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评价区域的能量、物质、信息中已知的可定量因素对区域污染的积累影响,提出污染积累的评价模型及解释,模型的意义在于区域生态环境目标确定情况下,评价并使污染积累现状与区域生态环境目标的动态差距显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矿区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矿区环境质量的分层次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将矿区环境质量分为5个等级:清洁,较清洁,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通过利用模糊评价使复杂的定性问题定量化,更直观简单地掌握矿区环境的治理状态,并利用此方法对潞安矿区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方法用来确定主要污染物,污染行业,污染区域,污染源,有着一定意义,但选用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准确应用等标污染负荷评价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浅论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发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已从单纯依靠污染防治进入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新阶段。本文主要说明了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产生的背景、非污染生态影响的概念和特点,评价的方法以及实行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州河的污染底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底泥与流动水相的边界环境为研究对象,应用苏州河底的释放与耗氧规律,在控制地面水水质标准的环境基础上拟定了底泥评价分级标准,将评价的有机污染指标确定为未污染,污染、重污染底泥的类型级别。应用拟定的分级标准对苏州河的污染底泥进行评价,指出若对属于重类型的部分河段底泥进行整治,则整个市区段底泥释放至水相的深度,将接近地面水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未确知测度模型在湖泊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奇  李亚 《环境保护》2001,(4):27-28
本文将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湖泊水环境评价,并提出了确定污染指标权重的新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大气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度类分析方法,对上海市近几年大气污染物进行多因子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具有计算简便,实际污染状况,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海海域水质现状与趋势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污染监测资料和评价结果,我国黄海近海海域水质状况良好,但是河口、海湾等海区遭到污染,个别海区污染较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无机磷、油类。大部分海域污染呈逐年减轻的态势,个别海区污染有加重的趋势。由于黄海涡岸流的作用,污染仅限于我国近岸海域,一般不会影响邻国的海水水质。  相似文献   

9.
孔宪华 《山东环境》1995,(1):22-23,37
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及其修订说明水质评价建议选用的参数,采用污染指数法建立河流水质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河流水质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与标准类别的综合特征值比较,确定断面水质类别。实例表明,该方法所得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较为吻合,且计算步骤简单,信息利用较完全,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谈建立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损害评价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中  陈红枫 《环境保护》2007,(3B):22-25
近年来我国污染事件频发,同时由于法律和制度缺陷,不仅直接受害人索赔困难,污染事件造成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损失更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使社会蒙受极大损失。“两会”期间,环境问题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污染事件环境损害评价存在的问题,对比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关于污染事件的环境与自然资源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逐步建立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损害评价制度的建议,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又快又好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经实际验证表明,水地污染综合评价的神经网络法与模型综合评价及灰色聚类法相比,有计算简便、快速、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模糊数学法在大同矿区空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樊智军 《能源环境保护》2003,17(2):57-58,61
利用模糊数学法对大同矿区空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矿区空气环境质量属于污染级,其中口泉沟污染最重,其次为平旺地区,云岗沟污染最轻且达到安全级水平,矿区污染因子由重到轻依次为:TSP、SO2、CO、NOx。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行污染评价指标弊端,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污染评价指标,即R指数,该指标在保持了原指标特性的基础上,缩小了原指标评价结果的差异性,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准确和符合实际,经实用证明,指标可行,并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层次分析计算污染治理设施评价指标权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对全省污染治理设施调查的基础上.得出评价污染治理设施的13项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指标权重,实例计算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5.
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及Nemerow法可直观、方便地反映各污染物平均污染水平,但体现个别超标污染物的环境影响有欠缺。组合指数模式将超示和未超标两部分进行互无运算关系的组合,在评价污染物,特别是多污染物对区域环境的污染对及人体健康的影响上,具有环境卫生学及环境毒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本溪市地下水现状,调查了解本溪市地质环境特征,采用与污染起始值相比较的方法,评价其污染状况,通过计算地下水污染指标,划分地下水污染程度,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博尚水库的水质现状、富营养状况、年内变化、年际变化及主要污染物质入库量分析评价,找出污染特性,并针对污染特性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污染损失率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斌  谭界忠 《环境保护》1998,(9):21-22,24
本文利用污染浓度-环境质量损失曲线提出了一种以污染损失率的基础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新方法,使评价结果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列表明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污染治理方案论证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如何论证污染治理方案,提出了污染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方案论证的指标体系,初步探索了污染治理方案的评价方法。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简明实用,操作性强,能客观准确较全面地反映污染治理方案的优劣,为环保审查部门和建设单位和决策提供了可靠的评审结果。  相似文献   

20.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宜鹤  张慧 《环境科技》1997,10(2):7-11
建立了倍斜率隶属函数聚类法和质量指数法两种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新方法,通过实例应用,说明这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较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更为合理,实用,且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