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利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生活垃圾焚烧企业》(DB 11/T 1416-2017),核算固定设施排放源的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避免排放,并分析影响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5年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吨垃圾净CO_2排放量为0.165 t,其中生活垃圾中矿物碳焚烧贡献量为0.375 t;燃烧产生的N_2O贡献量为0.015 t;化石燃料燃烧贡献量为0.002 t;发电上网减排量为0.227 t。降低塑料类在入炉生活垃圾中的比例是减少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林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置5个方面构建四川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立足部门主体异质性和温室气体品种异质性双重视角科学研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并界定关键排放来源。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首要贡献源,能源加工转换和终端能源消费是关键排放领域,区域电力交易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间接减缓排放强度。2)工业生产中,四川省作为水泥生产大省带动行业CO2排放占据主导;电炉钢产业示范性发展推动钢铁生产碳减排;资源回收利用导致玻璃生产CO2排放量较小;N2O排放来自硝酸生产的高温催化反应。3)农业活动中,动物肠道发酵CH4排放占据主导,粪便管理N2O排放较显著;水稻种植CH4排放受到规模效应和有机物投入的综合影响。4)林业活动中,森林碳汇对温室效应缓解效果显著,而2021年由于病虫害高发致使虫灾造成的碳库减少量陡增。5)废弃物处置温室气体排放贡献较小,且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3.
预测了中国西北典型城市西宁的生活垃圾清运量,同时分析了西宁的生活垃圾物料流向,从而估算西宁未来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为西宁生活垃圾管理规划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西宁未来生活垃圾清运量和产生量均呈增长状态,2025、2035年西宁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240.33万、334.04万t,2020—2035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71%。在考虑分拣率的条件下,2025、2035年西宁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分别为1.72、2.21kg/(人·d)。目前,西宁生活垃圾分两级分拣回收,一级分拣率为35.11%,二级分拣率为0.18%,填埋率为64.71%。为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建议西宁加强一级分拣能力,特别是加大对纸类和塑料的回收能力;在末端处置上,建议规划考虑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水污泥处置方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现在主流的城市污水污泥处置方法:填埋,焚烧,堆肥。用IPCC中推荐的方法和缺省值,对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替代排放做了计算和分析。填埋过程计算排放的温室气体有CH4,焚烧过程计算排放的有温室气体CO2和N2O,堆肥过程计算的排放的有温室气体CO2和N2O,最终比较的结果都折算成CO2的排放。结果表明,污泥填埋、焚烧、堆肥所产生的CO2的净排放量分别为695.847 kg CO2/t、443.643 kg CO2/t、511.817 kgCO2/t。由于考虑了堆肥以后的有机肥利用,从减排以及污泥资源化的角度分析,得出堆肥是相对好的污泥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理清北京固废系统潜在的环境影响及相关机制发展状况,本研究基于填埋气逸出模拟对北京市固废系统中的填埋气排放和CDM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将中国垃圾填埋气模型应用到北京市,预测其潜在垃圾填埋气排放总碳当量达0.97亿t,2026年左右迎来产气高峰,排放量为54 367 m3/h,碳当量达228万t,2015—2040年间的碳当量占比约53.3%;北京市CDM数据分析显示,2010年以来北京市CDM项目发展良好,但较全国水平稍显滞后,其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项目占北京市获批CDM项目总量的11.1%,签发数比例约33.3%,远低于全国水平的41.82%。研究表明:北京市固废系统即将步入产气高峰期,潜在碳排放量巨大,势必将给北京市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带来切实压力,但是相关CDM项目发展不适应当前的减排需求,急需加强和改善北京市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推进相关CDM项目在北京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火电行业CO2排放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2007年中国火电行业的燃料消耗数据,利用<2006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提供的CO2缺省排放因子,估算了中国火电行业的CO2排放量,分析了火电行业的CO2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煤电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最高,占火电行业CO2排放总量的93.2%,燃气、燃油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仅占6.8%.煤电机组构成中,亚临界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最高,其次为超临界机组,两者的CO2排放量占火电机组发电CO2排放总量的28.4%;超高压、高温高压和中温中压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共计占21.6%.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浙江省、广东省、辽宁省、安徽省的火电行业CO2排放量占中国火电行业CO2排放总量的66.00%,这与火电机组的区域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生活垃圾处理的低碳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碳中和"背景下,对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低碳化发展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研究.分析了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堆肥处理等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并对碳排放的主要核算方法及工具进行了综述.结合"无废城市"、循环经济等先进理念,对我国生活垃圾低碳化治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路径进行了梳理.为准确核证垃圾处理过程的碳排量,应建立...  相似文献   

8.
模拟生物反应器加速产甲烷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滤液原液回灌易导致填埋垃圾产甲烷过程的滞后,从而对甲烷收集利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3根实验室模拟生物反应器,研究了原液回灌(C1)、渗滤液好氧预处理后回灌(C2)和原液回灌+垃圾层上部通风曝气(C3)3种填埋方式下的填埋气产气规律。结果表明,C1甲烷浓度经历短暂上升,达到19.5%后开始逐渐降低,产甲烷速率和产甲烷总量均很低;C2甲烷浓度逐渐上升,在第121天时甲烷浓度达到50%,产甲烷最高速率和产甲烷总量分别为0.31 L/(kg·d)和25.2 L/kg。在停止上部垃圾层通风曝气后,C3甲烷浓度迅速上升,在81 d时甲烷浓度便达到50%以上,最大产甲烷速率和产甲烷总量分别为0.22 L/(kg·d)和16.0 L/kg。对各模拟柱填埋气可回收性评价结果表明,C3填埋气可回收利用比例最高,C2略低,C1在实验期间内则无可回收利用气体产生。  相似文献   

9.
既能无污染处理垃圾又能用来发电的国内最大垃圾焚烧厂日前在上海点火投产。坐落在上海西郊江桥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占地 2 0 0余亩 ,政府投资额为 2 .4亿元人民币 ,一期工程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为 10 0 0 t,年处理垃圾可达 33万 t,其垃圾处理服务范围可覆盖上海 1/ 3的城市面积。二期工程建成后 ,将达到日处理垃圾 15 0 0 t的规模。上海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达到万 t,而此前 7成以上都用来填埋。填埋处理既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环保性也不高。新点火的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采用焚烧、生化、填埋综合方式来处理垃圾。其烟气排放严格执行欧盟标准 ,废…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5):106-107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专家在2008年4月23日表示,电力行业、车辆交通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两大“罪魁祸首”,其中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而车辆交通温室气体排放占20%。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活垃圾以其特有的分散、巨量、恶臭、肮脏等特性,使环境污染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复杂,因此建造垃圾填埋场势在必行。本文以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址的环境影响评价为基础,对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产生量及其影响强度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探讨,为垃圾场废气的治理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 垃圾卫生填埋废气产生量分析1.1 废气污染物的产生及特征根据有关实验及文献资料〔1,2〕,填埋场中废气大致由50%~60%的CH4,40%~50%的CO2和一定量的NH3、N2、H2S等物质组成。填埋场产生的废气成份应根据生产过程来确定,在填埋初期两周内氮、氧的含量比…  相似文献   

12.
医疗废弃物焚烧挥发性氯含量与热值测试与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上海某医疗废弃物处置公司设定燃烧工况条件下某时间段内烟气中HC l的平均排放速率,估算出上海地区医疗垃圾废物中的可燃烧转化氯含量在2.33%~2.64%左右;通过测定各较小采样时间段(2 m in)的烟气HC l浓度测定发现批次进料造成烟气中HC l浓度近4倍的波动,通过初步的热平衡估算得到医疗废弃物的热值大致在21.8 M J/kg,得到的结果可为我国医疗废弃物的焚烧工艺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物过滤法净化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过滤法是一种低费用、无二次污染的减少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排放的方式,是垃圾填埋气净化的一种很好的选择.介绍了净化垃圾填埋场甲烷的生物过滤器类型及甲烷氧化微生物,概述了生物过滤器氧化甲烷的影响因素、操作条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大型模拟填埋试验装置,研究了渗滤液回流对不同填埋结构甲烷变化规律的影响.每周对填埋气体中甲烷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厌氧填埋中回流操作使甲烷浓度峰值提前了147 d,峰值为59.6%(体积分数,下同);准好氧填埋中回流操作使甲烷浓度峰值提前259 d,峰值为44.7%.回流操作使甲烷产气高峰提前,增加产气量,加快填埋垃圾稳定,减轻渗滤液污染.厌氧填埋中进行回流操作有利于甲烷的回收利用;准好氧填埋结构可有效减少甲烷的排放,减小对环境的危害.稳定期的垃圾填埋体进行回流产生一定的甲烷,但浓度较低,最高仅26.0%,没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核算了2006—2016年杭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对两者协同控制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2006—2016年,杭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COD年去除量和TN年去除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COD年去除量和TN年去除量分别为349 168.73、20 715.10t,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28.8%、90.8%。2016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为614 231.47t(以CO_2当量计),主要来自去除COD产生的CH_4和消耗电力产生的CO_2,主要影响因素是COD年去除量和年耗电量。建议杭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废水处理CH_4回收示范工程,开展污泥厌氧消化CH_4收集利用、选择合适的低碳水处理技术等污染物去除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废弃物,在环境中已成为公害,加上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发酵分解,向大气扩散恶臭,排出甲烷等温室气体,因此,有必要调查、考察我国主要典型城市垃圾填埋场及处理厂等的概况,了解、掌握对来自生活垃圾中甲烷的排放量,尤为重要。通过对典型城市(46个主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统计、调研,及其垃圾中有机物种类和排放系数的初步确定,结合城市的人口数,初步确定按人口分担的排放量。本报告通过对46个主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甲烷的排放量统计、调研,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来自废弃物的甲烷排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同时,为非工业源甲烷排放量进行了预测与评估,获得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2013—2017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工业废物 、医疗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驱动因素,采用了脱钩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7年成都平原工业废物产生量与经济增长为强脱钩状态,其中排放强度效应是主要因素,即工业技术的发展抑制了工业废物的产生;医疗废物...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对1991~2004年间填埋垃圾进行了小规模开采和手工分选,考察了填埋垃圾组成随填埋年份的变化规律.分选结果表明:在缺氧和避光的封场环境中,填埋垃圾中塑料、橡胶和化纤织物组分在未发生明显老化,经简单预处理后即可再生利用;以塑料为主的有机组分随填埋年份呈对数上升趋势,2010年将占填埋垃圾的50%以上.因此,焚烧和气化热处理工艺将是填埋垃圾资源化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ISO 14067:2018)为依据,以等量镍资源生产1 t高镍镍钴锰酸锂(NCM811)电池的正极材料为目标,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退役低镍镍钴锰酸锂(NCM111)电池回收再利用过程的碳足迹进行研究。计算得到,通过回收NCM111电池生产1 t NCM811电池的正极材料净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8.4 t(以CO2当量计),比正常使用原生材料生产1 t NCM811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以减少36.3%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建议NCM811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关注氢氧化钠和电的温室气体减排。假设全部使用绿色能源,通过回收NCM111电池生产1 t NCM811电池的正极材料净温室气体排放量则将减少90.7%。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提供的碳排放计量方法,计算了四川省1999-2008年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CO2排放强度以及能源消费各部门的CO2排放量,并根据结果分析了影响CO2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99-2008年,四川省能源消费CO2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CO2排放量受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