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国际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政禹 《化工环保》2004,24(Z1):434-441
概述了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内涵;从国际环境公约、危险化学品立法、清洁生产、产品绿色化、企业的责任关怀以及公众知情参与等方面概述了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国际发展趋势;对加强我国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宁作为我国知名服装品牌,自2006年开始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从2009年开始正式在其企业社会责任年报中体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李宁形成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及实施效果,对我国服装企业的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环境保护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重点从完善管理体系、加大管理力度、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十三五"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发现对危险废物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处置能力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基础和能力薄弱等问题。《"十三五"方案》一是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将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与环境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4.
杨再鹏  吕中庆 《化工环保》2006,26(4):287-290
介绍了责任关怀产生的缘由、内容、标志、意义及世界化工行业推行责任关怀的现状与方法,指出责任关怀是化工行业不断改善环境、健康和安全行为的承诺,最具标志性的行为是公布年度环境、健康和安全报告,本质是对职工、邻居和公众健康的关爱。分析了我国化工行业推行责任关怀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中电子废弃物的治理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重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治理电子废弃物的一项有效的环境政策手段。通过对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实践上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的借鉴启示,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杨再鹏 《化工环保》2014,34(5):467-469
分析了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热点问题。指出化工生产的环境风险是可控的;环评报告书中应将环境风险的预防作为风险评价的重点,同时要积极推进责任关怀,将企业每年度外排的各种污染物的数量及削减量如实公布,让公众了解企业在预防污染方面的进步和尚存的问题。提出了精简环评报告书的途径:编写环评报告书简化本;突出环评报告书的重点,将污染预防和治理措施作为环评报告书最重要的章节之一;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的准确性等。  相似文献   

7.
石化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淑艳  张卫 《化工环保》2004,24(Z1):469-471
石化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是对石化企业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及其环境后果进行调查和确定的过程,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不确定性3大特征.评价的核心是识别风险和后果计算,桥梁是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最终目的是降低风险.此外,在改进石化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程序基础上,就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电子废弃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已成为固体废物中最大的重金属污染源.长期以来,由于对电子废弃物问题缺乏足够认识和有效管理,电子废弃物对人体健康及生活环境可能构成的危害常常被忽视.实现电子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关键是明确企业、政府和公众在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处置和再利用整个过程中的相关责任.因此,解决电子废弃物的问题,首先要对相关行为主体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仍存在回收无序、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困难等问题,而其症结在于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责任分配的不合理。在定义电子废弃物环境资源成本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电子废弃物环境资源成本分担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过程责任分担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确定责任分担原则,提出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分担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化和贸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对贸易中的隐含碳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梳理了隐含碳的概念及估算方法,首先对隐含碳概念以及渊源进行阐述;其次,归纳分析3种碳排放责任的认定原则,由此判定共同负责制应是断定一国隐含碳责任的依据;第三,对目前3种估算隐含碳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关系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