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两种载体用于生物转笼处理生活污水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投资省、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量少、动力消耗低、维护管理方便的新型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非常重要.文章对传统 生物转盘进行改良,制成填料式生物转笼反应器,对比研究了颗粒活性炭与多而空心球载体生物转笼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的性能.研究表明,颗粒活性炭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较多面空心球反应器高5.6%,对TN的平均去除率...  相似文献   

2.
本主要对有机磷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试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温式氧化法处理废水,COD和有机磷去除率分别为56.3%和90.3%,BODs/COD由0.14提高到0.47。采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活性炭法,若混合废水稀释后直接处理,在选定条件下,COD去除率分别为74.0%和81.4%;经温式氧化稀释后再进行生物处理,COD去除率可增加近8%。  相似文献   

3.
采用颗粒活性炭厌氧生物流化床处理某农药厂生产废水。研究了AFB反应器在中温(30±2)℃条件下处理农药生产废水的性能,实验表明:在进水pH为7.0~7.5,水力停留时间为4h,回流量控制在使活性炭处于流化状态下,当进水COD浓度1400~2000mg/L,COD去除率达到44.99%~86.72%,有机容积负荷达12.08kgCOD(/m·3d);并初步研究了废水中氮元素去除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ABR-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纤维板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程为例,介绍了折流厌氧反应器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纤维板生产废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达到97%,出水水质为110mg/L,能够满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生物活性炭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比了不同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去除COD效果的影响.每升活性污泥中活性炭投加量为0、100、300 g的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100个周期平均COD去除率分别为12.9%、19.6%、27.7%,表明BAC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并且COD去除率与投加量呈正相关关系.曝气8 h反应器中二氧化碳(CO2)产生量依次为109、193、306 mg,表明生物分解量也与投加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认为COD去除率与投加量的正相关关系是由于吸附与生物再生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再生是BAC能够生物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混合染料化工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华  高廷耀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1):549-550
在常温条件下,采用水解酸化-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煤渣吸附工艺处理染料生产废水。废水进水CODcr为d740mg/L,BOD5为220mg/L,色度500倍,经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80%以上,BOD5去除率为90%以上,色度去除率为90%左右,出水CODcr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生物活性炭流化-泥滤耦合硝化与反硝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生物活性炭流化-泥滤耦合系统,以果壳活性炭为载体,通过连续进水试验研究了系统的硝化与反硝化特性.同时考察了生物活性炭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反应器中悬浮污泥的排除和进水条件的控制可形成生物活性炭.生物膜在活性炭上的分布受循环流体作用影响,具有独特的空间和微生物生理分布特征.在反应器COD容积负荷约2.2ks·m-3d-3和氨氮容积负荷约0.2ks·m-3d-3的进水条件下,系统对COD和氨氮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和70%;通过对出水的泥滤控制,可以有效地增强系统的反硝化能力;出水pH值的变化也反映出系统兼具硝化与反硝化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有机磷农药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环链结构的甲基异柳磷等有机磷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湿式氧化法,若工作压力为0.5~0.6MPa(150一160℃),pH值为2,停留时间1h,COD_(cr)和有机磷去除率分别为59.8%和91.3%,BOD_5/COD_(cr)由0.12提高到0.46.采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活性炭法,若混合废水稀释后直接处理,在选定的条件下,COD_(cr)去除率分别为76.0%和82.1%;经湿式氧化后稀释再进行生物处理,COD_(cr)去除率可增加约10%.  相似文献   

9.
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染料生产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使用3种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染料生产废水.探讨了脱色.pH.COD去除与运行方式.反应器型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⑴间歇式运行中.3种反应器对染料生产废水的主要脱色作用都发生在24h内.脱色速度.最终脱色率和抗杂菌污染的能力均以组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最强.COD去除率却以生物转盘反应器最高。(2)连接式运行中.白腐真菌组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pH变化均与间歇式运行十分相似.最高脱色率达到99%左右.出水pH平均为3.6.但COD的去除率不高.且波动较大。将光合细菌以及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串接到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后显著提高了COD去除率.但出水色度并没有继续降低。  相似文献   

10.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实验表明:当污泥浓度为6000mg/L,DO为3.0mg/L以上,进水pH值为7.0—8.5,温度为7—13℃。HRT为8h的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对COD、BOD,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5%、98%、100%、97%、60%-80%、34%-54%。同时发现,膜生物反应器内部存在部分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条件;对TP的去除率较低,主要是由于系统排泥较少。  相似文献   

11.
高效降解菌处理多菌灵农药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多菌灵农药生产废水的排放口附近土壤中分离得到14株多菌灵生产废水的高效降解菌,其中13号菌能高效降解多菌灵农药。5号菌能高效降解废水中的中间产物邻苯二胺。经鉴定.这2株菌均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将这14株高效菌混合培养后与活性污泥分别投加到SBR反应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各自的量佳工艺条件.同时比较出水的COD去除率。结果表明。采用高效菌处理多菌灵农药废水.COD去除率比活性污泥法高出29.1%。  相似文献   

12.
新型腐植酸类净水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选粘结剂制备的新型风化煤粒状净水剂,对印染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废水处理略为活性炭处理量的70%,而活性炭的价格略为该净水剂的30倍,文中研究了该净水剂的制造工艺,并进一步探讨了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3.
降解甲基对硫磷菌株YL8的分离、纯化及降解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农药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降解甲基对硫磷(MP)和对硝基苯酚(PNP)的菌株YL8,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同源性分析,初步将YL8归类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该菌株能以MP和PNP为唯一碳源生长,在5h内将起始浓度为50mg/L的MP降解近90%;在9h内将50mg/L的PNP完全降解.YL8在降解MP的过程中几乎检测不到PNP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几种复合载体材料固定化活性污泥小球,比较了固定化活性污泥的性能及对废水COD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固定化活性污泥比游离态的活性污泥对废水COD的去除率高,其中藻酸钠复合活性炭及壳聚糖复合硅藻土固定化活性污泥对废水COD的去除率较好,当取代度为1.54的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硅藻土固定化活性污泥,废水COD去除率最大4,8 h去除率可达61.2%。  相似文献   

15.
采用SBR工艺对悬浮活性污泥法、包埋固定化活性污泥法和活性炭吸附活性污泥法处理乳品废水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cr为395.55 mg/L的乳品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采用活性炭吸附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乳品废水CODcr的去除率为77.31%;采用包埋固定化法处理后的乳品废水CODcr的去除率为73.18%;采用悬浮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乳品废水CODcr去除率为55.14%。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方法处理进水CODcr相同的乳品废水的效果排序为:活性炭吸附活性污泥法〉包埋固定化活性污泥法〉悬浮活性污泥法。  相似文献   

16.
李一凡  王应军  廖鑫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11):1949-1956
含酚类废水所含有毒有害物质主要为苯酚,其排放量大,微溶于水且毒性较大,难以彻底处理.利用具有吸附性和催化性的CuO/Ac(活性炭负载CuO)催化过硫酸盐产生强氧化性的SO4-·(硫酸根自由基)对模拟废水中苯酚进行降解,研究了不同因素(如反应温度、pH、水浴时间、CuO负载比、过硫酸盐投加量)对反应前、后模拟废水中苯酚和CODCr的去除率,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这些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①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对苯酚的去除过程以氧化降解为主,在投加0.2 g负载比为1:5的CuO/Ac和过硫酸盐前提下,反应条件为pH 3、反应温度65℃,经过6 h的水浴反应,CuO/Ac催化过硫酸盐对于模拟废水中苯酚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6.83%和91.90%.②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影响苯酚去除率大小的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pH,影响CODCr去除率大小的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 pH >反应时间.③在酸性、强碱性、高温条件下反应体系对苯酚的降解作用更明显,苯酚降解过程为先开环再进一步降解;相对于单独采用过硫酸盐和活性炭催化过硫酸盐法,采用活性炭负载CuO催化过硫酸盐法对模拟苯酚废水中苯酚具有去除率高、节省成本、处理速度快等优点.研究显示:在相同的试验设计情况下,应先考虑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在反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根据对苯酚或对CODCr的去除率的不同要求,分别优先考虑反应时间、pH对试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吸附处理锂电池厂含酯废水及微波再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对锂电池产生的含酯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吸附时间、初始pH值和活性炭投加量对废水COD去除的影响.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用微波进行再生,考察了辐照时间、微波功率及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性炭投加量为10g/L时,吸附60min,含酯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9.5%,可生化性从原水的0.05提高到0.25.当微波功率为420W、辐照时间为6min时,活性炭可被有效地再生,再生效率高达98.0%,活性炭损失率约为5.2%.再生前后活性炭的红外光谱图表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发生了变化,促进活性炭对污染物质的吸附.  相似文献   

18.
生物活性炭流化床净化采油废水的效能及特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解决采油废水生化处理难度大、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采用颗粒活性炭为载体的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工艺在好氧条件下净化采油废水.利用果壳粒状活性炭为载体,投配率为15%时效果较好;最优化水力停留时间为5h.借助有机物的表征参数COD、UV254、UV410、有机酸以及GC/MS分析方法对该工艺净化采油废水中的有机物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在25%~45%之间波动,UV254、UV410和有机酸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9%、73.6%和51.5%,含油量去除率可达100%,但很难去除长链烷烃.研究还发现,由于采油废水中含有某些高浓度的无机离子,如Ca2+、Cl-,占据了活性炭吸附活性中心,从而对活性炭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采油废水温度较高也是影响生物活性炭处理效果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活性炭、O3和UV联合处理钻井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O3/UV处理法对钻井废水的去除率不高且极不稳定(去除率在5.8%~16.1%间变化)。加入活性炭作为反应载体后,系统显示出较强的氧化降解能力,去除率提高到23.6%,而改进曝气方式后可达到35%的处理率。分析表明,作为载体的活性炭在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MW)辐射技术,以颗粒活性炭为吸附催化剂,考察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及活性炭投放量对偏二甲肼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L初始浓度400 mg/L的偏二甲肼废水,在微波功率462 W、活性炭投放量5.0 g、辐射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偏二甲肼去除率达到40%。初步探讨了作用机理及氧化反应程度,氧化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