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十次工伤,九次违章。"从近年来的事故统计分析来看,企业80%以上的责任事故是由违章作业引起的,其中大部分是习惯性违章,因此,建立习惯性违章常态机制至关重要。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坚持固守不良作业的传统和习惯的行为。一、习惯性违章的原因、特点、危害及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很多事故都是因习惯性违章作业造成的。深刻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原因、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绝习惯性违章作业,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习惯性违章的特征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固守旧有的违背规则的不良作业习惯,包括习惯性违章操作和习惯性违章指挥两大类。习惯性违章具有普遍性、顽固性、潜在性、感染性与巨大的危险性等特征。普遍性:存在于不同行业、不同层面、不同人群中,不容易引起警觉又最为常见,如:进入生产现场不穿工作  相似文献   

4.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那么习惯性违章到底是怎么形成习惯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多次深入基层班组调研。  相似文献   

5.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那么习惯性违章到底是怎么形成习惯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多次深入基层班组调研。  相似文献   

6.
正习惯性违章是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长期或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并被一定群体或个体主观或客观上所认可、经常性地违反安全管理规程的一种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习惯性违章作业者的违章行为与其内在心理有直接关系,以下围绕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以规范作业者的不良行为习惯,保证行为安全。表现形式最常见的习惯性违章可以概括为:进入生产作业环境未按规  相似文献   

7.
<正>在非煤矿山企业中,习惯性违章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作者依据自身在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分析了非煤矿山企业中,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危害表现,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习惯性违章是指:主观思想上规则意识淡薄,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简化作业步骤和流程,违反安全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那么习惯性违章到底是怎么形成习惯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多次深入基层班组调研.  相似文献   

9.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那么习惯性违章到底是怎么形成习惯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多次深入基层班组调研。  相似文献   

10.
原文娟 《劳动保护》2022,(11):37-37
习惯性违章是指不遵守安全工作制度,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管理要求的行为方式。若听其自然,任其发展,必然会酿成事故,铸成大错。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企业管理的痼疾,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从思想根源上进行防范。企业为消除习惯性违章,想尽了各种办法,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监督等,但是无法在企业中根除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分析近年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不难发现,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简称"三违"。尽管各级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并强力予以推进,但一些企业员工习惯性"三违"仍没有彻底根除,制约了安全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彻底根除习惯性"三违"这个毒瘤,最大限度地  相似文献   

12.
习惯性违章作业,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违章作业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因而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3.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规章制度或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行为方式,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违章是电力安全的大祸害,是人身伤亡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吴虎 《安全》2010,31(6):30-30,34
安全是煤矿天字号大事,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它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如果企业事故不断,那就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从事故统计分析来看,即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且大部分又与习惯性违章有关,而在习惯性违章人群中青工又占据了大多数。要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让其遵章守纪,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70%~80%的事故是由于职工思想麻痹,有章不循,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习惯性违章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了图快图省事,违背安全规程要求,从事作业。在生产过程中,职工知道设备有缺陷,也明白违章操作是不安全行为,但总想闯一关,心怀侥幸,不愿接安全规程去做。结果,轻轻松松放过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机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个人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在企业安全检查中,经常会发现工人在工作场所不戴安全帽,登高工作不  相似文献   

16.
<正>习惯性违章具有普遍性、隐蔽性、排他性、反复性和传染性等特点,常在安全监管盲区及作业人员安全警惕性下降时发生,是安全设施与安全监管制度难以有效克服的人误因素。故习惯性违章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重点,是安全管理中的顽疾。本文基于系统思维,多角度分析了施工班组习惯性违章管理和"防火墙"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生产过程中,违章大多可归结为习惯性违章和无知性违章2大类。无论是习惯性违章,还是无知性违章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都非常高,但通过有效的纠正,降低事故发生的成效会非常明显。习惯性违章通常属于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其特点是不重视安全,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比如,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酒后驾车等等。而无知性违章多为无意识不安全行为,或行为人没有意识到其行为是不安全行为。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通常是由于感知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刘畅 《劳动保护》2020,(3):58-58
针对于习惯性违章,企业普遍采取对违章者严厉处罚、组织大量安全意识培训、开展高密度检查的方式来减少习惯性违章的发生。但是这些措施普遍是被动性的,笔者认为还是应当从习惯性违章发生的根源着手解决。首先,要认清习惯性违章发生的根本原因。普遍认为习惯性违章是由于违章者经常有恃无恐、安全意识淡薄、艺高人胆大导致产生走捷径、图方便的思想,最终通过行为达到目的,形成了习惯性违章。但是笔者认为,应当更深入地剖析习惯性违章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统计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引起的,95%的违章都是习惯性的,也就是所谓的习惯性违章。了解习惯性违章的特点、理解违章人员的心理、懂得如何防治习惯性违章,是消除事故的前提,更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当前职工“三违”大多数是习惯性的。比如作为铁路行业运转车间发生的违章违纪大多数是如不按规定穿着劳保用品,不按规定交接班,大组车顶送前端没二人口望,不按规定执行作业标准等已经成为“三违”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此我仅就茂名站运转发生的违章违纪违标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