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首先探讨了人的导致灾害发生的观念,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划分,指出大多数灾害的频繁发生、灾情巨大的罪魁祸首就是人自身观念的局限性,其次探讨了我国现实情况下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中国南方地区发生了雨雪冰冻灾害,21个省、自治区受灾,死亡107人,失踪8人.170个县供电中断,经济损失1111亿元.虽然现在抗击这场灾害的斗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认真总结教训,做好抗击这种灾害的准备,以防今后再有这种灾害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基于50年来的中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资料,对我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频次、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4—1996年期间,全国铁路年均发生3.8次滑坡崩塌灾害,1956、1964、1971、1981和1991年是铁路滑坡崩塌灾害较为严重的年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主要发生在5-8月,其中7月发生次数最多,占总数的44%,夏季的灾害次数占总数的75%左右。从铁路滑坡崩塌灾害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和华北山区,发生滑坡崩塌灾害最多的线路是宝成线,其次是襄渝线和成昆线。还对我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类型、致灾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铁路行业防御滑坡崩塌灾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灾种、灾害地域分布、灾害发生频率等入手,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灾害形势,指出频发的灾害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减灾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在河北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有效避免人员伤亡,给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通过对1983—2014年气象灾害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种类有暴雨、雷电、气象地质灾害、冰雹、大风、大雾、龙卷、雪灾、风暴潮、高温热浪等10类,其中暴雨和雷电灾害最多;致人死亡气象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6、7、8三个月;山区发生致人死亡气象灾害事件的概率明显大于平原地区;全年都有高危险气象灾害发生。研究表明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是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因而做好汛期的暴雨和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防范和应对非常重要,尤其是要做好太行山和燕山等山区等重点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从灾种、灾害地域分布、灾害发生频率等入手,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灾害形势,指出频发的灾害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减灾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灾害事件发生后,信息的有效传播对于灾害救助意义重大.灾害事件往往伴随电力、交通、通讯的中断,导致许多传播媒介无法发挥作用,而广播媒介因其较强的抗灾害能力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持了相对畅通,成为灾害救助的重要媒介.本文介绍了广播媒介在自我救助、专业救助和社会救助中的不同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几种常见的传播媒介的抗灾害能力,并针对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灾害事故所引起的社会后果是相同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引起一定范围内的社会震荡、公众心理恐慌;同时,由于灾害事故的发生本身就极具新闻效应,因此灾害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后政府、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的应急处置以及善后工作必定也会引起民众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搞好灾害信息传播工作,尽量发挥政府、新闻媒体的正面积极作用,减少小道消息、谣言的危害,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海洋灾害对沿海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应对发生的灾害,社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救灾的主体。通过考察社会动员的主体、途径、力量等方面,探讨近代我国应对海洋灾害的社会动员机制,为我国未来应对突发性的海洋灾害提供历史借鉴,丰富应对措施与经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磐安县滑坡灾害空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浙江省磐安县滑坡灾害发生的环境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影响灾害发生的各因素与灾害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提取出影响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地形、坡度、岩性、构造、水系、公路。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各因素图件栅格化为250 m×250 m的单元共19765个。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方法对研究区滑坡灾害进行了定量的概率预测,为解决滑坡灾害定量风险预测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同时也做了危险性定性空间预测分区图,将预测结果与该区历史滑坡灾害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发现,预测精度为75.8%。2004年8月浙江省遭遇“云娜”台风期间,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采用该方法进行了试运行发现,预测范围内新发生的灾害点均落在了高、中易发区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通过搜集和整理明代河北地区霜雪低温灾害发生的历史文献资料,运用数理分析、累积距平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明代河北地区霜雪低温灾害的发生频次、时空特征、周期规律。结果表明:(1)有明一代,河北地区(京师)霜雪低温灾害共发生了68次,轻度、中度和重度占比分别为:58.9%,27.9%和13.2%。其中以轻度灾害居多,但受灾面广,具有连续性频发现象。(2)明代河北地区霜雪低温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368—1429年为第1阶段,以轻中度霜雪低温灾害为主,灾害发生频率较低;1430—1519为第2阶段,以中度霜雪低温灾害为主,灾害频次较高;1520—1644为第3阶段,以重度霜雪低温灾害为主、频次较高;明代中、晚期是河北霜雪低温灾害的高发期,且强度最大。(3)霜雪低温灾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明代河北地区霜雪低温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冬季风的活动路径趋于一致。(4)小波分析显示,明代河北地区霜雪低温灾害的发生周期存在着多尺度的特征,灾害存在着9a,20a、31a和41a左右的周期,其中在41a左右的震荡周期最为强烈。明代河北地区的寒冷气候事件都发生在1520年之后,说明明代中晚期的气候比早期寒冷,该地霜雪低温灾害的发生是对明代"小冰期"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
清代甘肃陇南地区水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笔者对清代陇南地区水涝灾害的时空特征、等级序列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清代本区共发生57次水涝灾害,平均4.7年一次;一级洪涝灾害发生最多,达44次,占到总灾害数的77%,二级大水灾11次,三级大水灾2次;多发生在1720年到1890年期间,月份主要集中在5、6、7月,并且常有连年水涝灾害发生;本区的礼县、武都、西和为频发区;降水特征、地形地貌、气候交替变动等是清代本区水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该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关于灾害管理学的几点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规模大、损失严重的趋势,加强灾害管理对于建立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灾害管理的含义、灾害管理系统的自组织性和协同性,概括了灾害管理的一般方法,指出灾害管理是发展管理.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8年至2013年青岛附近及山东半岛东部沿海绿潮灾害现场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绿潮灾害发生特点。结果表明:自2007年以来,山东半岛东部沿海每年夏季均发生绿潮,绿潮灾害的发生时间为5~8月,严重时段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绿潮灾害的原因种为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形成绿潮灾害的浒苔来源于山东半岛南部海域的输送,为外来型绿潮;山东半岛东部中段沿岸,尤其是青岛附近海域为绿潮重灾区。  相似文献   

15.
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对于未来灾害点的预防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各受灾点对应急资源的需求量不同,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应急车辆调度能否及时对救灾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一般的应急车辆调度模型进行改进,结合实际中发生的灾害点及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点,建立了以带权重响应时间成本最小和应急物资未满足量最少为目标函数的应急车辆调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模型可以在灾害发生前后为应急车辆的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对近代我国海潮灾害的时空特征、灾害等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近代我国共发生海潮灾害147次,平均每年发生1.34次,以一般海潮灾害为主,在前期记载较多,后期较少;多在秋季爆发,且月份集中在6、7、8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普遍性、连续性和集中性等特征;我国的东海是海潮灾害的频发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山东省的基础条件、海洋灾害类型与基本特征以及历史灾害概况等,并对各类海洋灾害的发生频率、致灾因素及损失程度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各类海洋灾害的发生频率、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分析了现有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的实际,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势起伏不平,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环境和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历年来各种灾害此起彼伏,频频发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对生产建设造成了一定危害。本文就我省的各种生态环境灾害及减轻灾害、防灾救灾的对策进行探讨。云南生态环境灾害的类别目前关于灾害的分类有多种意见。如成因分类法,灾害程度分类法,过程分类法。组成成分分类法和持续时间分类法等。各有道理。在某种研究场合用  相似文献   

19.
对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中雪荷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防灾能力,针对我国08年南方冰雪灾害55起的工程事故,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雪荷载的取值问题,分析了屋面高差、屋顶坡度、屋面形状、局部风速对雪荷载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建筑结构雪荷载设计方法,通过加强施工监管,预防、降低冰雪灾害工程事故的发生,为建筑结构雪荷载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949-2014年京津冀地区霜雪低温灾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法对这一时期京津冀地区霜雪低温灾害的等级、时空分布特征、周期规律以及与ENSO事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49-2014年京津冀地区霜雪低温灾害共发生114次,其中1级、2级、3级霜雪低温灾害的发生频次分别为28次、53次、33次;灾害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6年,第二阶段为1977-1998年,第三阶段为1999-2014年,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霜雪低温灾害发生频次较少,第一阶段以1级和2级灾害为主、第三阶段以2级和3级灾害为主,第二阶段霜雪低温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以2级和3级灾害为主;小波分析得出,灾害存在着4个明显的主周期,即7a、13a、24a、38a左右的周期;拉尼娜事件与京津冀地区霜雪低温灾害的发生关系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