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对东南帕米尔含锡钨稀有金属花岗岩进行了建造-地球化学分析。业已查明,伴随有锡钨矿化的稀有金属花岗岩,为复式二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系列(K_(1-2))的一部分,并且在本质上具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东南部未蚀变含锡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含二价铁高,其Fe/(Fe+Mg+Mn)>0.75,而无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含Fe较低,其Fe/(Fe+Mg+Mn)<0.65。具含锡专属性的花岗岩和无矿花岗岩的这种差别,在其他层状硅酸盐,特别是绿泥石中也能见到。与该区无矿花岗岩中黑云母和白云母相比,含Sn花岗岩的黑云母和白云母中Be、Cs、(F)、Li、Mo、Rb、Sc、Sn、Tl、(Y)和Zn的含量较高,而Ba的丰度较低。无矿花岗岩蚀变的结果也在云母中违成类似的富集。在这些元素中,由于Sn和Zn丰度高并且在黑云母退变为绿泥石的过程中得以保存下来,因而它们是判别无矿花岗岩和含锡花岗岩/蚀变花岗岩的最有用的痕量元素,而层状硅酸盐的Sn含量则是比Zn含量更好的指示剂。未蚀变含锡花岗岩层状硅酸盐中的金红石包襄体含Nb_2O5高达26%。Ta含量往往随Nb含量的增高而增高,但在形成伟晶岩矿床的花岗岩的金红石包襄体中,Ta的含量特别高。含锡花岗岩中的金红石包裹体也可以具有相当高的Sn、W含量。无矿花岗岩的金红石中Nb、Ta、Sn和W的含量低,但Sn和W随蚀变增强而增高。同时,层状硅酸盐的Fe/(Fe+Mg+Mn)比值和Sn含量及金红石的成分可用来确定花岗岩的Sn矿化远景。  相似文献   

3.
广东始兴良源铌钽铷钨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始兴良源铌钽铷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岭东段地区实施钨多金属矿调查评价中找到的具有大型远景的铌钽铷钨多金属矿床。最新成果显示该矿床主要有五种矿化类型:云英岩型铌钽铷钨多金属矿、白云母化钠长石花岗岩型铌钽铷钨多金属矿、石英脉型钨矿、破碎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和矽卡岩型白钨矿,且以白云母化钠长石花岗岩型铌钽铷钨多金属矿潜力最大。矿区含矿花岗岩具明显分异演化特征,自上向下为:似斑状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二云母钠长石花岗岩—中细粒白云母化钠长石花岗岩—云英岩的分异演化系列;含矿花岗岩蚀变分带清晰,自上向下为:白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钾长石化三带,矿体以云英岩、细粒白云母化钠长石花岗岩为主,石英脉次之,矿石矿物主要有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辉钼矿、钨铅矿、钼铅矿、砷铋矿、辉铋矿、辉锑矿、褐钇铌矿、铌钽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铀钍矿、白云母等;初步研究表明广东始兴良源铌钽铷钨多金属矿体可能为深部含矿岩浆经分异演化形成,矿床具有品位稳定、规模大的特点,成矿元素复杂,主要为Nb-Ta-Rb-W-Mo-Sn-Bi组合,并富含Be、稀土、Ag等。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南岭东段地区找矿新突破,而且对整个南岭乃至华南地区铌钽铷钨多金属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长期以来,不少地质学家都把含钽花岗岩看作是燕山晚期演化的产物,而含铌花岗岩则是燕山早期分异的结果。迄今对燕山期时代的划分总未一致,但大体上燕山早期在165—190Ma;晚期则是139—70Ma。笔者根据414矿床及其邻区的钾-氩法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认为,含钽花岗岩成岩成矿时代属燕山早期。这与已往的资料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5.
<正> 引言 Tarson和Kozlov(1973)曾利用Rb/Ba和Rb/Sr比值作为花岗岩含Sn、W、Mo潜势的指标。Lawrence(1974)也认为Rb/Sr比值可作为酸性花岗岩含矿潜势的有用标志。Beus和Grigorian(1977)把Mg/Li作为含锡花岗岩的标志。Oliveira和Pereira(1980)认为,花岗岩的K/Rb、Ba/Rb、Mg/Li和Rb/Sr比值  相似文献   

6.
<正> 由于对科罗拉多州含辉钼矿的第三纪火成岩中原生副成分重矿物的现代矿物学和化学的研究,使我们得以研究前寒武纪的红皮花岗岩。该花岗岩是大约距今10亿年侵入的派克斯山大岩基(图1,2)的一个晚期侵入体。 本文主要的目的旨在确定新鲜无矿化花岗岩中副矿物组合;测定岩石和矿物中锡、铌、钽等元素组成的变化和寻找锡、铌、钽、钍和稀土元素的主要富集  相似文献   

7.
<正> 所谓“复杂锡矿石”,是指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并以锡矿物为主的、具有复杂结构的锡矿石。对锡矿石,特别是对复杂锡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对于指导矿床评价和采选利用有很大的意义。东南亚地区(以下简称“本区”——译者注)含锡矿物可分为以锡为主要成份和非主要成份的两组。前者包括锡石和锡石的变种——木锡矿、四方黄锡矿、其它锡的硫盐、马来亚石以及水锡石;后者系指产于花岗岩类中的含锡云母、钛铁矿、锆石等矿物。此外,还  相似文献   

8.
<正> 对南威尔士新英格兰三个地区的锡矿化花岗岩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是否有可用来区分锡矿化花岗岩和无锡矿化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准。锡的中子活化分析结果与别处报导的结果一致,锡矿化花岗岩的锡含量为15—30微克/克,而无锡矿化花岗岩一般为5微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南岭东段风化壳淋积型矿中含稀土矿花岗岩层中暗色包体的地质特征,发现分布在岩体中的大量暗色包体具流面和流线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辉石和斜长石,具典型的辉长结构。暗色包体低硅、钾和钠,高钙、铝、镁、铁、钛和锰,属亚碱性—铝不饱和型;富集U、La、Pr、Nd、Sm、Dy,亏损Nb、Sr、Zr、Hf、Ti等微量元素;REE总量低于寄主含矿花岗岩层稀土总量,Ce和Eu具有明显的负异常。这些特征说明暗色包体的原岩可能来自早期基性岩,其形成与燕山早期陂头岩体的分异演化关系密切。与南岭地区花岗岩中此类暗色包体进行对比,有助于在该区寻找稀土矿床和稀有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南岭东段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岭东段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钨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区实施钨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找到了一批具有中大型远景的与花岗岩有关的新类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特别是在复式岩体中的花岗岩型新类型钨钼多金属矿床(简称"体中体"式钨钼多金属矿床)和受中、上泥盆统地层控制的层控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不仅实现了南岭东段地区找矿新突破,而且对整个南岭乃至我国华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找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南岭东段地区钨锡多金属矿找矿新成果,通过该区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建立了南岭东段地区钨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提出了南岭东段地区今后钨锡多金属矿找矿方向应重点注意与燕山期复式花岗岩有关的"体中体"式钨钼多金属矿床和中、上泥盆统控制的层控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寻找。  相似文献   

11.
华南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地幔热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东部沿海地区以广泛发育中生代花岗岩及火山岩为特征。由于华南花岗岩与钨、锡、铍、铌、钽、稀土和铀等矿床密切有关,它们的成因一直成为国内外地质学者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过去三十余年来的工作,已在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成因系列及成矿作用等方面有较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未曾解决,如1982年在南京召开的国际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今后急待解决的课题有:(1)花岗岩地质研  相似文献   

12.
<正> 造山运动过程,包括褶皱、变质和花岗岩化等多个阶段,它的主要化学结果是某块大陆壳的形成。由于花岗岩类是大陆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花岗岩类的成因问题就和大陆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已提出两种极端的理论: (1)大陆壳是在整个地质时期里通过连续的分异作用由地幔形成的。 (2)大陆壳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由地幔一次分异形成的,以后这种物质便不断再循环到新的地壳中去。  相似文献   

13.
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之武夷山褶皱带中的中武夷山隆起区西缘南段,付坊花岗岩体西缘、会同花岗岩体北东缘与震旦纪洪山组片麻岩、片岩接触带伟晶岩密集区.矿化伟晶岩大多受NE、NW、NEE向节理控制.矿区内已发现14个矿体,它们常呈脉状,延伸40~150 m.矿石为花岗伟晶结构,似文象结构和块状、条带状构造.含锂的矿物主要为锂辉石、含铌、钽的矿物主要钽铌铁矿、铌钽铁矿.它们主要分布于分异晚期的块体带中.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该矿床为岩浆一交代花岗伟晶岩型矿床,成因上与付坊和会同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 花岗岩类熔体按其成因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1)地幔物质中玄武岩质的选择性熔融而形成的酸性分异产物;2)地壳物质经过重熔而形成的熔体。这样,由地幔物质和地壳物质都能生成含矿的花岗岩浆。金矿化总是倾向于赋存在控制着不同类型的金矿化和各种岩浆作用的地壳深大断裂带及其交汇处,这就可以认为,壳下来源的金参与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年轻的Afu花岗杂岩面积约373公里,在144±2百万年前侵位。它位于尼日利亚年轻花岗杂岩组的最南部,并与早侏罗到晚侏罗世期间侵位的其他年轻花岗岩套非常相似。杂岩体提供了年轻花岗岩区冲积的锡-铌铁矿矿化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时代介于30~450Ma之间的部分钻石和全岩样品的研究,本文绘出并讨论了取自阿尔卑斯地区花岗岩类的第一批初始Hf同位素组成。资料分析表明排变质与变质花岗岩类错石的Hf同位素组成介于0.2824~0.2829之间,具有一致U-Ph年龄的石其初始176Hf/177Hf同位素比值比具反向不一致U-Ph年龄的抬石要高得多,后者已受到校老的、含较少放射性Hf钱石的混杂。相关的Nd-Hf地壳停留年龄已通过模式参数/f(Sm/Nd)约为1.6(相对亏损地但)和1.2(相对地壳中的元素分异作用)而进行了计算。这一模式说明总地壳的176Lu/177Hf同位素比值…  相似文献   

17.
<正> 在长期对南岭花岗岩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于1975年就提出了花岗岩分异作用中有液态分离的现象,随后,在1981年南岭花岗岩讨论会上,较详细地列举了在南岭燕山期花岗岩晚阶段的岩体边缘存在一些“液态分离”的地质现  相似文献   

18.
花岗岩通常被看作是岩浆系列岩石的端员,它或在结晶分异作用过程中产生,或在斜长石-钾长石-石英成分的共结物的熔化过程中产生。第一种说法的根据是,在自然界可以看到从玄武岩—安山岩到英安岩—流纹岩成分的在时间下的喷发系列,而第二种说法的依据则是,不曾发现地壳的某些花岗岩岩体与玄武岩或其类似岩石的联系。根据这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的副矿物(其中包括锆石)是金属元素和挥发组份的主要富集者,也是岩浆杂岩的成矿专属性指示剂之一。但是直到最近对金属元素在副矿物中的存在形式的研究还很不够。本文作者利用MS—46型电子探针,对苏联不同时代(锡和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研究,从而进一步认识和发展了早先对于矿化花岗岩成因的论述和金属元素及挥发份元素在造岩矿物和副矿物中的分布特点。作者研究了下列各时代的稀有金属和锡矿化花岗岩中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为了讨论锡的成矿作用,必须考虑有关锡矿床的下列基本观察资料:(1)绝大部分原生锡矿床与花岗岩存在着紧密的时间、空间联系;(2)这些花岗岩对锡以及其它不相容元素(如 F、Li、B、Cs 等)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