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最近10年全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其中死亡人数90%发生在农村。农村成为雷击事件的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村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水平还不高,农民朋友生产生活的环境比较暴露。农民朋友生产劳作都在田间地头等比较暴露的地方,雷雨天气比较难以躲避。而且农民的防雷观念淡薄。遇到雷雨天气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雷。因此。提高农民朋友自身的室内外防雷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据科学家研究,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800万次闪电,每秒钟有近百次雷声滚过,由于雷电电压高达数十亿伏,温度高达数万度,为太阳表面温度的三倍,所以,其威力巨大无比。雷击可使高大建筑、参天古木、高压输电线路、军事设施等物体在顷刻间化为乌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全世界每年遭受雷击的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有数千人丧生在雷电之下。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避雷线、避雷带、法拉第网、高脉冲针、多短针消散阵列等新式避雷方法,增加了有效的防雷措施。可是,人们在室内外、或在荒郊野外,若突遭雷雨袭击、如何避免伤害或遭伤害后如何抢救,还需增加常识。 室内防雷:雷雨来临之前应关好门窗,脱掉淋湿的衣服,  相似文献   

3.
郭倩 《劳动保护》2008,(5):111-111
盛夏季节,多发雷雨,天空中雷电交加,在给大地带来滋润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一些不安全隐患。每年的雷雨季节,都会有人遭雷击死亡的事件发生。在这类事故中,多数是因为人们缺乏防雷知识所致。为了能够平安度过雷雨季节,人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生活中防雷击的小知识。  相似文献   

4.
雷电是大气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雷云在放电时,对地电压高达数百万伏,雷电流高达数千万安。这样强大的雷电流会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毁坏,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地质勘探工作者在野外作业,流动分散,若防护不当,就可能会遭到雷击。一、个人防雷 1.野外防雷在雷雨季节,地质勘探人员应注意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广播,遇有雷雨天气外出工作应带雨具,尽量少带金属器物。当在野外遇到雷雨时,要尽快选择附近的有利处所躲避,因为如果附近发生落雷,地面很可能产生很大的电位差。为了减少跨步电压引起危险,最好把两脚靠拢,使人体的跨步电压尽可能小,同时使身体保持低位。要满足这两条,最好是蹲着,但不得爬在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最近5年雷电灾害资料分析了广西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提出了3条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大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农村防雷设施建设,撑起雷电"保护伞";完善现有的雷电监测系统,提高雷暴天气预报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护》1997,(9):33-34
雷电灾害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自然灾害,就全球而言它虽属小概率事件,但经常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而防雷减灾已成为人类为自身的生存和安全而斗争的组成部分。为减少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不应有的损失,我们在京的22名来自不同科研、设计、大学长期从事防雷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联名撰文,呼吁有关部门从严从快整顿防雷标准、规范和产品市场。一、中国防雷技术的成就应予肯定自从250多年前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来,经过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防雷体系。如今的避雷针系统已非昔日的简单避雷针,它已成为避雷针(网、…  相似文献   

7.
《江苏劳动保护》2008,(7):54-54
1、单位防雷电的六大办法 (1)单位应定期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2)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规章,落实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3)建设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针对天然气产销厂采气站、净化站和输气站的计量系统遭受雷击破坏的情况,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天然气计量系统的特点,综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整体设计、综合治理、系统实施原则和有效拦截、良好屏蔽、平衡连接、合理接地、堵截通道、全面防御的防雷技术方法。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的实施,计量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安全运行2年多未受影响,能够在雷雨天气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
张虎 《劳动保护》2010,(7):98-99
入夏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多雷雨天气,这给建筑施工,尤其是工地用电安全带来很大挑战。如何保障雨季建筑工地的用电安全,是建筑安全领域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农村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影响农村安全、农民生命的事故时有发生。抓好农村安全生产,切实保护农村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落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各地为农村广大农民应该办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保持农村安定团结的重要举措,还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安全地发展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由于白山市农村整体发展的不平衡,消防安全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善。主要表现为:农村消防工作投入不  相似文献   

12.
杨磊  何志清 《安全》2014,(5):34-36
在雷电灾害的事故分析中,发现防雷装置年久失修、失效、腐蚀,在建筑物装修改造中造成损坏,电气线路架空或缠绕在防雷装置上等原因是造成防雷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防雷装置安全定期检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使防雷装置真正起到防雷作用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所以法律法规赋予了防雷安全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定期检测作为防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很好的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防雷安全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保证用于提升气象服务能力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安全可靠运行,其综合防雷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雷达楼及其信息系统的防雷安全环境理论计算确定其防雷等级,雷达塔楼主体建筑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其信息处理、传输系统按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分级划为A级。结合巴彦淖尔市雷达工程实例分析了当地的地理地质、气候环境和雷电活动规律,及根据被保护物的特点详细研究了防雷装置的形式,提出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防雷保护体系;分别从雷达天线直击雷防护、侧击雷防护、等电位和屏蔽措施、接地装置、电源信号系统浪涌保护及生活附属设施防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工程经实践证明其防雷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这对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安全运行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雪凝冻雨极端天气。这次灾害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给电力、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破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广西灵川县近几年农村雷击人员伤亡事例,来分析雷击的原因,并由此从防雷宣传、防雷设施建设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来提出农村防雷安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朋友的消防安全意识,12月4日,在全国第九个法制宣传日这天,广西河池消防支队派出慰问组,来到河池市六甲镇旦内民族新村,为壮乡农民送去崭新的灭火器,全面增强农村防治火灾能力,确保农村的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是公安消防部队的神圣历史使命,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中心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深切关怀,是站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和消防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六月是雷电天气的高发时段,中、高考时遭遇雷雨、雷电天气的几率仅次于遭遇高温天气,有时还可能遭遇雷击。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6月8日,北京被雷雨笼罩,下午13时19分,北京朝阳区高考考点陈经伦中学供电的线路设备突然遭受雷击,整个学校意外停电,幸亏电力部门立即启动高考保电应急预案,28分钟后,陈经伦中学恢复供电。虽然这次雷击未对高考直接产生影响,但还是让部分考生、家长及组织者受惊不小。  相似文献   

19.
申纪  华锋 《安全》2001,22(3):28
近年来,农村在生活、生产、防盗等用电中,由于少数农民缺乏电力法制观念、安全用电知识、思想麻痹大意,用电疏忽随意,导致触电伤亡事故屡有发生。不仅给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还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强对流天气的逐渐增多,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季节也随之而来.如何才能有效防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