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阐述不同时期应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从全过程控制角度,建立了涵盖前期规划、建设期、运营期3个阶段的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状况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评定.根据权重计算结果对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时期及... 相似文献
2.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作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重特大事故多发的今天 ,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国内外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立法的现状 ,论述加强我国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提出重大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从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规章3个方面进行 ;同时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备案制度、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应急救援的分级响应制度、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应急救援资金补偿制度、应急救援的奖惩制度等急救援工作制度体系。最后 ,还强调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对于提高政府对国家危机的管理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分析了美国应急管理方面重要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并结合以上内容,提出了美国应急管理法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周铁军周杨刘兰华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23,(1):7-10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绿色交通建设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铁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有助于铁路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铁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技术装备创新等方面的环保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分析,以期为铁路工程建设全过程环境保护工作和绿色铁路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孙涛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20,(1):12-16
环保选线是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环保选线的方法和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以我国北方地区某新建铁路穿越城区段工程为例,识别并筛选了影响线路方案的环境因素,探讨建立涉及环境敏感区、城市规划区、既有车站的环保选线方法和评价体系;并将该方法体系运用于线路方案环境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可以较清晰地反映不同方案在环境敏感性、规划相容性、工程可实施性、施工期环境影响、运营期噪声影响等方面的优劣,可以为铁路环保选线、环境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术界对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给予了较高关注,对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机构设置、队伍组建、执法方式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本文旨在对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浅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尝试提出未来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作用进行了探究,首先阐述了环境监测的概念。其次,对具体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文章重点分析了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强调了加强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提高监测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环境保护法的进一步落实,使我国的环保措施及标准有了越来越规范的准则。可从实际工作情况看,监测机构监测水平较低、设备滞后、监督不严格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要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以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产生的作用入手,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河道整治工作。目前,依然存在着部分河道污染严重的问题。本文将对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是对水体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土壤环境的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定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以及环境污染程度。近年来,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浮出水面,给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环境监测工作恰恰可以查找出导致生态环境污染的诱因,为制订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提供真实、确凿的数据支持。因此,本文围绕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针对采取的发展措施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立足四川重要生态屏障地位,分析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指出的问题和关注趋势,将四川省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指出的问题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典型案例进行了对比,发现生态破坏类问题占比最多,总结分析了生态保护与发展、安全边界、自然保护地、监管执法四方面的问题,提出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生态价值转化体系”“生态保护制度体系”三大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体系,并进一步给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加快建立生态价值转化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手段和重要基础,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的提出,低碳背景下,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更加凸显。因此,要通过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加快管理变革,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支撑好、服务好、保障好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目标需求。 相似文献
14.
曹旭耀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23,(3):13-18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若干城市群,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是加快城市群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城际铁路作为一种高效、快捷、节能、环保的交通方式,将为区域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以粤东城际铁路汕头至潮汕机场段为例,从环境敏感区段、城市建成区等方面进行环保选线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研究,总结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要点,以期为类似铁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伴随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发凸现,环境监测作为基础性环节,能够对其产生最直接的改变和影响。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环境监测的实用性方式展开分析,结合应用环境监测的现实意义,分别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管理机制、创建实时预警提醒、推动监测方式的多元发展、促进自动化监测技术研发落实等方面,为环境监测的实用性提供稳定的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是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加快实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吉林样板"的关键五年。研究报告在对吉林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与目标及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进入一个科技化、现代化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其中诸多民生相关的产业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化工产业作为社会产业基础构成部门与民生息息相关。但从其基本属性来看,实践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安全性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环境污染。需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协调配合的有效措施,由此才能达成可持续化发展目标,提升其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选择我国不同地域6条铁路,现场调查铁路取土、弃土(渣)场的使用及恢复情况,从取弃土场的占地面积及类型、取土量、弃土量等方面分析了其利用现状,并对植被恢复效果和难易程度进行了讨论。调查表明:北方平原区、荒漠区铁路的取土量较多,南部丘陵区的弃土(渣)场及弃渣量较多。从恢复效率和程度看,南部地区植被恢复相对容易且在1年内可以恢复到较好程度,但植被恢复不到位,较易发生水土流失等次生灾害;东北、华北地区植被恢复2年左右可以恢复至良好程度;西北地区植被恢复需求较小;对于部分高原地区,海拔越低、降雨越多,恢复越好,但部分地区降雨量是生态恢复的首要制约因子,保水措施是这类地区生态恢复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国家“十一五”规划也进一步要求“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法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张兴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5):52-55
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也包括生产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的形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部分的生产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必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生产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的生产安全卫生法制早经过了革命法制阶段,但还没有完全进入到平衡法制阶段,主体处于管制法制阶段;我国生产安全卫生法调节的是劳动者与业主的劳动安全卫生关系,生产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属于社会法部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