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收集了我国多个矿区城市的空气检测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神经网络算法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了矿区环境预测模型。通过实践检验发现,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以应用在环境预测实践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3.
4.
通过分析影响单个飞行事件噪声的各种因素,构建了BP神经网络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优选出参与集成的个体神经网络,提出了预测单个飞行事件噪声的神经网络集成预测模型.为了有效保证差异性,设置不同隐藏神经元个数和Bagging算法来构建和训练单个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单个飞行事件噪声的神经网络集成预测模型相对单个BP神经网络模型泛化能力更强,稳定性能更好.本文方法在测试集上误差在3dB以内的平均比率为96.9%,比单个网络高6.8%. 相似文献
5.
Falcon分选电子废弃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压、转动频率、入料浓度,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响因素与分选效果的关系,文章利用Design-Expert 7.1软件设计出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条件,利用Falcon分选得出数据。将实验数据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将影响因素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品位和产率作为输出,经过BP训练后得到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实验影响因素与分选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运用MATLAB实现BP神经网络仿真,仿真结果与最小二乘法下的结果相比较误差较小,输出向量与实际实验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6.
基于GA-ANN改进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优于传统的逐步回归模型,但由于性能差异不明显而较少在空气质量预报中应用. 设计了将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基于GA-ANN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并利用天津市2003—2007年气象和污染物监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对2007年全年的ρ(SO2),ρ(NO2)和ρ(PM10)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 6,0.828 3和0.600 0. 与一般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较,GA-ANN模型将空气质量等级预报的准确率从77.57%提高到79.67%. GA-ANN模型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日常空气质量预报. 相似文献
7.
BP神经网络在降水酸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南昌市城市大气中SO2、NOX、TSP等浓度数据及降尘数据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降雨酸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不仅能较好地反映致酸因素与降水酸度的相互关系,而且预测精度也高于多元回归等模型。 相似文献
8.
9.
10.
对兰州市近10年逐日空气污染指数的时间序列采用一维连续Morlet小波进行小波变换分析,研究了该市大气污染时间序列的多尺度变化特征、主周期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兰州市近10年空气污染指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具有不同的\"高-低\"交替演化规律,且以300d左右的变化为主周期,100d左右的变化为次周期;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大气污染呈现\"冬重夏轻\"的格局,且受河西走廊沙尘活动的影响,往往伴随春季污染次高峰的发生,春分和秋分前后是1年中大气污染轻重状况转换的拐点;兰州市近10年大气污染状况总体趋向好转,但局部时段污染加重的现象亦时有发生.小波变换分析对于研究空气污染指数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十分有效,也适用于其他污染物时间演变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3.
阐述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利用机会约束的思想建立了综合安全评价模型.运用反向传播算法和遗传算法对神经元网络进行训练,在此分析基础上对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模型进行求解,并对运用神经元网络进行综合安全评价的优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将贝叶斯规整化BP神经网络(BRBPNN)应用于渭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社会和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输入变量为降雨、种植地、草地、人口密度和羊密度,输出变量为总氮负荷。结果表明用BRBPNN定量非点源污染负荷是可行的,综合选择最优网络模型结构为BRBPNN(3c-7-1),其训练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和0.9780,对应的均方误差分别为88.32和3.21×102。采用权值理论分析各输入因子对网络的贡献,依次为降雨>羊密度>种植地。该研究可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控制农药废水纳滤分离工艺运行,基于DK膜预处理吡虫啉废水的试验数据,采用神经网络算法仿真模拟了纳滤系统去除污染物的过程,建立了纳滤分离动态模型,预测了多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吡虫啉农药废水中污染物去除规律和实时性动态变化,不仅完善了纳滤分离理论系统,而且模型精度满足应用要求,计算的COD、盐分去除率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大于0.99,误差在±4%范围内,为农药废水的有效治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曾春焱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2,12(2):25-28
提出了根据日常HSE过程考核指标,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利用神经网络较强的自培训学习、模糊推理、非线性逼近及容错能力,探索日常HSE过程考核指标与HSE绩效评估之间的函数关系,获得较为满意的绩效评估结果。经过对评估模型的评价及检验,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分解-重构-预测”小波网络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测方法。通过小波分解,把浓度序列分解为不同频段的小波系数序列,再对各层的小波系数子序列重构到原尺度上,然后对小波系数序列采用相匹配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合成浓度序列的最终预测结果。经对二氧化硫浓度预测证明,该方法预测模型推广能力强,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天津市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24日气象监测数据,先进行温度、湿度、风力因素对PM2.5浓度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及定性分析,绘制温度、湿度和PM2.5浓度的二维趋势分布图及气体扩散风向浓度分布图;再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天津市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9日PM2.5浓度进行仿真预测,最终得到精确预测值.结果表明:温度及风速因素与PM2.5的浓度成反比,湿度因素与PM2.5的浓度成正比,而且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于“离散样本”、“气象参数不确定性”的实际天气情况可以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气象相似准则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文章在传统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气象相似准则的样本优化方法,建立了三层样本筛选优化机制,确定了阀值及权重矩阵,从而建立了城市空气质量动态预报模型。将模型应用在广州8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预报上,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空气质量预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效果良好。分析结果表明,广州8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SO2、NO2、PM10/2.5的实测值与预报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16 mg/m3、0.014 mg/m3、0.020 mg/m3,级别预报准确性评分分别为89.6、92.6和84.6,预报准确度综合评分达81.6,并且比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