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动态     
酰基氨基酸用作磷矿精选的浮选剂。生产酰基氨基酸产生的工业废水主要含高脂肪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等)、氨基己酸和酰基氨基己酸、酸的钠盐以及己内酰胺。废水的COD达6500毫克/升。采用活性污泥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在有效容积为3.2升和水柱高为1.5米的混合曝气池进行实验模拟,通入的空气量为39米~3/米~3。在进水COD为300毫克/升和曝气周期为6小时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经一个月才慢慢驯化。在头两个星期内,污泥浓度从3.3克/升降至1.5克/升,污泥指数为147—170毫克/升,并出现少量的泡沫。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我厂废水处理是由日本进口的活性污泥鼓风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完成的。其运转工艺条件为:pH5.5—7.0,温度30±5℃,曝气池污泥浓度为5000ppm(实际运转为3000一5000ppm),污泥负荷为0.3公斤BOD_s/污泥公斤  相似文献   

3.
曝气池中DO分布及COD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安 《化工环保》1996,16(1):53-54
曝气池中DO分布及COD变化规律的探讨1前言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采用推流式,废水和回流污泥混合后由曝气池一端流入,经廊道由曝气池另一端流出。空气管在池中各廊道均匀地分布,为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提供足够的氧量。为了正确地调整启开风机台数,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酸性废水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以硫酸法钛白为例,每生产一吨钛白,约产生250吨浓度为4—4.5克/升的酸性废水,年产千吨的钛白粉厂,每小时约有25吨废水排出。处理低浓度酸性废水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膨胀中和塔法和滚筒中和法,此二法的中和介质都是用石灰石或白云石。反应式为CaCO_3+H_2SO_4+H_2O=CaSO_4·2H_2O↓+CO_2↑生成的CaSO_4·2H_2O(石膏),其结晶属于单斜晶系针状结晶,比重2.32,极不易溶于水,10℃时的溶解度为6.1×10~(-5),在冷水中(<65℃)比在热水中的溶解度稍大,10—65℃为0.2克/100毫升左右,在100℃时为0.16克/100毫升。一般实际操作温度不大于65℃。由反应方程式可见,一分子的硫酸生成一分子的石膏,1吨含4.5克/升硫酸的  相似文献   

5.
《化工环保》2005,25(2):164-164
采用该硝化方法,使氨性含氮液和在质量浓度约100mg/L的低浓度硫酸胺溶液中培养4—8周的硝化菌(AL菌)优先繁殖,AL菌固定于载体上,于硝化槽内在好氧气氛中进行硝化处理,同时将该硝化槽内的亚硝酸性氮浓度与氨性氮浓度的比例控制在2—10的范围内。采用该专利可以避免AL菌在硝化槽引起硝化反应速度急剧下降的现象,从而保持硝化反应的平稳进行。/CN1533989,2004—10—06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处理含Cr废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Cr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高效还原Cr(Ⅵ)的土著微生物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通过摇瓶单因素实验对所筛选的土著微生物处理含Cr废水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处理条件为废水Cr(Ⅵ)质量浓度为301.4mg/L,细菌接种量为20%,反应温度为30℃,废水pH为10.0,震荡速率为100r/min。模拟连续化工废水处理实验表明,在最佳优化条件下,处理后废水的色度、悬浮物以及细菌浓度分别为48倍、65mg/L和60个/L,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赵新 《化工环保》2011,31(5):444-446
根据炼油厂废水水质情况,利用现有装置和条件,通过改进工艺,重点控制生物硝化条件,达到降低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废水达标排放的要求.将均质池做为曝气池前有机物的预处理装置,曝气池进水COD 可由420 mg/L 降至322 mg/L,平均COD 去除率为23.3%.在均质池和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处投加NaOH 溶液,使系统pH ...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硫橡胶排水沟底泥,在以硫代硫酸盐为主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硫杆菌,不但对硫代硫酸盐有很好的氧化能力,而且对硫化物、多硫化物和游离硫都有很好的氧化能力。因此,在多级串联的曝气池申,可直接处理聚硫橡胶废水。当与悬浮粒子生物膜法联合处理聚硫橡胶废水时,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向曝气池投加占池容积0.2%的烟道灰作为悬浮粒子,可使曝气池的容积负荷提高到1.37公斤COD_(cr)/米~3·天,曝气时间由原来的70小时左右缩短至36.8小时,在进水COD_(cr)2000—2680毫克/升时,出水 COD_(cr)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COD_(cr)去除率为90%。  相似文献   

9.
我厂硫酸生产年产量为12万吨,采用一转一吸水洗净化流程,尾气中SO_2浓度约3—4%,超过排放标准3倍,每年约有3500吨SO_2排入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根据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情况,我厂选择了氨法吸收硫酸尾气的方案。采用该法处理后,我厂尾气中SO_2浓度最高为108公斤/小时,最低时只有36公斤/小时(62米高烟  相似文献   

10.
采用Fenton氧化—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废水,优化了Fenton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H_2O_2加入量4 g/L、Fe2+加入量200 mg/L、反应温度60℃、废水pH 4、反应时间6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Fenton氧化出水COD为200~250 mg/L,DBP质量浓度约为0.10 mg/L;在污泥质量浓度2 000 mg/L、DO 2~3 mg/L、水力停留时间8 h的条件下,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出水的COD基本低于50 mg/L,DBP质量浓度约为0.05 mg/L,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聚醚起始剂是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重要原料,是以苯酚、甲醛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在80℃搅拌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得的。反应完成后,真空蒸馏脱水,蒸出水即为待处理废水,组成为:COD125000—150000毫克/升,苯酚250—300毫克/升,甲醛800—970毫克/升,二乙醇胺2000—2200毫克/升,pH10—11,外观为淡酱色透明液。  相似文献   

12.
耿凤华  张书武  宫磊 《化工环保》2018,38(2):217-221
选取甲苯、乙酸乙酯为目标污染物模拟印刷有机废气,采用生物滴滤塔对其进行处理。从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筛选出3株能够高效降解甲苯、乙酸乙酯的优势菌种,经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实验结果表明:增大乙酸乙酯配比对VOCs去除率影响不大,而增大甲苯配比导致VOCs去除率下降明显;在进气VOCs质量浓度为约800 mg/m3(甲苯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1∶1)、气体空床接触时间为300 s、菌液喷淋量为800 L/h、菌液温度为25 ℃的条件下,VOCs去除率可达约99%。生物滴滤塔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菌种进行再鉴定,结果与处理前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以FeSO4化学还原法为对照,开展硫酸盐还原菌原位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法处理后,土壤中Cr(Ⅵ)含量从6.48 mg/kg降至0.95 mg/kg,下降率为85.33%,修复后的土地质量符合国家一类建设用地的标准;土壤浸出液中Cr(Ⅵ)质量浓度从0.162 mg/L降至0.004 mg/L,下降率为97.53%;土壤中硫酸根浓度略有降低,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显著增加。微生物原位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效果好于化学还原法。  相似文献   

14.
复合生物曝气工艺处理化纤生产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化工环保》2004,24(4):305-306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所排生产废水中以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等有机物为主,有机负荷变化较大。复合生物曝气工艺是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有机结合的高效废水处理工艺。即在普通活性污泥工艺的曝气池中投加各种能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表面的载体,利用载体容易截留和附着生物量大的特点,使曝气池中同时存在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充分发挥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由于该工艺兼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的工艺特点,反应系统中厌氧和兼性厌氧菌的比例较高,生物膜中丝状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较多,且食物链稳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滤—反渗透(RO)—蒸发—结晶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的RO浓水,实现了RO浓水的“零排放”.试验结果表明:经加碱、微滤后,污水硬度平均减小率为98.8%,排出的滤渣平均质量分数为9.4%,减少了污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对后续RO膜的污染;微滤产水无需降低pH,可直接进入RO系统,电导率减小率可达98.0%;蒸发可将总固体质量浓度由13 290 mg/L增至172 155 mg/L,产水电导率为66 μS/cm.  相似文献   

16.
用8013型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当反应温度控制在160—225℃、空速为5000—10000时~(-1)、加氨量 NH_3/NO_x 约为1时,可使气体中氧化氮浓度从500-2500ppm 下降到0-100ppm,消除率达95%以上。并且该工艺设备简单,无二次污染,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活性炭吸附柱法富集空气中微量对甲基苯甲酸甲酯(PTME),以二硫化碳解吸,解吸率稳定在94—95%。解吸液以硅酮弹性体Ⅳ为固定液的气相色谱法(FID 检测器)分离测定。PTME 与苯甲酸甲酯(BME)的分离度为1.64,最低检出量1.25×10(-9)克,进样量为1微升时,最小检测浓度为1ppm。内标-峰高比定量法测定,数据稳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73%。以每分钟1升的速度采样可捕集完全,采样测定结果证明由解吸率校正的测定数据符合客观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8.
国外动态     
最近,日本荏原水处理公司综合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型生物流化床的载体——聚胺酯泡沫塑料。这是一种空隙率在95%以上的连续气泡型泡沫塑料,载体的表面和内部均能附着微生物。该研究所对泡沫塑料的材质、孔数,以及载体尺寸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确定用聚醚型的泡沫塑料作载体,耐磨损强度优于聚酯型。在实验装置上运行700天后,聚酯型泡沫塑料载体的重量减轻了36%,而聚醚型泡沫载体没有变化。聚醚型泡沫塑料载体  相似文献   

19.
唐伟枫  刘敏  陈滢  汤伟 《化工环保》2017,36(5):509-513
以相对产甲烷活性(RA)和COD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浓度甲苯二胺对厌氧污泥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苯二胺质量浓度为0~150 mg/L时,RA接近100%甚至高于100%,COD去除率为91%~93%,与对照组无差别,对厌氧微生物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当甲苯二胺质量浓度为200~400 mg/L时,RA为75%~95%,COD去除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属于轻度抑制;当甲苯二胺质量浓度高于400 mg/L时,RA在70%以下,COD去除率降至85%以下,属于中度抑制;且随着甲苯二胺质量浓度增大,RA减小、COD去除率减小,抑制作用增强。因此,为了防止甲苯二胺对厌氧污泥微生物活性的抑制,甲苯二胺质量浓度应控制在0~150 mg/L。  相似文献   

20.
贺艳云  徐仲均 《化工环保》2015,35(3):231-235
采用顶部种植黑麦草的微生物填料塔,对模拟正己烷废气进行生物过滤处理。研究了反应温度、入口正己烷质量浓度、填料层高度对正己烷去除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填料塔中细菌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黑麦草强化生物过滤的适宜反应温度为25℃;正己烷出口质量浓度随入口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填料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反应温度为25℃,入口正己烷质量浓度为100~500 mg/m3、填料层高度为600 mm的条件下,出口正己烷质量浓度为0~46 mg/m3,均低于GBZ/T 2.1—200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对正己烷的限值(100 mg/m3);相同条件下,种植黑麦草的填料塔的正己烷去除率明显提高,细菌浓度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无黑麦草的填料塔,说明黑麦草显著促进了正己烷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