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家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张家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历程,总结了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做法,即处理好全局与局部、治标与治本、城市与农村和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四个关系,为加强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营养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盐与重金属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营养元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重金属元素进行聚类分析。营养元素与重金属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重金属元素Cu、Cr、Pb和Cd相互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有机质与As和Hg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总氮与Hg呈极显著相关,与As呈显著相关,而与Pb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d呈显著负相关;总磷与As呈显著负相关。重金属元素间的R-型聚类分析结果将本论文研究的9种金属元素分为3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营养元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到4个因子,并进一步分析讨论了各主成分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境污染损害事件呈现高发、频发的态势,公众健康权益受到较大威胁。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与健康工作,已采取诸多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面临较多困境。因此,需进一步完善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其关键点在于树立并践行健康权理念,具体包括:将健康权写入《宪法》,加强环境与健康立法,建立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构建公众环境与健康素养教育制度,完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制度,形成有效的环境健康监管协作机制等措施,从而切实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4.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与调查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竣工验收监测与调查,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验收监测与调查涉及企业的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结合工作中的实践,提出了项目竣工验收监测与调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进行了讨论,以利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监测与调查工作的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测定挥发酚前处理方法进行简化,提出了采用水样与蒸馏水同时加入一次性蒸馏进行预处理。经过统计检验,该法与原法相比,不仅具有省时、省电等优点,而且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与原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工业城市污染土壤评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态毒理指标与传统化学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部分潜在污染企业进行了凋查与评估,并根据土地再利用要求进行初步分级。结果表明,大多数潜在场地的土壤污染状况都比较严重,必须修复后才能再利用。此外,生态毒性测试结果与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并非完全相一致,说明了把生态毒理指标与化学指标结合起来,衡量土壤污染程度的方法是比较科学的。  相似文献   

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改进与完善的方向必然是与决策体系的融合。以城乡规划为例,研究规划环评与城乡规划过程如何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实现融合。提出了城乡规划与规划环评整合的实施框架,并识别出城乡规划的10个重要的决策阶段。进一步,针对其中的5个重要的决策阶段,阐明了规划环评如何参与规划过程,从而实现规划环评与决策过程全过程的融合。此外,要使规划环评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使决策者将规划环评作为一种内部程序,而非外部强加的对其行政权力的干预。只有决策者认同规划环评可以成为部门协商与公众参与的平台,可以帮助其实现本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才可能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和采纳规划环评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在用汽油车简易测试工况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方法对在用汽油车在稳态ASM测试工况、IG195瞬态测试工况下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双怠速、怠速测试工况下的排放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车龄与排放的关系、发动机燃油供给方式与排放及与排放测试方法的关系,研究了排放因子与车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排放治理与系统综合能耗之间的协同优化与评价是解决我国环境与能源不堪重负的理论前提。针对燃煤电厂脱硫系统协同优化与评价的关键问题,基于湿法脱硫控制系统在线运行数据的支持向量机(SVM)智能深度自学习,构建了脱硫系统实时在线污染排放指标和系统综合能耗指标的协同预测模型,明晰了关键调控参数-污染排放治理-系统综合能耗之间的协同耦合规律,据此提出了工业级锅炉脱硫塔的污染排放治理与系统综合能耗的创新协同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出口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和系统综合能耗指标与氧含量呈负关联协同耦合关系,与浆液密度呈先减后增的协同耦合关系,而污染排放治理与系统综合能耗指标呈负关联协同耦合关系;提高氧含量并将浆液密度控制在约1 250 kg·m~(-3),可使系统污染排放治理与综合能耗指标均处于最优状态,协同优化可使系统综合能耗指标最大降幅达8.3%。示范工程验证表明:脱硫系统污染排放与综合能耗指标的协同预测模型精准可靠,其最大误差小于10%。综合上述结果,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回归方法可应用于工业级湿法脱硫锅炉的污染排放治理与能效评价,对实际脱硫工程的优化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均相介质体系下的复杂界面是污染物赋存与水质净化过程的载体,微界面反应过程是强化水质净化过程的手段与途径。设计构建针对不同污染物与净化目标的高效界面,阐明基于微界面过程的水质转化与净化机制,建立微界面水质净化过程调控方法,是饮用水质安全保障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非均相体系下微界面水质过程调控、微界面尺度物质相互作用强化、特殊功能的高效界面构建、非稳态条件下界面反应抑制等角度,综合论述了微界面水质过程调控、强化与控制的重要科学问题与饮用水质净化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国内外城市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研究的合作与交流,在我国环境保护部、美国环境保护署、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的支持下,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与美国环境保护署于2008年4月17~18日在上海共同组织了长三角区域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盖娅假说     
在古希腊神话中,盖娅是大地化身,自混沌中出生,生下天神,再与天神交合,生下海神。地、天、海就是这样来的。话说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举全国之力,与前苏联进行太空竞赛,除了登月,还探测太阳系其他星球。火星是太阳系中环境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一直受世人瞩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发射海盗号探测器,前往火星,侦测生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克里格插值与空间相关矩阵,研究厦门市SO2、NO2、PM10和PM2.5污染浓度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提取人口密度、道路面积比重、建设用地比重、地表温度及植被指数等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数据,划分研究区为生态区、居住区与工业区,定量评价了污染物浓度与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并识别出各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污染浓度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区递减的空间特征,其主要受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的影响;SO2与除地表温度外的其他影响因数均有较强空间相关性,PM10和PM2.主要与道路面积比重、建设用地比重具有较强相关性,NO2则与道路面积比重的相关性最强,污染浓度与影响因数空间相关性呈现出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区递增趋势;与按照行政区的划分相比,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区的划分显得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河流污染状态一般采用化学水质或生物等指标单独描述,目前尚缺少简便易行且可同时从化学与生物角度进行定量描述的指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与呼吸图谱联用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纳污河、自然水体与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水样的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河流微生物的呼吸特征。结果表明,光谱法可快速对河流有机污染物的种类进行辨别,而呼吸图谱具有识别河流自净能力的特点,其中类色氨酸(T峰与D峰)、类酪氨酸(S峰)、腐殖质(C峰)、富里酸(A峰)是指示不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呼吸图谱与荧光光谱联用(T峰)可快速对污染程度和自净能力进行区分,从而为河流的管理与自净能力的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的吸附去除过程与机制。对吸附处理效果较好的活性炭与纳米羟基氧化铁(α-FeOOH)进行了比表面积、Zeta电位等表面特性的表征,研究比较了双氯芬酸在活性炭与α—FeOOH2种材料上的吸附去除效果与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活性炭与α-FeOOH对双氯芬酸吸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9%和84.3%;双氯芬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主要是由于活性炭较大的比表面积与疏水分配作用,在α-FeOOH上的吸附主要是由于静电引力作用;活性炭与α-FeOOH对双氯芬酸的吸附去除效果均随pH的升高而降低;在pH=6时,活性炭与α-FeOOH对双氯芬酸钠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单位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9.98mg/g和58.96mg/g;活性炭对双氯芬酸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大鹏 《环境工程学报》2010,4(8):1681-1686
水源污染与水质标准提高之间的矛盾、传统污染物与新型污染物并存的客观现实、突发性污染事件频发的状况,为当今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饮用水质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污染物在水的循环系统中发生复杂的循环累积与转移转化过程,在处理与输配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形态结构转化过程,各种污染物及其中间产物在复杂介质界面体系下的复合毒性效应,对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综合控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应围绕水质污染控制、水质达标、水质健康风险控制等综合目标开展战略性、基础性与创新性研究,为我国饮用水质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构建高效、经济、可行的支撑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体系的生态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态效率分析方法,以废弃台式电脑电源为例,对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体系的2种不同策略进行模拟与比较,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模式。其中环境效应的评价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经济价值采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以人力收集与人工拆解、元件再利用为特点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策略的生态效率要优于以机动车辆运输与破碎、分选处理相结合的策略。从生命周期阶段看,人力收集运输相比机动车辆收集运输模式,并不存在明显优势。但在处理处置阶段,人工拆解与元件再利用的模式生态效率更高。综合考虑,建议在收集运输阶段应鼓励发展高效合理的机动车辆收集运输模式,在处理处置阶段应更多支持人工拆解与元件再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因素,能源发展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天津市经济正处在快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对能源的消耗依赖性很强,可能会导致能源紧张和供不应求。能源的短缺又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正确分析和处理好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对天津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很重要。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侧重从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结构(用煤炭消费量表示)、原油消费量和天然气消费量方面探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用GDP表示)的关联度。结果表明,5者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煤炭消费量和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均大于单位GDP能耗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天津市的经济增长对煤炭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硫酸亚铁铵与过硫酸钠对土壤中吡虫啉降解率的影响,实验设定两种降解试剂添加量均为0.2、0.5、1.0 mmol,土壤中吡虫啉质量浓度为33.0、49.5、66.0μg/g,农作物土壤为水稻、玉米与茶叶土壤,温度为-4、25℃。结果表明:1.0 mmol过硫酸钠与0.2 mmol硫酸亚铁铵对水稻土壤中吡虫啉的降解率最佳,最高可达98.8%,且前120 min内降解速率较快。3种吡虫啉浓度的降解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温度对降解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土壤中有机碳与pH越低,越有利于过硫酸钠与硫酸亚铁铵降解土壤中吡虫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伊利石与种植模式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土壤、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评价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添加伊利石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枸骨(Ilex cornuta var.fortunei)与绿萝(Epipremnum aureum)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枸骨抗逆性。添加1%(质量分数)伊利石后,各处理Pb有效态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而Zn有效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枸骨与绿萝间作模式下,土壤有效态Zn含量显著高于绿萝单种,而与枸骨单种无显著差异。间作模式下,绿萝地上部Pb含量高于单种107.92%,而地下部Pb较单种显著降低19.69%。因此,枸骨与绿萝间作可显著提高绿萝对Pb的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