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制订和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以迎接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文从人类发展现的演变谈起,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定义及其包含的基本思想,介绍了我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况。  相似文献   

2.
妇女在家庭生活和少年儿童教育方面的角色定位,使她们成为持续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关键力量。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落实,必须全面培养和提高妇女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起步,经过了农业文明,到现在建立了强大的工业文明,未来必然向生态文明前进。在迈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的不二选择。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集合并不断创造先进的思想、制度和技术予以支撑,自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3.
蔡竞 《四川环境》2002,21(2):86-88
本文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代哲学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朴素思想和治国主张,并指出其共同构成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的理论体系。同时,简要说明了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推进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三方面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熊海虹 《青海环境》2000,10(1):31-33,36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为科学的发展道路 ,是当今人类社会公认的发展准则。本文分析了青海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评价原则 ,初步探讨了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并构筑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
刘援  谢永明 《绿叶》2012,(5):25-31
世界可持续发展历程是人类认识自然、敬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环发大会后2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需要可持续发展,世界需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即将召开,面对绿色经济和国际合作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大会需要认真讨论,深刻分析,果断决策。协调立场、融合思想、统一步伐、协同合作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世界和平的需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伦理学角度探讨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用哲学的观点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亚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的共同发展战略。它将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是当前最新的一种发展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SWOT分析方法对三亚市旅游资源概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来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思想 ,它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 ,也对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环境教育。这种教育揭示的问题不仅仅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它警示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地球上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认识到人类自身活动在现在和将来对资源 ,对当地及全球 ,以至对整个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人们对各种促进或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环境等影响力的认识 ;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人们的意识、能力、态…  相似文献   

9.
政务要闻     
《中国环境管理》2012,(3):16-19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并发表了《共同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的演讲。温家宝提出,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杨光 《环境教育》2000,(6):9-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广阔的前景。在联合国《 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所以,教育在人类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行进的过程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理论上,已经有相当多的论述说明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但在实际过程中,绝大多数教育者则采用了“面向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想法进行环境教育,仅在其中浸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开发是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一个切入点。本研究以北…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质量的优劣无疑应成为评价生活质量是否提高的标准之一.同时,保证资源具有可持续的支撑能力更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应体现出环境与资源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开发现实可行的方法,以用于制定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规划.本文从物质平衡的角度出发,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作为中介体,针对区域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将环境成本和资源价值体现在区域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方法,并探讨了如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区域规划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能源产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能源产业在可持续理念下的六大战略,即:(1)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技战略;(2)在能源消费上,要立足中国实际,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煤、油、气等多能源并举的多样化战略;(3)在能源供给上,考虑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应当加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4)在能源生产上,要积极开发各种能源,尤其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新能源战略;(5)在能源产业上,要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开展节能活动,实施节能优先战略;(6)在全局发展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J际情况,要实施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3.
In the ligh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has an increasing role to play in addressing people–environment congruity. People–environment congruity refers to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his or her (especiall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the match between individual life satisfaction and objective standards of living. Promoting human well-being requires looking beyond singular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and considering people's overall relationship to their environment. This leads us to look at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s the place where people–environment congruity is crucial, and to propose a framework of analyses of the conditions of congruity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in relation to the individual and social expression of well-being.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 implications of people–environment congruity for research and policy-making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测试及其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生产力、稳定性、维持性和公正性四个方面对成都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在充分考虑成都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和水平的基础上,设置了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与效益、人口及生活质量、资源与环境、社会稳定与社会保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个层次的41项目标;并着重从产业经济、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保护和城市集约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成都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维波 《四川环境》1995,14(4):32-37
在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斟前失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二者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同一重大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即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物质保障。虽然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问题产生于经济发展,但是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创新的生态思维--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的必然结果,由于城市建设过程中依照的是传统思维模式,导致各大城市均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城市病。因此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生态思维的观念,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与可持续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探讨。针对英武山村旅游资源品位不高、定位模糊、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市场竞争的威胁等问题,提出了英武山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整体统筹与乡村特色的关系,同时,应坚持科学发展、可操作性、多产品并举、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应当确立生态文明观并建立持续发展的技术体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探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统一,还要重新审视我国环境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9.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an increasing emphasis placed on planning systems in most advanced capitalist societies to develop a mor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resulting in policies to increase residential densities. Although belief in the virtues of the compact city approach is now widespread among the policy community, questions remain relating to the ‘sustainability versus liveability’ implications of compact city environments. In this regard, while the public may support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there is a perception that high-density development poses too great a cost on individuals' quality of life. Combin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data,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density living and neighbourhood satisfaction within the central city.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many instances, it is not high density per se that is the source of dissatisfaction for respondents, but rather other related factors such as environmental quality, noise, lack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traffic and lack of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农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妥善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唯一选择。本文结合新疆实际,深入分析和研究了新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具有的基本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了新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