹及其对海岸影响模型[美国]PhaniK.Rat等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海洋安全办公室(MSO)负责执行各港口水域发生的溢汕和有害物质泄漏事故的应急计划。应急计划中涉及大量各种各样的资料,如港口吞吐量、溢油史料和生态敏感区...  相似文献   

17.
国外点滴     
国外点滴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因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于1994年9月被阿拉斯加州的一家联邦法院判处50亿美元的罚款。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州威谦王子湾搁浅,并向附近海域泄漏了将近4165万升...  相似文献   

18.
BSCI-1型亲油圆盘式收油机是为了回收溢漏在港口、油码头、内河、河口和湖泊中漂浮在水面上的溢油和石油产品油而设计的。本机也可用于回收工厂废油池中各种中、高粘度的燃料油、润滑油、动物油和植物油。 BSCI-1型亲油圆盘式收油机自1985年12月开始研制,1987年9月完成。 BSCI-1型亲油圆盘式收油机包括收油机本体、动力源、输油车和附件四大部分。 BSCI-1型亲油圆盘式收油机在水面回收溢油时必须与围油栏配合,组成油回收系统,才能有效地回收溢油。  相似文献   

19.
海上连续溢油的扩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绪言 海洋油污染,主要原因之一是油轮因海损等造成的溢油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大量的油会在短时间内流出,使水产业受到极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尽力采用妥善的防灾体制来防止溢油事故的发生。但是,如果事故不幸发生,有大量的油溢出时,为了预报污染区域,以便进行有效的溢油处理工作,必须确立预报油扩散的方法。本研究为了得到基本数据,进行了二种类型水面溢油的实验,并且研究了其扩散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连新港油罐区重大溢油事故的发生,港口溢油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海洋灾害对港口环境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有目共睹,计算溢油风险概率是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和确定溢油事故等级的前提。本文介绍了直接计算法和故障树分析法两种溢油风险概率计算方法,通过对油罐区溢油事故资料的分析,建立事故诱因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故障树理论,建立故障树模型。以大连新港为例,根据底事件发生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概率,通过分析计算油罐区每年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概率为0.044,大约23a发生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