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冶金企业煤气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如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1.04"煤气中毒重大事故,造成21人死亡,9人受伤的惨剧。为有效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通过对近年来煤气中毒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了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河南济源钢铁公司一起煤气中毒事故的分析,提出了具体和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钢铁企业事故预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我国钢铁企业事故预防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研究重点,基于文献查阅,将事故预防从企业安全管理和事故诱因研究两方面进行分析,概括了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进程,并指出不同类型企业在安全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钢铁企业现有安全管理过程中关于管理方法、管理方式、管理目标、管理责任及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汇总钢铁企业事故产生原因的重要分析指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现有文献在事故诱因方面的研究内容。最后从4个方面指出我国钢铁企业在今后事故预防中对安全管理模式及事故诱因研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河南济源钢铁公司一起煤气中毒事故的分析,提出了具体和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论述冶金企业煤气的特点和中毒机理,从历年煤气中毒事故案例中选取几起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运用FTA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从“预防为主”观点出发,对煤气设施从设计、安装、使用和维修等方面提出了预防煤气中毒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煤气中毒、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其教训是极其沉痛的。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11,(10):73-73
2011年8月1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7·28"煤气中毒事故的通报》,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类似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不断深入开展,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趋于稳步好转。本文分析了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并就近年来大中型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冶金物理化学、炼铁学、炼钢学方法结合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现场调查、分析了钢铁企业的生产、安全现状;认为我国炼钢、炼铁企业,从规模、冶炼及连铸过程机理、防护层次等方面看,固有危险性高,且不次于化工行业。钢铁企业本身固有危险性大,生产、设备事故易导致安全事故,防护层次少,生产管理中过于依赖技术骨干的经验,一些企业安全设计存在某些问题,以及管理上的问题,都是钢铁企业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0.
何兴菊 《劳动保护》2002,(12):36-36
高炉煤气(主要成分为CO气体)是钢铁企业在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并在生产过程中加以回收和利用。但是,由于煤气的特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其中毒机理为:CO气体进入肺泡后,通过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使血红蛋白转变为碳氧血红蛋白,此时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而致人缺氧死亡。某厂近年来连续发生数起煤气中毒死亡事故,反映出企业在管理上的不足和安全防护措施上的不力。笔者就其中一例具有代表性的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一些规律,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姚丹成 《安防科技》2004,(10):35-35
煤气是炼钢厂的主要副产品,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功能,并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离解,从而导致低氧血症。2003年6月29日,某炼钢厂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接到报告后,作者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参加事故调查及中毒人员救治,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钢铁企业对氧气需求量巨大,各个钢铁企业设有不同规模的氧气、液氧储罐。但是,氧气、液氧具有助燃、爆炸等特点,储罐一旦泄漏,遇到可燃物或明火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一)火灾、爆炸危险性氧气属助燃气体,浓度超过23%的氧气有着火的危险;遇到可燃气体如丙烷或油脂等可燃物质,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月31日19时30分左右,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钢)能源公司在对余热发电9#锅炉检修作业中发生一起煤气中毒较大事故,造成9人死亡、2人受伤。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严肃查处问责,督促各地区、各钢铁企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  相似文献   

14.
周远生 《安全》2004,25(2):30-30
本文介绍了一起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煤气泄漏,因施救不当造成3人死亡、29人煤气中毒的重大事故,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提出避免盲目施救扩大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23日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在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富含硫化氧的有毒气体从钻井喷出达30m,并随空气迅速扩散,造成重庆开县高桥镇及周边镇村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6万多人被迫疏散转移,9.3万多人受灾。在“12·23”井喷事故5周年之际,我们重新解析这一惨重事故,以敲响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的警钟。  相似文献   

16.
生产和使用煤气的工业炉窑在检修或发生突发事件时,由于没有考虑到烟囱高度引起的抽力,忽略煤气管网是一个“连通器”,从而导致煤气中毒或发生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现介绍2例。  相似文献   

17.
陆智光 《林业劳动安全》2007,20(4):38-39,43
民用煤气具有使用量大、使用范围广,发生事故后果严重等特点.本文从民用煤气设备的选购、煤气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理、煤气中毒的症状以及救助等方面,对民用煤气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有助于防止民用煤气事故的发生,也可以为煤气中毒、爆炸事故的分析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重庆开县"3.25"天然气井泄漏事故原因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重庆开县"3.25"井漏事故进行了纵向剖析,并与"12.23"事故的横向原因作了对比,并分析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降低本地区石油天然气开发事故发生率的防范措施。"3.25"事故主要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孔隙发育、套管破裂引起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甲烷对温室效应的作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担心事故"经常化"以及对当地群众的心理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公司通向居民生活区新建埋设煤气主管道发生泄漏事故的剖析,全面分析了引起泄漏事故的因素。找出了事故的原因。对预防煤气管道泄漏,确保煤气管道的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对钢铁企业、市政建设等所涉及的各种埋地管道、电缆的安全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炉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条件:形成煤气中毒区、人在中毒区、煤气进入呼吸道。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要想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必须针对造成事故的各个条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一旦发生了中毒事故,应采取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