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清治 《环境》2001,(9):11-11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新建的1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16个保护区是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经国务院审定的,它们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省成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虎伯寮国家  相似文献   

2.
日前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 ,公布新建的 1 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 1 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全国 1 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别是 :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的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的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西省的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北省的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的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瑶山国家级保护区和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市的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一年来我国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统计分析,探析了多个建设项目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累积生态影响的具体内容,并以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累积生态影响的评价方法。最后为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累加生态影响,提出了4条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搜索     
《环境》2007,(6)
广东广东又一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7〕20号文发布了19处新晋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广东省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广东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10个,分别是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内伶仃福田自然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是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审批程序建立的跨部门、跨学科的专业审查机构,主要任务是为国务院建立和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出决策意见。2004年9月2日至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成立了第四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祝光耀作为评审委员会主任到会,并就如何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水平,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新建的1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1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我国又新建1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大黑山、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辽宁省成山头海滨地区自然保护区,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福建省虎伯寮  相似文献   

8.
来自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消息,黑龙江省不断加强与俄罗斯地区问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交流,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中俄边境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39万公顷。其中,黑龙江流域建立自然保护区41个,包括国家级保护区9个;乌苏里江和绥芬河流域建立自然保护区24个,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了7个破坏自然保护区的典型违法案件.分别是:内蒙古九峰山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内众多采煤企业违法生产、破坏生态环境案件;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大面积种植速生丰产林案件;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非法开展水产品养殖活动案件;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开发建设小水电站案件;云南绿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建设水电站案件;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内非法建设空中索道和旱地滑道等旅游设施案件;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违法建设交通设施案件.这些典型案件提醒我们,抢救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述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对浙江省的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在管理机构配置、规章制度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保护对象变化动态、资源本底调查与监测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管理人员编制、运行经费保障、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功能区划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最近,经国务院批准,在天津市蓟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地质自然保护区——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填补了我国这类自然保护区的一项空白;它对今后进一步开展地质和古生物进化的科学研究,对开展旅游、进行科学普及教育和生产高级装饰建筑材料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这是我国地质界的大事,也是自然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数字     
《环境》2016,(6)
正37.4万针对惠州大亚湾"5·1非法跨界倾土"事件情况,大亚湾区城管、交通部门已对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罚款37.4万元。42个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7部门,对在自然保护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42个自然保护区集体给予通报表扬。其中,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集体通报表扬。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体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274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6处,总面积97万平方公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294处,总面积5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简称东三省)5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针对调研情况,为加强东三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截止目前,在我国已建设了36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近 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左右。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个。 这些自然保护区为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对拯救和保护一些濒于灭绝的动物、植物种源,对监测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保证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设立永续利用的自然宝库起到了巨大作用。 科学家指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我国环境的改善和环境的美化,促进科学研究及工农业的  相似文献   

16.
1996年4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执行局会议上,我国的茂兰和天目山两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被接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至此,我国鼎湖山、长白山、卧龙、梵净山、神农架、博格达峰、锡林郭勒、武夷山、盐城、西双版纳、茂兰、天目山12个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该网络.茂兰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是我国亚热带乃至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残存的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布局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自然保护意识的加强,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建成自然保护区15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1个,占国土面积的12.9%,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以行政地理划分,造成了自然保护区的破碎化,这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形成不利因素。为此,我们建议在政府统一管理,以生态地理为本,将临近的保护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区来加强管理,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个更大的乐园。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同时,还对其分类体系结构、自然保护区范畴以及本标准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旅游必将是绿色旅游的主体。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40个具有国际意义(A级)的自然保护区和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阐述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开发意义,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两个方面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认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然保护区当前治理模式下普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资源管理权属不清、资金机制不合理、缺乏成本共担和收益共享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提出现阶段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采取多方参与、权责清晰、共同决策、成本共担和收益共享的共同治理模式的建议,并基于案例保护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调研,针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多方共治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对新构建的多方共治模式所需要建立的配套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