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九五”期间 ,地震观测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数字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数字地震台网和数字地震前兆台网的建设方兴未艾 ,一批市级数字台网和地方数字台网也陆续投入运行。这些 ,都在防震减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观测技术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原来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 ,需要我们去学习、钻研 ,数字化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一些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九五”期间积累的一些经验需要我们去总结。这既是保证已经投入观测的数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 ,也是“十五”项目实施前的必要的技术准备。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和数字…  相似文献   

2.
“江苏防震减灾”信息网站于2001年10月正式向社会发布,网址为:http://www.js-seism.gov.cn; http://www.eq-js.ac.cn。 该网站是展示江苏省防震减灾工作、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窗口,是实现地震行业信息管理、共享与服务的平台。主要为社会各界提供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活动信息、政策法规及科普知识等,旨在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抗灾能力,保障社会安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网上办公。该网站主页内容包括时事新闻、地震动态和科普知识,并建了与社会大型网站、地震系统网站及一些与生活息息…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八周年,进一步依法促进无锡市防震减灾工作和谐发展,增强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无锡市“十一五”期间实现“两个确保”、建设和谐无锡打下坚实的基础,无锡市地震局于3月1日举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八周年宣传活动。活动增强了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及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等知识,加深了理解地震工作部门依法坚持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简要论述了国内外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的发展状况。以大庆油田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为基础,详细探讨了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框架研究,包括ArcIMS的应用、系统框架的二次开发、数据库的远程连接和调用和系统框架的集成等。同时阐述了分布式网络GIS已经成为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它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1,(4):2-I0002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速地震科技创新、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实现国家防震减灾目标任务的攻坚时期。要全面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的科技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是"十五"期间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周边国家以及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所属有关院所,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防震减灾工程。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由6个技术系统组成,即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中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国数字强震动台  相似文献   

7.
《防灾博览》2014,(6):8-8
2014年11月6日,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魏宏签署《中国地震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加强四川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合作协议》,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促进防震减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升四川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服务四川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个跨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地震活断层探测系统建设走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概念、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国家投资数十亿元,由中国地震局牵头,会同各目标城市所在省、市人民政府、省地震局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地震活断层探测技术系统建设”,是“十五”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深载着全社会的期盼与信心,于2002年4月在北京开始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论证。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新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为地震工作者施展聪明才智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日趋严重的城市地震灾害昭示着现代化大都市的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07,(2):47
2007年2月28日.石家庄市副市长王刚到市地震局就深入贯彻落实市直机关干部大会精神.在全市防震减灾系统开展“建设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活动进行调研.要求市地震局务必将刚成立的“市地震局服务效能中心”建设好.把防震减灾、服务为民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扎实推进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强化责任和考核.确保进度.把服务省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好事做好。  相似文献   

10.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1,(5):2-2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召开了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座谈会,探讨如何进一步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加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机制上将一个地市(淮南市)的地震预报与防震决策融为一个动态整体,从而建立起一个实用性强的防震减灾决策系统,使城市各种防震对策的生成有了更科学的基础。成为市政府在防震减灾决策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问题综述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单修政  徐世芳 《灾害学》2002,17(3):71-75
防震减灾包括三大工作体系,即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本文根据地震灾害的特点和成灾规律,对目前国内外紧急救援工作中的组织机构,人力物力及专业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机制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杨秀生  刘涌梅 《灾害学》2006,21(1):98-102
信息杜会里人们意识形态具有网络虚拟和现实世界的两面性,这给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际遇。本文分析了信息杜会基本特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积极和制约因素,在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机制与政策。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减灾系统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自然灾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本文道德澄清了自然灾害与灾象的概念,分析了当代自然灾害产生的特征,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提出了建设减灾系统的设想。数字减灾系统是一种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技术等作为主要技术支撑,用数学和物理模型通过多维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灾象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和作用于人类环境形成自然灾害全过程的信息化的计算机系统,它既可用于为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专家为主、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是当前防震减灾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回顾浙江省“九五”期间建设地震监测系统的实践 ,认为在当前科技水平和管理体制下 ,专群结合是建设好现代化地震监测预报系统的重要保证。省局必须正确处理好省级以下地震部门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发挥专业队伍在监测预报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才能做好新时期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通过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分析研究,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思路,结构设计和功能等内容,该系统的建立既可用于城市防震减灾的日常工作,也可用于应急救灾的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GIS的铜陵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着重介绍了在系统研制和开发过程中编程的关键技术及运用实现。  相似文献   

18.
冯凯  徐志胜  徐亮 《灾害学》2005,20(3):6-10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进行地震灾害研究,建立具有强大空间分析功能的信息系统,将发挥快速、准确的辅助决策作用.本文剖析了小城镇地震应急反应模式存在的弊端,明确了灾害空间的概念,并提出小城镇空间数据库的建库及三维可视化的技术方案.在基础信息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基础上,开发了小城镇地震数字仿真与应急调度系统,实现了基于地震数字仿真结果,在相关数据库支持下进行地震应急调度决策.实践证明:该系统的运行,有利于小城镇抗震减灾的迅速决策;小城镇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技术,贴合我国小城镇信息化的现状,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柯芙蓉 《灾害学》2004,19(Z1):49-52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资料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作用,就如何改进地震科技资料的管理方式、提高地震科技资料的管理水平、为防震减灾一线科研人员提供最满意的服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中国地震灾害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据地震工作三大体系的要求和建设首都圈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地震灾害系统工程的设想,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论证。分析研究表明,地震灾害系统工程可以涵盖地震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系统化、法制化及高科技等特点,对我国实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