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某飞机铝合金/高强度钢连接件开展西沙暴露试验,掌握连接件腐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连接件保护涂层耐老化性能良好,采用湿装配有效避免了电偶腐蚀和缝隙腐蚀,连接件背面螺栓、螺母和铆钉(30CrMnSiA,表面镀镉)为其腐蚀薄弱环节,需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钛合金螺接复合材料件的热带海洋环境腐蚀/老化效应,设计并制备钛合金螺栓连接复合材料模拟件,依托永兴岛大气试验站,开展钛合金螺栓连接复合材料模拟件海洋大气户外暴露试验,收集了2年的环境腐蚀/老化数据,主要包括宏微观形貌、成分变化及力学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①钛合金螺栓连接复合材料模拟件在户外暴露6个月后,螺栓和螺母表面涂层均发生明显腐蚀;暴露2年后,螺栓表面离子镀铝层脱落导致其严重变色,螺母表面MoS2涂层发生明显腐蚀,复合材料层合板表面出现明显老化,局部出现纤维剥落;②在力学性能方面,经自然环境暴露2年后,连接件承载能力无明显变化,断裂方式均为螺栓钉头弯曲破坏,连接件韧性出现明显下降,断裂时最大位移较初始状态相比下降约16%。  相似文献   

3.
紧固件实际安装使用时,表面涂层会受到一定的力矩使其发生破坏,为了探究螺栓在实际安装使用情况下的腐蚀行为,本论文选用具有无铬锌铝涂层的螺栓为研究对象,通过扭矩扳手在螺栓上加载60 N·m的力对表面涂层进行破坏,以模拟涂层实际安装使用时的表面状态,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探究加载力矩后涂层的腐蚀行为。研究表明锌铝涂层具有很好的防护性,加载力矩的螺栓表面涂层被破坏后仍能表现出很好的耐蚀性,经过60d试验涂层表面破损处未观察到红锈,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加载力矩后的破损涂层仍然具有很好的屏蔽和阴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7B04铝合金服役环境下点蚀表面损伤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铝合金材料易受服役环境作用产生点蚀,点蚀表面损伤特征会影响其疲劳性能。为获取铝合金材料点蚀表面损伤特征,本文以7B04铝合金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其于模拟机场环境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下的点蚀加速试验,依据试验检测结果,对7B04铝合金点蚀过程中表面损伤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7B04铝合金点蚀蚀坑表面形貌随点蚀周期延长逐渐趋于椭圆或圆形规则形貌,而后转变为无规律,此结论可为飞机铝合金结构腐蚀疲劳寿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保障因素、检测评价的角度,对自然环境试验在飞机定寿、延寿两类工作中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自然环境试验在飞机结构日历寿命评估工作中应用水平的提高起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2B06及7B04腐蚀损伤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役飞机的铝合金结构腐蚀问题很普遍,尤其是在海洋服役环境下。采用当量加速腐蚀试验的方法模拟飞机服役环境对2B06和7B04两种新型铝合金材料进行加速腐蚀试验,检测这两种型号铝合金材料不同腐蚀年限的腐蚀损伤数据,并分别对这些腐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2B06和7B04两种新型材料的腐蚀损伤规律,为飞机结构的腐蚀损伤修理及现役飞机的剩余寿命评定提供数据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高温、高湿、高盐、强紫外线严酷复杂海洋腐蚀环境下,飞机腐蚀现象及其隐患日益明显。近年来,国内越来越重视飞机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防护与控制问题,通过开展专项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飞机腐蚀问题依然频繁出现。本文从管理、技术、标准、试验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海洋环境下飞机腐蚀防护与控制的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我国飞机全寿命期的腐蚀防护与控制体系的建立以及防腐技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很多试验件在实际使用工况中不但有复杂的机械冲击、交变疲劳载荷,还会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对应于大型试验件,一般的疲劳试验机无法满足其尺寸要求,尤其是配合温度湿度环境。本试验方法,将液压伺服系统和环境箱结合到一起,不需要专门的集成定制,其优势在于:能满足中大型的试验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不同的环境工况,并且能自由的实现特定的结构动作。本文以汽车板簧为例,作者通过汽车板簧在温湿度应力下的疲劳载荷试验来说明一种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考核某新型航空电泳涂料海洋环境下耐蚀性,设计了模拟海洋环境的仿真加速腐蚀试验方案,依据试验方案开展该新型涂料试件的8个当量日历年限的加速腐蚀试验,并对每个年限后预腐蚀涂料试件再开展电化学腐蚀试验,结合宏观腐蚀形貌观测分析与电化学阻抗分析技术,对上述两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涂料在典型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发现:涂料在第6个当量日历年限后在试件边缘部位开始出现变色、起泡,后逐渐加重。与之对应的是阻抗模值|Z|0.1 Hz从第2周期状态下的4.46×104 Ω·cm2逐渐衰减到第8周期时的2.10×104 Ω·cm2,说明涂料的防护性能呈下降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0.
点蚀是航空铝合金材料在服役环境下常见的损伤形式,点蚀的产生极其密度的变化通常会影响铝合金疲劳性能,为此,本文通过开展铝合金点蚀试验的方式,对其点蚀过程中的蚀坑密度变化规律进行建模研究,研究发现,铝合金点蚀过程中蚀坑密度在腐蚀前期随腐蚀周期增加,腐蚀后期,蚀坑密度趋于饱和而稳定;滴入溶液方式较浸入溶液方式的点蚀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1.
文摘     
《铜合金在盐雾环境中的异常腐蚀及其加速试验方法的研究》——《日本第32次腐蚀防蚀讨论会预稿集》1985,495~498(日文):探讨了汽车散热器用铜合金在盐雾环境中的异常腐蚀及其如速试验方法。引起汽车散热器风扇腐蚀的环境条件可分为海洋型和融雪型两大类。海洋型环境条件导致的腐蚀速度比融雪型要高到3~5倍,而且往往出现贯穿型腐蚀。作为人工加速试验法,建议采用盐水喷雾及加湿的复合周期进行试验。盐雾导致的腐蚀产生的中间性反应物CuCl被认为呈粒状Cu_2O水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张娜  郑修鹏  李笑尘 《环境技术》2021,39(2):41-44,49
涂层体系是保护舰载航空电子外置设备的有效直接方式.本文在实验室内采用模拟飞机服役环境的仿真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开展某新型涂层试件加速腐蚀试验,通过宏观观测描述试件外观形态变化,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分析技术,根据电化学基本特性容抗、阻抗参数,对涂层腐蚀规律和耐蚀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电泳涂层在4年服役期内具有一定防护性能,之后...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热渗锌工艺对钢制螺栓的力学性能影响。通过硬度检测、拧脱耐磨试验、拉伸强度检测及微观分析等测试技术,分析评价了钢制螺栓表面热渗锌层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经热渗锌工艺处理后,钢制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化学成分并没有改变,且经过处理后的螺栓抗拉强度均符合标准规定,表明热渗锌工艺对螺栓力学强度影响较小,但热渗锌工艺能够显著提升钢制螺栓的拧脱耐磨性能及显微硬度,这为钢制螺栓大规模使用热渗锌工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CCX2000循环腐蚀试验箱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笔者认为复合试验与单项试验相比,能产生更为实际的环境条件,因而CCX2000循环腐蚀试验箱在复合模拟环境试验与自然环境试验相关性研究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振动时间—温度谱的统计计算方法和实施情况。 飞机结构和机载设备的高、低、室温正弦扫频振动时间谱,是运用“状态归纳法”对战斗机在使用寿命期内的训练使用和战斗使用进行编谱的一种方法。该法考虑了飞行大纲中全部飞行状态,如实地反映了战斗机的实际使用情况。 按照上述时间—温度谱编制的正弦扫频振动试验大纲,在实验室里对飞机试件进行试验,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王文涛  崔永瑞  边帅  吴泽勋  王庐 《环境技术》2024,(1):99-102+115
本文期望通过研究汽车综合耐久试验与强化腐蚀试验工况环境下的腐蚀相关性,找到整车综合耐久试验和整车道路强化腐蚀试验工况环境下的腐蚀当量关系,进而评估综合耐久试验车辆和实际用户车辆的腐蚀相关性,用来指导汽车产品设计验证开发。  相似文献   

17.
预腐蚀LD2铝合金腐蚀坑向裂纹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微结构对于腐蚀坑的生长,腐蚀坑向裂纹的转化过程,以及导致最终断裂的主导有效裂纹。对于两种厚度的LD2铝合金试件在3.5%NaCl溶液中进行了腐蚀疲劳试验。试验结构表明微结构对于腐蚀坑向裂纹的转化过程以及疲劳裂纹扩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水脱硫不需额外消耗淡水和吸收剂,工艺简单,维护方便,经济优势明显。本文通过电化学技术、现场挂片试验研究了海水脱硫后烟气对电厂烟囱钢内筒Corten、Sten-3钢的腐蚀行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海水脱硫工艺后会加速烟囱内筒Corten钢和Sten-3钢的腐蚀,对Corten钢的影响更为明显。脱硫烟气中Corten钢的年腐蚀速率约是Sten-3钢的1.6~1.7倍。Corten钢和Sten-3钢在脱硫烟气中约1年达到稳定腐蚀状态,初期的腐蚀产物以亚铁硫酸盐为主,钢中添加的Cr、Cu、V、Sb等未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盐雾侵入电子控制器内部而引起的材料和元器件腐蚀效应,通过在控制器内部引入盐雾介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交变湿热试验,分析控制器在上述环境应力下的环境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经2h盐雾浸入后,控制器内部电路板与元器件表面有氯化钠沉积,未发现明显腐蚀,控制器功能性能正常;进一步开展交变湿热试验,试验4天后,控制器内多个电子元器件表面出现明显腐蚀,控制器功能性能正常;试验至8天,控制器内部元器件腐蚀数量增加,并且控制器出现上电和模拟量参数显示异常。对失效控制器进行故障定位分析,通过排故确定失效元器件为晶体振荡器和场效应晶体管,更换上述失效器件后,控制器功能性能正常。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归纳了GMW 14872-2013、PV 1210-2010、Renault D17-2028等用于汽车材料的常见循环腐蚀标准,综合分析各试验标准中试验条件设置的异同点及近年发展趋势,包括湿度、温度、各环节时间占比、盐雾种类等。结果显示,由于中高湿度环节的增加可加快腐蚀,因此近年来发布的循环腐蚀试验标准中中高湿度环节时间占比上升;盐雾环节使用的盐溶液浓度及其他腐蚀因子组成情况的多样性呈上升趋势,循环腐蚀条件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可用于模仿不同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