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研究了超声波联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修复芘污染土壤的效果及不同因素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处理次数有助于提升土壤中芘的去除率,3次处理总去除率较1次处理提高了30%。Triton X-100浓度的增加,可提高污染土壤中芘的去除率,且Triton X-100浓度为10.0 g/L时较2.0 g/L时去除率提高了18.90%。水土比为12∶1时,芘去除率达到峰值,水土比过高或过低芘去除率都会降低。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去除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超声时间为20 min时,对土壤中浓度为0.4 g/kg的芘去除率达到最高的75.30%。相同条件下对低浓度芘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好于高浓度污染土壤,芘浓度为0.1 g/kg的土壤去除率比1.0 g/kg的土壤上升了46.70%。该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和表面活性剂联合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于土壤修复的价值和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郑州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本研究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对郑州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进行为期1a的高时间分辨率持续观测,并基于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分析水溶性离子特征并对其进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郑州市总水溶性离子平均质量浓度为42. 7μg·m~(-3),各离子质量浓度从大到小分别为:硝酸根(17. 7μg·m~(-3))、硫酸根(10. 2μg·m~(-3))、铵根(9. 0μg·m~(-3))、氯离子(2. 3μg·m~(-3))、钾离子(1. 3μg·m~(-3))、钠离子(1. 3μg·m~(-3))、钙离子(0. 8μg·m~(-3))和镁离子(0. 1μg·m~(-3)).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表现为冬季最高,秋季略高于春季,夏季最低的季节特征,在PM_(2.5)中的占比表现为秋季(65. 2%)冬季(52. 5%)夏季(48. 2%)春季(43. 0%).除钠离子和钙离子外,其余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而钠离子表现为秋季最高,夏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钙离子表现为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全年及春季、夏季和秋季均表现为单峰分布的日变化特征,冬季没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观测期间二次离子(硫酸根、硝酸根和铵根)质量浓度占PM_(2.5)的43. 8%,是PM_(2.5)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观测期间郑州市存在较大程度的二次转化过程,且相对湿度对硫氧化率的影响较大,而温度对氮氧化率的影响较大.观测期间二次离子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钾离子与镁离子和氯离子也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硝酸根、硫酸根和铵根的主要来源是气体污染物的二次转化,镁离子和钙离子通常来源于土壤尘和建筑尘,钾离子是主要的生物质燃烧标识物之一,钠离子来自于海盐和土壤尘,氯离子不仅来自于海盐,也可来自生物质燃烧和化石燃料燃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郑州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受二次转化、燃烧源及土壤或建筑扬尘源排放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氯化铝为混凝剂,采用混凝-超滤联用工艺,对腐殖酸(HA)模拟水样进行处理,研究在不同混凝和水质条件下,包括硫酸根离子和铝离子的摩尔比以及水样p H等,对混凝和混凝-超滤联用工艺净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氯化铝混凝剂对HA水样进行混凝-超滤处理时,在氯化铝投加量为5 mg/L,硫酸根离子与铝离子摩尔比为30∶1,p H为7时,HA的去除效率最高。破碎剪切条件下,以HA水样为去处对象时,投加硫酸根离子对工艺运行工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批量平衡振荡法研究了几种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单一使用和混合使用条件下对苊污染黑土的洗脱作用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表面活性剂对苊洗脱率的大小顺序为SDBS>SDS>Triton X-100>Tween40,且浓度越大,洗脱效果越好。将SDBS和Triton X-100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后可大幅度提高苊的洗脱率,不同质量比的苊洗脱率大小顺序为1∶9>1∶3>9∶1>1∶1>3∶1。水土比为20∶1的条件下,SDBS对苊污染黑土洗脱能力最高,15∶1时次之,10∶1时最低。NaCl和MgCl_2在低浓度条件下即可大幅度降低SDBS对黑土中苊的洗脱率。菲-苊混合污染土壤中,菲的存在使表面活性剂对苊的洗脱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持续淹水治理互花米草技术对盐沼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曦  张利权  袁琳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5):1093-1100
为了研究持续淹水治理互花米草技术对盐沼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应用化学分析测定方法跟踪监测了崇明东滩治理互花米草示范样地内水淹控制样区的土壤有机质、pH值、氯离子、重碳酸根、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随持续淹水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淹水时间的延长,盐沼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而盐沼土壤pH值、氯离子、重碳酸根、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升高.除了氯离子和重碳酸根外,其他指标在0~15cm和15~30cm土壤层间的含量略有差异,但变化趋势相同.长期淹水造成的厌氧环境对盐沼土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持续淹水时间越长,对盐沼土壤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大.因此,应用持续淹水技术治理互花米草时,应尽可能减少持续淹水时间,以便在迅速、有效控制互花米草后为受损湿地的修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水稻土为样品,研究了不同伴随离子条件下土壤对铜盐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伴随阴离子为硝酸根、氯离子和硫酸根离时水稻土中对铜吸附量为硝酸根<氯离子<硫酸根。水稻土中对铜盐的解吸量为氯离子<硝酸根<硫酸根。  相似文献   

7.
通过模拟修复试验,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对化工污染场地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较高初始浓度的DEHP污染土壤,在活化过硫酸钠试剂投加比为5%、水土比为1∶10的条件下对土壤中DEHP的去除效果最好,其去除率为99.6%,Fenton试剂对土壤中DEHP的最高去除率为64.8%;对于较低初始浓度的DEHP污染土壤,在Fenton试剂投加比为4%、水土比为1∶10的条件下对土壤中DEHP的去除效果最好,其去除率为93.9%;但随着氧化试剂投加比例的提升,土壤中DEHP的去除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针对废锂电池负极石墨碳粉末因有机电解质还原沉积所富含的金属锂,选用可生物降解的柠檬酸为浸提液对其进行了分离回收,研究考查了柠檬酸浓度、固液比、时间、温度对锂浸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柠檬酸浓度为0.15 mol/L,固液比为1∶50(g/m 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0 min的浸提条件下,锂的浸提率高达99.5%。  相似文献   

9.
采用批量平衡振荡法研究了几种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黑土中芘的洗脱效果,以及不同因素对洗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芘的洗脱效果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将SDS和Triton X-100以不同质量配比混合后,可提高其洗脱效果,尤其在质量配比为3∶7时洗脱效果最好。不同固液比条件可影响Triton X-100对芘的洗脱,Triton X-100在低浓度时,固液比为1∶30时的洗脱效果最好;浓度大于5.0 g/L后,固液比为1∶10时的洗脱效果最好。Triton X-100对土壤中低浓度芘的洗脱效果要好于土壤中高浓度的芘。萘在土壤中的共存会降低Triton X-100对芘的洗脱率,萘浓度越高,芘的洗脱率越低。Triton X-100对不同类型土壤中芘的洗脱效果相差不大,对新疆荒漠土的洗脱效果好于哈尔滨黑土,这可能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增效洗脱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修复. 本文选取11种非离子型和3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PAHs,菲、芘、苯并[a]芘)污染土壤进行洗脱研究,筛选出洗脱效果较好的表面活性剂,并深入探索表面活性剂浓度、洗脱时间、固液比等因素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对土壤PAHs增效洗脱的影响,旨在比选出一种高效洗脱土壤PAHs的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洗脱方法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①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0 g/L、固液比为1∶20条件下,聚氧乙烯醚-10(NSF10)的去除率最高,达到78%;其次为曲拉通X-100(TX-100)和吐温80(TW-80),去除率分别为76.7%和73.4%. ②随着表面活性剂添加浓度的增加,土壤PAHs的去除率增大,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5 g/L时,PAHs去除率的增幅减缓,可见,5 g/L是相对有效且经济的表面活性剂添加浓度. ③当洗脱时间为16 h时,NSF10对PAHs的洗脱达到平衡,继续延长洗脱时间,洗脱效果并未增强. ④增加NSF10用量有利于洗脱,固液比1∶40是最优固液比,此时PAHs的去除率已达到固液比为1∶100时的85.2%. ⑤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F10、TX-100、TW-80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分别以体积比9∶1进行复配时均取得了优于单一活性剂的洗脱效果,NSF10与SDS体积比为7∶3时,增溶洗脱效果最为明显,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提高了18.2%. 研究显示,NSF10是一种高效的PAHs洗脱剂,添加浓度为5 g/L、洗脱时间为16 h、固液比为1∶40是其最优参数选择,其与SDS以体积比7∶3进行复配可进一步提升增溶洗脱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的Fenton氧化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曹梦华  王琳玲  陈静  陆晓华 《环境工程》2012,30(5):127-130,148
研究了Fenton氧化对某实际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显示:Fenton氧化能够快速有效地降解污染土壤中的六氯和DDTs。当Fe2+浓度为80 mmol/L,Fe2+与H2O2的摩尔浓度比为1∶5,水土比10∶1时,反应6 h,土壤中六氯和总DDT的去除率分别为:96.7%和78.2%。每方土的修复成本估算为951元。  相似文献   

12.
磷在土壤中的解吸动力学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我国华北农田一种典型钙质土壤-草甸褐土,在实验室运用水静态浸提方法研究了对于不同的磷加入量,土壤磷在不同振荡时间(t)和不同水土比(w)条件下的解吸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水土比条件下,土壤通过解吸释放的磷与振荡时间呈指数关系;在一定的振荡时间条件下,磷的解吸与水土比也呈指数关系;在一定的振荡时间和水土比条件下,磷的解吸与土壤初始可浸提磷量成正比.通过实验,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经验模型:pd=0.33P0t0.09W0.28,描述磷的解吸过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13.
利用改变水土比的动态方法测定了采自伊春河流域土壤和沉积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含量与吸着系数;比较了不同样品间的差异及影响水溶性有机物含量和吸着系数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有机物含量最高,沉积物中含量最低。水溶性有机物的吸着系数也呈同样的递变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含高浓度硫酸根离子的强酸性油脂废水进行了絮凝预处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对COD浓度20 000~30 000 mg/L、硫酸根离子浓度约30 000 mg/L的废水,室温条件下用石灰将pH值调至7~9,投加PAC 4 g/L,快速搅拌(约180 r/min)1 min,投加PAM 20 mg/L,再慢速搅拌(约50 r/min)5 min,COD去除率可达到31.0%~43.2%,而硫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大大改善了后续生化处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采用Dionex ICS-900型离子色谱仪对污水中氟离子、氯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等五种阴离子进行测定。在戴安公司提供的色谱条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修改和改进,实验对淋洗液组分、浓度和流速进行了筛选,使方法的分析效能大大提高,达到了快速分析的要求。按改进后的色谱条件,五种阴离子的分离度达到了3.0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33%。并且,对有标准值的样品进行质量控制考核,结果表明各离子的测定结果均在考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3):79-85
土壤化学修复过程中氧化剂在介质中的迁移过程,是该技术提高氧化降解效率的关键理论依据。该文将电动修复技术与过硫酸盐氧化技术联合,研究直流电场驱动下过硫酸钠在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分析了过硫酸根离子在未污染土壤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的迁移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烃的加入会降低过硫酸根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速率、迁移量。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中,过硫酸根离子的最大迁移速率为5.76 cm/d,平均浓度最高占投加量的37.68%,与未污染土壤相比,迁移速率降低了16.4%。石油烃的去除率在过硫酸钠投加量为80 g/L时,最靠近阴极投加点的S5区域最高为38%。研究结果可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环境地学     
进行了探讨。参34X144 .2仪众劲印8磷在土壤中的解吸动力学/晏维金(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2(X刃,20(2)一卯一101环图X一58 选择我国华北农田一种典型钙质土壤一草甸褐土,在实验室运用水静态浸提方法研究了对于不同的磷加人量,土壤磷在不同振荡时间(t)和不同水土比(W)条件下的解吸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水土比条件下,土壤通过解吸释放的磷与振荡时间呈指数关系;在一定的振荡时间条件下,磷的解吸和水土比也呈指数关系;在一定的振荡时间和水土比条件下,磷的解吸与土壤初始可浸提磷量成正比。通过实验…  相似文献   

18.
兰州市大气PM_(2.5)的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污染来源,对兰州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以及OC和E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_(2.5)浓度及其化学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M_(2.5)浓度为冬季>春季沙尘>春季>夏季;水溶性离子以SO_4~(2-)、NH_4~+和NO_3~-浓度最高,占总水溶性离子的78.7%~87.1%,表明该地区的二次污染较为严重,主成分分析表明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燃烧源和土壤源;无机元素以Zn、Pb和Ba浓度最高,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机动车源;OC冬季浓度最高,而EC夏季浓度最高,并形成了较严重的二次有机碳污染。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混合酸浸提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并运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分析土壤中铜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前处理条件为混合酸HNO 3+HCl(1+1),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120 min。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同时经多次进行加标试验验证,其结果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2%,其回收率为95%~101%,方法可行,应用于土壤样品的微量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璇  刘效峰  白慧玲  牟玲  李杨勇 《环境工程》2021,39(10):157-162,149
为了明确炼焦炉周边土壤、降尘和熄焦渣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采集焦化厂厂区内土壤、降尘、熄焦渣及厂区外土壤样品,利用美国戴安公司ICS-90型离子色谱仪测定样品中SO42-、NO3-、Cl-、F-、NH4+、Na+、Ca2+、K+、Mg2+ 9种水溶性离子。结果表明:炼焦炉周边土壤、降尘和熄焦渣中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1.65,5.27,2.19 g/kg。炼焦炉周边土壤中SO42-和NH4+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4.22%和51.17%,说明炼焦炉周边土壤受到炼焦过程排放污染物的影响不同,且厂区内土壤更易受到炼焦过程的影响。燃烧室废气排放烟囱旁和熄焦塔南降尘中NO3-/SO42-分别为0.46和0.03,说明炼焦炉周边降尘也受到炼焦过程排放污染物的影响。熄焦塔南降尘中总水溶性离子和SO42-的质量分数是燃烧室废气烟囱旁降尘的6.99,18.44倍,熄焦渣和熄焦塔南降尘水溶性离子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SO42-是炼焦炉周边土壤、降尘和熄焦渣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水溶性离子,因此建议加强炼焦过程颗粒物和SO2排放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